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11月16日 星期六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商品期货商品期权 >> 农产品期货

旱情助推期价节节高 玉米盲目追涨风险剧增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09-08-31 09:48:14 来源:南证期货

  虽然本周天气预报说,本周北方将出现一轮较为明显的降雨过程,但个别地区并没有迎来宝贵的降雨;而部分地区即使出现了降雨,也无法减少因严重干旱导致玉米(资讯,行情)绝收的损失,如辽西地区。此外,国内各大媒体纷纷报道说北方受灾严重地区的玉米、大豆(资讯,行情)因干旱少雨而部分或全部枯死减产或绝收。8月26日的央视一套节目《焦点访谈》也专门录制了关于抗旱题材的报道。受此渲染,本周连玉米期货市场再次受到资金的追捧,市场交投比较活跃,期价也再创年内新高,再次成为商品市场的焦点。

  从盘面上看,连玉米期价均线系统保持向上趋势。日K与周K线图上,期价都远离5日均线之上,市场对周一的跳空高开也没有回补缺口,这显示出目前价格上涨动能十足,预计后期期价还有上涨的可能,不过空间有限。这是因为,期价的上涨突破主要是源于北方干旱而导致的玉米减产之一题材,虽从目前看,今年新季玉米减产已经确定,但近年我国玉米种植面积有所增加;此外,对于减产的幅度、市场供需缺口的大小等暂无法给予准确的数据,所以后期仅是借助干旱减产进行炒作,拉伸期价的空间比较有限。因而,谨慎考虑起见,目前我们不可盲目追涨。

  现货方面,虽然,本周国家临储玉米竞价销售数量有所增加,成交率也为今年拍卖批次中的最高,但由于运输困难等原因,国内部分地区玉米现货价格继续上扬。山东、河南地区玉米上涨都在50元/吨左右,但是高价依然没有货源。但随着河南等黄淮地区新玉米的的渐渐上市,粮源紧缺问题有望得到有效缓解,当地玉米价格也将有所回落。而南方销区市场在这段时间火车发运困难的情况下,饲料需求增加明显,玉米库存消耗较大,上涨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南方港口地区由于海运费的上涨和台风天气的影响到港量较低,港口库存告急,报价持续上涨,广东蛇口港报价在本周上涨了80元/吨左右,后期到港船只情况未明致使出现恐慌心理,报价持续走高。后期随着国家玉米的去库存化力度的加大,港口到到货量会随之增加,但这中间会出现一定的时间差,在这段时间里,南方港口玉米价格仍会继续走高。

  9月1日(周二)将国家临时存储玉米第七批竞价销售,共计250万吨,较第六批次持平,其中内蒙古(50)、辽宁(60)、吉林(100)、黑龙江(40)。我们继续关注其成交结果。

  影响玉米期价的因素

  1.虽减产已成事实,但并不表示全国玉米供不应求

  近期我国北方地区发生较大面积的夏伏干旱灾情,据国家防总统计,旱情最严重时,全国作物受旱面积达1.91亿亩。而最近一段时间北方部分地区的降雨遏制了个别地区旱情的发展,但前期严重干旱的地区,玉米减产已成定局,少数地区玉米绝收都已成事实。据相关部分调查了解,目前辽西地区旱情最为严重,内蒙古的赤峰地区旱情次之,其他地区受灾影响不大。部分地区玉米减产已是不争的事实,而减产多少,单产降低对总产的影响又有多大,目前还没有统一且令人信服的数据,或许这需要等到9月下旬或10月中上旬国内玉米普遍上市时才得以知晓。但减产多少才会改变国内玉米供需状况,我们可以先进行相应的数字计算。

  2008年上市的玉米中有3500万吨为国家临储玉米,之前剩余的临储玉米有600万吨之多,再加上去年的2000多万吨的结转库存,共计6100万吨,且这为最保守的估算。那么我们再按照国家粮油信息中心8月份预测的2009年中国玉米产量为16650万吨进行计算,6100/16650=0.366,那么只有当今年因干旱而造成全国玉米减产三成五以上时,国内玉米市场才有可能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目前,国内干旱地区玉米减产普遍在1成或2成左右,而全国重灾区朝阳市玉米减产估计为7成左右(东北玉米考察队报告的数据),不过当地正常年景玉米收成仅为150万吨,不足全国1%的产量。根据以上数据的计算,笔者认为虽然因干旱东北玉米减产已是事实,但只要旱情不继续恶化,未来不会出现玉米供不应求的现象。

  2.第五次临储玉米竞价销售的成交率和成交均价双双回升

  表1 六次竞价拍卖结果对照表

  批次 实际成交量 成交率 成交均价

  第一批 74.47万吨 37.17% 1600元/吨

  第二批 92.83万吨 47.91% 1590元/吨

  第三批 83.39万吨 41.66% 1584元/吨

  第四批 72.59万吨 36.39% 1578元/吨

  第五批 100.19万吨 50.07% 1584元/吨

  第六批 156.95万吨 62.19% 1590元/吨

  资料来源:国家粮油交易中心,南证期货研发部

  8月25日,国家临时存储玉米第六次投放,本次计划销售玉米251.79万吨,实际成交156.59万吨,成交率62.19%,成交均价1590元/吨。高标的量的成交说明此次拍卖企业参与竞拍的热情要较以往提高。部分贸易商参与竞拍较积极,因为,南方市场玉米紧缺的形势为他们制造了良好的商机。

  而国储玉米拍卖力度的上涨表明国家去库存化意愿的增强。“现在中储粮在黑龙江的仓库基本没什么空的仓容,甚至可以说超出了原有的仓容能力。”8月27日,中储粮黑龙江分公司一位人士说。9月下旬,玉米收获季到来。同时,国内新大豆也将上市。若今年国家继续执行收储政策,这部分收储量将如何在国有粮库现有的仓容状态中腾挪?因而国家必须加大去库存化的力度。在国储拍卖成交的玉米大量上市之后,南方供应紧张问题将得以有效解决,玉米价格回落存在一定可能性。

  3.国家定向销售玉米,提高玉米深加工企业开工率

  8月25日,黑龙江省粮食局发布《黑龙江省粮食局关于召开临时储备玉米定向销售工作会议的通知》。据了解,本次划转数量共576.75万吨,均为2008年生产的国家临时存储玉米,用作定向销售。具体到各省:内蒙古103.7万吨,辽宁23万吨,吉林253.3万吨,黑龙江196.75万吨。此次定向销售仅限年加工能力10万吨以上的玉米深加工企业。此举意在促进东北产区玉米深加工企业的开工率。此次划转价格即为定向销售价格,按照收购价加收购费用确定。具体交货价(二等玉米)内蒙古、辽宁1570元/吨,吉林1550元/吨,黑龙江1530元/吨,等级差为40元/吨。此外,有市场消息称,玉米深加工企业将获得150元/吨左右的补贴。

  通过定向销售,一是可以解决国家收储玉米滞销的燃眉之急的问题;二是可以促进玉米深加工企业的发展;此外这将限制国内玉米价格的持续上涨。因为,有了较低价的定向销售玉米 ,深加工企业就不需要参与临储玉米的竞价销售,临储玉米需求的降温势必会降低其成交价格。

  4.猪肉鸡蛋降格持续上涨,通涨隐患提前到来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不少产品价格已经开始“涨”声一片。据农业部对全国470个集贸市场畜禽产品和饲料价格定点监测,截至8月份第2周(采集日为8月12日),猪肉价格已经连续9周回升,累计涨幅为15.8%。但是据专家预测,在四季度,猪肉价格或许还会有一轮更为疯狂的上涨。而对于鸡蛋价格的上涨,专家认为主要是这三方面的原因:一是饲料价格上涨;二是前期价格过低,本轮属于恢复性上涨;三是受季节性影响。而这三个因素还将带来后期鸡蛋价格的上涨。针对近日相关媒体“猪肉鸡蛋价格近期持续上涨,或成新一轮通胀诱因”的观点,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价格司有关负责人表示此目前不会导致通货膨胀。国家发改委在其网站上发布了关于《要求各地切实加强居民生活必需品价格监管》的通知,通知中坚定的表示,“我国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基本平衡,粮食储备充足,消费品市场竞争充分,保持价格稳定具有雄厚的物质基础,当前价格总水平不会出现全面、持续、大幅上涨。”社科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价格研究室助理研究员盛逖认为,此轮农产品(000061,股吧)价格上涨只是因为价格的触底反弹,不用过分担心,农产品价格不会无限制上涨的。

  不论当前的猪肉与鸡蛋等农产品价格的上涨是否会诱发通货膨胀,但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势必将导致人们日常正常支出的增加,这将会近一步影响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也会加重人们对经济大环境是否改善的担忧。如果后期,大宗农产品继续走高,不排除国家可能采取行政干预措施来控制其价格上涨速度和幅度,所以“农产品价格不会无限制上涨”。

  后期研判

  干旱带来的减产已成事实;现货市场上,饲料需求的改善导致玉米粮源市场更加紧缺,玉米现货价格继续稳中有升。受此带动,市场资金再次进入连玉米期货市场,玉米期价再创新高。但国家为了秋季新作物的丰收腾出库容,通过加大临储玉米竞价销售数量和向大型深加工企业进行低价定向销售玉米,加快了玉米去库存化的速度,这势必将控制国内玉米现货价格的持续上涨。此外,对于玉米减产的数量及是否会影响其供需关系的定论也无发准确得知,但可以肯定的是,只要旱情不继续恶化,我国玉米供应仍较充裕,供不应求的现象很难发生,这将限制了连玉米期价继续上涨的空间。

  总而言之,结合盘面信息和人们对减产担忧的心理反应,我们预计,短期连玉米期价继续上涨仍有可能。但只要旱情不继续恶化,其上涨空间已经十分有限。因而,操作上,我们依然可以先少量多单跟进,短线操作;而对于中长线的操作,我们需要时刻关注旱情发展的动态,只要旱情不恶化,则可以在下半周尝试适量空单入场,注意5日均线处的支撑;谨慎投资者,暂时以观望为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