在华尔街赚钱很容易。你唯一要做的就是——买得便宜。然后一旦价格上升,卖出股票,落袋为安。——马克·吐温 近日正在看拉斯·特维德(Lars Tvede)的《金融心理学》,之前看了他的《逃不开的经济周期》,挺感慨他对宏观经济历史的博学,原先以为他是个宏观投机者,没想到他在《金融心理学》里同样展示了他对于技术图形派的研究。 去年我有篇小文《论投资与投机》,谈了些自己对投资与投机的认识,提到“技术其实是市场所有参与者心理和实际操作的外在反应”。特维德在本书前半部分谈了金融市场的行为和心理学,感觉挺有道理的;后半部分则大谈特谈技术分析,都是些比较常见的图形技巧,前后关系确实与我的论断不谋而合。但这种技术图形对于普通投资者的可行性方面,没看到特别有说服力的论据。 本文想重点谈谈他提到的另一个话题:关于人们买进一只股票后,它开始下跌,到底应该买进更多,还是应该认栽出局,即投机者常说的“止损”。 特维德在书中提到了“沉没成本谬误”,他用爱德华·拉索(Edward Russo)和保罗·休梅克(Paul Schoemaker)的一项试验调查说明人们对于成本改变行为的事实。 试验是这样设计的:“你决定去看演出,为此买了一张30美元的票,当你走到剧院时,你才发现你的票丢了,这时你愿意再花30美元补一张票看这场演出吗?”两位调查者询问了100位经理人员,结果38%的人说会再买一张。随后两位调查者向另外100位经理人员询问了与此稍微有点差异的问题:“你决定去看一场票价30美元的演出,但还没提前买票,当你走到剧院时,你发现自己钱包丢了30美元,这时你还愿意花30美元看这场演出吗?”结果是只有17%的人说会。 特维德认为这种情况说明了人们丢了已经付出的30美元的一张票,他们就会觉得损失了沉没成本,并且要投入更多的钱在他们曾经付出的东西上。 并由此引申到投资者,人们买进一只股票后,它开始下跌,然后他们买进更多,以期降低平均成本。然后它又开始下跌,他们再买进更多,这就是所谓的“沉没成本谬误”,它导致了许多投资者亏损累累,甚至血本无归。他还引用乔治·索罗斯在接受《福布斯》杂志采访时的言论:“我不认为这种办法(即越跌越买)可以挽回损失。亏了就是亏了,你要么亏要么赚,但是,亏了的是不可能赚回来的。”显然,特维德赞同索罗斯的观点,他没有客观分析传统价值投资者在低位买进的情况。 对于这些观点,一般的价值投资者可能会无法理解。顶尖的价值投资者不是一再宣称,股票打折(即下跌)就好比商场大减价,此时不买更待何时?而且当然是越跌越该多买,连马克·吐温都这么说。究竟谁对谁错呢?在我看来,其实两者都没错,关键要看站在投资还是投机的角度。 我曾经数次看到特维德和索罗斯类似的观点,多数作者都是投机重于投资。对投机者而言,及时止损是至关重要的,他们的成功多数来自于对短期的判断(一般不超过1-2年),如果他们做多后股价却持续下跌几个月,多半说明他们的判断有误,因此及时减仓是必要的。 对他们而言,让天生的恐惧感引领他们的操作也许是保存实力的最好做法。股市上的大众投资者,其实多数是投机派,他们不断陷入“沉没成本谬误”而亏损累累,因为他们并没有客观理性的分析公司的经营状况和长期价值,他们的加仓只是源自“沉没成本”的不甘心,是一种典型的赌徒心态。 从投资(通常是指价值投资)的角度而言,人们买进一只股票,通常应该是在客观、细致的分析了公司经营状况,对该公司的未来长期价值(通常至少3-5年)进行合理、理性的预期,并且通常是在较为合理的价位买入。这种情况下,买入后立即大幅暴跌的情况不会也不该多见,否则就只能说明他的分析并非真正理性细致。但再细致的分析,当然也不可能总是一买就涨,尤其是在整个市场出现非理性情况下,买入后下跌这种事还是正常的。这种情况下,越跌越买则是理性投资者通常的做法。 既然在股票价位较高的时候认为它有价值,那么价格降低的时候它的价值当然越高,这是小学生都懂的道理。对理性投资者而言,股票下跌后战胜自己的恐惧感加仓,是投资心态成熟的表现。这种做法确实有利于降低持仓成本,为未来长期价值回归带来更丰厚的收益。 投资好还是投机好,我在2012年那篇《论投资与投机 》中已经阐明态度。这个问题就像刀好还是剑好一样简单,答案的关键就在于哪个适合你就是哪个好。 特维德在最后提到了避免“沉没成本谬误”的一个方法,即理性的自我反省:“如果我手中没有这只股票,我今天会买它吗?”如果不会,最好卖了它。我认为这倒是挺理性的一个做法,对于自己的持股,决定加仓还是减仓,应该基于公司本身客观的分析和对未来理性的判断,而不应该过多的受到自己以前买入价格,或者曾经买卖这个股票的得失影响。这个理性分析态度无论对于投资还是投机,都是非常必要的。我曾经说过,投资无非就是跟自己的贪婪做斗争。引申一下,业绩好的投资者或是投机者,大多都很好的克服了自己的各种心理障碍,包括非理性、贪婪、恐惧,当然也包括对于“沉没成本”的不甘心。
责任编辑:翁建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