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康涅狄格州有一座隐秘小镇,百余平方公里范围内坐落着全球近四百家对冲基金总部,管理资产总额超1500亿美元,这就是被誉为全球对冲基金“大本营”的格林尼治小镇,是当仁不让的全球的金融高地,每年以此创造出巨大的经济效益。 时下,全国多地同时瞄准这一机会,纷纷投建基金小镇。最新的例子,就是北京基金小镇。2015年5月30日,北京市房山区政府与文资泰玺资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北京市文资办、房山区政府、文资泰玺资本将携手共同打造中国最大的基金产业集聚区—北京基金小镇。 据悉,至此上马基金小镇项目的,目前已知的在国内至少有北京、浙江、四川等多个地区。群雄逐鹿,谁将成为真正的中国版“格林尼治”?“无疑,北京的机会最大。”有业内人士这样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基金小镇投建热潮 随着行业的发展,投资管理和风险控制能力不断增强,私募基金已经成为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机构投资者和国家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国际私募基金规模庞大。在欧美发达国家,私募投资基金在其GDP份额中已经达到4%-5%。在20世纪后半期至21世纪,全球最重要的四大新兴产业—计算机、通讯、互联网和生物制药,都是通过私募基金和资本市场发现并推动成长起来的。在成熟市场,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对冲基金、私募基金已成为高净值财富人群和机构投资者的重要投资标的。 为助推新兴产业和新兴业态的发展,近几年来,我国先后出台了相关私募基金的法律法规,并提出了“培育私募市场,发展私募投资基金”的发展战略。 2014年以来,中国私募市场和私募基金迅速发展。截至2015年5月30日,已有11000多家私募基金管理机构在中国基金业协会进行登记备案。管理私募基金11383只,管理规模为2.88万亿元,私募基金从业人员人数达到16.3万人。 与此对应,在国内出现了一股基金小镇投建热潮。据了解,目前至少已有两个基金小镇在浙江投建,分别是嘉兴市的南湖基金小镇和杭州市的玉皇山南私募基金小镇。相关资料显示,截至4月底,南湖基金小镇累积引进投资类企业认缴资金超过千亿元,累计引进投资类企业825户。而玉皇山南私募基金小镇已入驻金融类企业160多家,主动管理资产规模同样超过1000亿元。 相关资料显示,在国内已知的基金小镇中,玉皇山南私募基金小镇以占地2平方公里的规模名列前列。据了解,由于北京基金小镇的相关规划还在进一步完善中,因此其占地规模目前还不得而知,“可以肯定的是,北京基金小镇的占地面积将远远超过2平方公里,可能会是这一面积的数倍。”有知情人士如此透露。 因此,毫无疑问,建成后北京基金小镇将成为中国最大的基金小镇。 谁是下一个“格林尼治”? 与基金小镇投建热潮呼应的是,国家经济转型大潮与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三次创业热潮。 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已经步入“三期叠加”的“新常态”,核心是经济转型和结构升级,而经济转型和结构升级的核心就是改变传统的、粗放的、低成本的要素驱动的增长方式,加快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新兴业态,实现创新驱动模式。 顺应转型大潮,在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刺激下,中国出现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三次创业热潮。目前这波政策导向下的创业热潮已经席卷全国,所带来的巨大投资需求也对私募基金的发展起了助推作用。此外,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更是为私募基金行业的发展添了一把火。而反过来,私募基金、基金小镇的发展,无疑也将极大助力大众创业,最终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国家经济的整体转型。 参照格林尼治,一个私募基金小镇若想成功,离不开区位、政策、规划配套三方面的条件。在国内目前这波私募基金小镇建设热潮中,谁会脱颖而出,成为下一个格林尼治? 对此,行业观察人士认为,北京基金小镇具备多方面的后发优势,将依托区位、政策、产业、规模、环境、人文、科技、品牌八大核心优势,吸引包括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对冲基金、创业投资基金等相关中介机构、金融机构以及辅助支持部门等机构入驻,因此机会最大。 在区位上,北京作为中国的政治、经济中心,毫无疑问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并且北京的私募基金产业发展势头十分强劲,据统计,截至2015年5月20日,北京地区私募基金公司备案已达2505家,资产规模8423亿元,位居全国第一。 北京基金小镇选择此时登场,有着难以掩饰的雄心,投建方表示要把北京基金小镇打造成全世界一流的基金小镇, “我们要做就做全国最大的基金产业集聚区”,房山区长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为此,房山区政府已确定将出台相应政策支持北京私募基金小镇的发展,两者互相借力、共同发展。 “北京基金小镇将在政策支持、信息共享、配套设施和服务等诸多方面,搭建金融孵化平台,以推动北京产业转型和升级。”投建方如是称。 责任编辑:翁建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