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白:国内商品将向各自基本面回归,资金因素的影响将减小
核心提示:1. 商品的走势分化与波动性降低源于流动性减弱和经济放缓2. 股市与商品的分化并不矛盾 3. 商品走势的分化将成为常态,基本面变化将重新主导价格
去年以来,笔者观察到国内期货市场呈现两个特点:第一,品种之间走势分化;第二,商品期货整体波动性降低。
品种之间的分化,既存在于股指与商品期货之间,也存在于各商品期货之间。举例来说,螺纹钢期货之前素有“小股指”之称。在日内行情里,螺纹对于股指的变化非常敏感。然而自去年以来,两者却走出了截然不同的走势。股指日内的上涨不再能带动螺纹,长期趋势上两者更是截然相反:股指上涨已近一倍,螺纹则屡创新低。
而商品期货的波动性也明显降低。09年有色金属、10年棉花这种大品种的大行情近两年没有出现过,有的只是小品种的小行情。所谓小品种,就是产量较小,对经济影响也较小的品种,如甲醇、菜粕、鸡蛋等。
笔者分析,这种变化背后的原因有两个,这个两个因素紧密联系。
第一,近两年实行的较紧的货币政策,减少了之前过剩的流动性,逐渐降低了通货膨胀的预期。没有了通胀预期,囤积炒作就缺少根据,没有流动性,即没有余钱,炒作更是缺乏实力。09、10年的行情,既源于政府大规模的投资在短期内增加对商品的需求,又源于与投资相配合的货币宽松。两个因素导致即使长期上看经济疲弱,短期内也可以将价格炒作到一个难以想象的高度。当时许多对于商品供求的基本面分析都失效了,许多在相关实业有多年经历的前辈都做出了错误的判断,损失惨重。这并非由于他们对于基本面的判断失误,而是没有看到资金的巨大影响。而经过这两年的紧缩,水分基本已被挤出。
第二,由于资金因素的减弱,商品回归各自的供求关系。这解释了商品间的分化。一些供需基本平衡的品种,如豆类、油脂,价格基本上在震荡;而如白糖,经过了三年的增产周期,从去年开始国内出现大幅减产,价格出现了上涨;螺纹,铁矿等,由于需求不断减少,价格在不断下跌。事实上螺纹这种源于基本面的下跌是十分可怕的。最近我们看到钢铁的产量确实在减少,放在以往,供应下降本应是一个利多。但是现在,我们应该意识到,减产实际上是对需求下降的滞后反应,其背后是需求大幅下降,远远超过减产的幅度。按照这个逻辑,应该是越减产,表明需求下降越大,价格也应跌的越多。最终,像钢铁这样的行业将在更低的价格上形成新的均衡,而非回到以往的价格水平。
在更深的层次上,笔者认为商品市场的变化,反映了产业资本正在从实体经济中不断撤离。须知期货终究是现货的反应,期货市场的冷淡,波澜不惊,根本上还是说明现货的买卖热情降低。对于整个工业品领域而言,在近年来流动性大大减弱后,面临的是实实在在的经济增速降低,需求下滑。放眼未来,虽然并不都像钢铁这样还面临着供应严重过剩的情况,但需求下降是长期的趋势。
而从本届政府之前的态度来看,指望流动性的潮水再次掩盖实体经济的困境是不现实的。最近市场上对于大规模刺激的期待再次升高,笔者却并不这样认为。虽然去年以来经历了降息和降准,但是如果把眼光放的更长远些,考察本届政府自上任以来的态度,可以看到其放弃大规模刺激的决心十分强烈。政府短期内利用货币工具是一回事,但是它有什么样的价值观是另外一回事,不能把方法论和价值观弄混。
如果说流动性降低和经济减速导致了上述结果,那就必须回答另一个问题:为什么股指的走势与商品相反?为什么商品市场上资金流出,而股市资金流入?这个问题确实很难以回答,笔者斗胆谈谈自己的看法。
笔者认为,不论是商品还是股市,其大幅上涨都离不开供需失衡和流动性释放两个因素的同时作用。对于股市而言,供需就是一定时期内上市公司的多少,和大众对股票的需求。从这个角度来看,目前对于股票的需求已经被点燃了,这从大众对于中国企业的转型预期,对于新兴企业未来的期盼中可以明显看到。而供给方面,虽然远期上有注册制带来的巨大供给,但短期内由于政策的限制,还远远跟不上。
关于流动性,其实可以有很多来源,其去向也不同。如果来源于政策上的货币宽松,则流动性会被释放到生产领域;但如果是居民储蓄释放带来的流动性,则很可能被释放到股市。本轮牛市即是第二种情况:居民的存款搬家,即将原本放在银行的存款投入股市,加上可以融资,即为资金加杠杆,释放了巨大的流动性。这种流动性并非来源于国家刺激,因此不会对商品期货产生影响,却将股市变为了一个只能做多的期货市场。这也就解释了商品与股市的分化。这一现象看似矛盾,实则有其合理性。
通过以上分析,笔者有以下两个结论和一些建议。
第一,商品市场的这种分化将成为常态。第二,基本面的变化将重新主导商品价格的走势。因此在进行商品操作时,可以在认真分析基本面情况后,构建多空组合。虽然商品价格在日内这样的时间跨度内可能存在一致性,但是在中长期则还是会回归各自的情况。另外,由于缺乏资金影响,商品价格的波动幅度会收窄,因此对于行情的力度和盈利的期望都应该降低。 责任编辑:翁建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