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期市延续调整走势,各品种普遍下跌。业内人士指出,目前以铜为代表的一批商品,其价格完全背离了基本面,正面临着库存逐渐增大的压力,国内大量囤积的现货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随时有可能砸向期货市场。 16个期货品种昨日减仓 显然,股市暴跌对期货的影响,不但没有消除,反而愈加明显。 “股市从高位跌落下跌,导致了市场对经济前景的担忧,”南华期货研究所所长朱斌表示,A股持续不断的下跌,让世界开始忧虑中国的需求,而目前全球商品价格的重要支撑就是中国。“尽管这两天股市有反弹了,但反弹无力,市场的担心根本得不到化解。” 从昨日的盘面上看,除了作为避险工具的黄金有所上涨,其他品种统统下跌,其中铜、钢材、大豆、PTA这些主流品种跌幅较大。 而资金大规模退潮的迹象也已现端倪。期货市场23个品种中,昨天一共有16个品种出现减仓,减仓范围几乎达到七成。在减仓品种中,白糖、豆粕、菜籽油的减仓幅度在5%左右,天胶、PVC减仓在10%左右,早籼稻更是一天减去了22%的仓位。铜、铝、大豆也有小量减仓。 从外盘来看,LME铝的持仓量近期出现了大幅锐减,LME铜持仓量已经由前期的26.4万余手回落至25.8万手。“一般来说,下跌过程中多头认输的品种,持仓会有所下降。” 从交易量上看,期货市场受偏空情绪影响,也有所下降。从8月20日的9215亿成交额的峰值,目前已经跌落至6700多亿,降幅达到27%。业内人士表示,成交量的日渐滑落显示资金的活跃程度在降低,对后市都有所保留。 谁在做空期货? 股市下跌,期市下跌;股市反弹,期市依然下跌。这两日是哪些空头在活跃呢? “做空的力量很复杂,”朱斌表示,比如投机者认为市场见顶了,前期多头可能反手做空;也比如技术派,看到铜的双头很明显,也就入场抛空;而套保商认为目前这个点位值得抛空,也很有可能入场。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空方虽然各有目的,但现货压力是其做空的最大支撑。国内此前出现了“二次库存化”的现象,大量原材料被囤积后“待价而沽”,但下游消费并未跟上。目前铜、钢材等都出现了这样的现象,最终必将导致期货库存的大量累积。而大量囤积的现货,目前已经出现松动的迹象,囤积者利润兑现的可能性在加大。 “不管现货商还是贸易商、消费企业,谁都知道目前的铜价已经脱离了铜市场本身的基本面,仅仅是某些做多的信心支撑以及LME市场基金推动行为促使其不敢贸然抛空而已。”金汇期货这样评论铜的现货压力。 一些库存数据,也说明了现货压力正在变得沉重。昨日,上期所螺纹钢库存又增加2676吨,9月1日则增加13470吨,较8月底的库存已经上升了66%。又比如伦铜和沪铜的库存,也在呈现同步增加的格局。昨日LME公布的仓单显示,铜库存大幅增加3000吨,一举突破了30万吨大关。 “不过,昨天不少品种的主力空头也出现平仓,说明空头杀跌动能或暂时减弱,”一名研究员说,短期内商品市场可能出现空头获利了结所带来的反弹。 虽然国内外实体经济数据整体表现都不错,但大宗商品市场近期却暴跌不止,放眼一片惨绿。分析师认为,作为上半年推动资本市场上涨两大动力之一的流动性收紧带来的利空,是市场下跌主导因素。 事实上,8月份全球经济表现令人乐观。美国供应管理协会(ISM)表示,美国8月份的制造业指数从48.9升至52.9,好于经济学家的预期。而中国8月份的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达到54.0,已连续6个月高于50这一分水岭。 但是,这一形势并没反映在资本市场上。上证指数8月初在3400点以上,但至9月1日最低下探至2639.76点,累计跌幅超过20%。 股市的下跌近期也拖累期货市场。作为国内大宗商品市场的风向标,上海期货交易所铜期货本周一下跌2.77%,本周二下跌0.63%,昨日下跌3.92%,收盘价47290元/吨;螺纹钢期货则从8月初的接近5000元/吨跌至昨日的4032元/吨,跌幅接近五分之一。 “今年上半年,充足的流动性和经济复苏预期导致了资产价格的大幅上涨。而当前流动性呈收缩状况,自然对资产价格形成了打压。”海通期货分析师朱怀镇表示,“虽然市场一般认为是流动性和经济复苏的‘双轮驱动’,但我认为流动性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更重要。从6月份开始,国内放贷环比出现明显下降,流动性的收紧对资本市场形成较大压力。” 南华期货北京宏观研究中心总监张一伟亦表示,目前国内宏观方面,首先是市场担心信贷收紧;其次,市场对于带动国内经济增量的主要动力——房地产市场能否保持上半年的增速持怀疑态度。另外,国家对于收储的态度发生了变化,近期内可能不会增加有色金属储备量,这对有色金属价格产生了一定压力。 可以预见的是,流动性和经济复苏仍将成为后期主导大宗商品市场走向的主要力量。“对于商品市场的后市,我认为将由流动性和经济复苏之间的博弈主导。不过,我认为博弈的结果将是经济复苏这一因素占据优势。”朱怀镇说。 朱怀镇认为,中国的经济反弹还不是很稳固,如果要实现全年经济增长保8的目标,那么,就要求第三、第四季度经济实现大幅度的增长。国家相关领导人近期也在强调,将保持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同时,预计货币政策方面不会出现较大调整,今年年底前进行加息的可能性很小。在消化流动性紧缩的利空后,经济复苏将对大宗商品市场带来更多的推动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