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榨季国产糖生产已全部结束,由于大幅减产,国内主产区库存压力减小,糖厂挺价惜售,产销区价差逐渐收窄。目前市场关注的焦点逐渐转向终端消费与加工糖的生产进度上。6月底,广西地区临储的191万吨食糖将投放市场,且配额外进口糖逐渐到港,原糖加工企业销售心态是否会受到影响?怎样看待后期进口政策?6月1—5日,笔者走访了中国前三大原糖进口加工企业及贸易商,进行实地调研。 销售清淡,原糖加工企业开工率偏低 笔者走访了星光糖业、凌云海糖业、营口北方糖业三家原糖加工企业,三家企业总产能占全国原糖加工总产能的三分之二,通过一周的调研,我们对国内原糖加工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有了大致的了解,总结为以下六个方面: 第一,与国内主产区情况类似,近期原糖加工企业销售同样清淡,三家企业销量同比均出现下滑,此前市场期待的夏季消费高峰并未到来。主要原因如下: 1.终端消费企业今年年初计划的食糖采购均价较低,部分企业全年食糖计划采购均价仅为4800元/吨左右。而今年一季度末以来糖价上涨速度远远超出企业预期,令企业采购意愿转弱,仅随用随买。 2.由于国内外食糖价差逐渐扩大,今年终端企业开始尝试自主进口国外成品糖,分流了部分国内白糖销售的市场份额。调研中我们看到了企业的一些仓库中囤放着来自泰国、危地马拉的进口白糖。 不过,放眼2014/2015整个榨季,我们估计白糖进口量大约60万吨,其中粗略估算终端企业总进口量仅占三分之一左右,这相比于2014/2015榨季1500万吨以上的国内消费量来说微乎其微,因此本榨季自主进口成品糖的影响并不太大,仅在今年二季度、三季度白糖集中到港时,影响下游采购需求。但下榨季政府对终端企业自主进口政策的松紧情况值得市场关注。 3.实体经济增速下滑,食品饮料消费增速放缓,尤其是限制“三公”消费之后,食糖产业下游消费受到明显抑制。加之近几年居民饮食结构发生转变,对含糖量高的食品、饮料消费偏好逐渐降低,长期来看,食糖消费增速在下降,我们预估全国食糖消费增速目前仅为2%左右。 第二,相比于短期的销售不旺,原糖加工企业更关注的是原料受限问题。在进口管控之下,三家龙头企业每家原糖进口额度只有20万—35万吨,原料不足令企业开工率下滑,目前除营口北方糖业30万吨旧生产线满负荷生产之外,凌云海与星光糖业开工率均不到30%。企业可用原糖库存并不多。 走访过程中我们了解到,这三家大型原糖加工企业对于政府的调控政策均持热烈拥护态度,虽然其产量下降,但进口管控令糖价重回上升趋势,企业摆脱了去年亏损的局面,盈利可观,因此原糖加工企业对于下榨季政策调控持支持态度。但在下榨季继续减产的情况下,供需缺口增大,部分企业预期下榨季进口量相比本榨季会增加,同时政策变化的不确定性仍然是糖企担忧的风险点。 第三,由于可加工的原糖库存不多,加之企业长期看好后市,原糖加工企业目前挺价心态明显,并不急于销售。营口北方新建的100万吨生产线将于7月1日正式投入生产,但预计初期开工率不高,短期对市场的压力不大。 第四,目前国际原糖价格处于低位区间,原糖加工企业已经开始逐渐采购下榨季原糖。考虑到原糖价格连创新低,而下榨季进口控制额度基本不会少于本榨季,因此企业选择在低价时逐步购进原糖。在此过程中,有保税仓库的企业操作的灵活性充分显现,企业可以选择在低价时购入原糖,待需要生产时再进行报关,既节省了资金成本又能自主决定采购时机。但倘若企业大量采购了原糖,是否会带来一定资金压力?目前尚不得而知。未来原糖市场继续下跌的风险主要在于汇率的不利变动。 第五,淀粉糖的替代问题将引发市场关注。此次调研我们也参观了淀粉及淀粉糖生产线,据了解,今年上半年淀粉糖生产开工率明显提高,但销售清淡,企业目前生产淀粉每吨亏损100—150元。而随着原料价格回落,未来淀粉及淀粉糖价格有进一步走低的趋势,预计后期开工率将会下降。若淀粉糖价格下滑,淀粉糖折算成白糖之后与白糖之间的价差将会进一步扩大,预计未来淀粉糖替代现象将会增多,这将进一步抑制白糖的消费,后期值得关注。 第六,白糖市场进入牛市阶段后,贸易商库存增多,一改上榨季零库存或负库存(签订下游订单但暂不采购)的情况,变为积极囤货。贸易商普遍看好后市,但对未来政策调控会否放松仍然心存疑虑。面对未来大概率的价格上涨预期,销售订单通常每月一签,最长订单不超过三个月。 牛市不改,政策调控成关键 长期看,国产糖减产与进口政策管控令白糖库存逐步下滑,糖价进入牛市周期。2014/2015榨季为牛熊转换分水岭,将国产糖产量与进口量进行加总与全年国内消费量基本持平,但上榨季结转的巨量库存令本榨季食糖供应量仍然充足,因此本榨季虽然供应量出现下滑但总体并不缺糖。而在国产糖继续减产预期下,下榨季供需缺口将继续扩大,倘若进口管控政策不松动,牛市仍将延续,糖价有望再创新高。 短期看,终端消费企业开始自主进口成品糖,分流了部分采购需求,令原先市场预期的夏季采购高峰并未出现。但从供给角度来说,由于原料受限,进品加工企业挺价惜售,同时原糖进口额度逐渐用完,预计三季度企业销售压力不大。国产糖方面,从中糖协公布的产销数据来看,由于库存结构发生转移,广西、云南等国产糖加工厂库存偏低,价格仍将坚挺,尤其是临储政策的实施令糖企资金压力相比三四月份出现进一步的缓解。 我们粗略进行估算,若下榨季继续大幅减产,广西或将再次延迟至11月底开榨,直到12月新糖才会大量上市销售。假定到榨季末糖厂库存仅为一个月的销量,那么6—10月的5个月里,广西可供销糖量仅为232.5万吨,平均每月可供销售量仅为46.5万吨,倘若考虑到191万吨临储库存7月初全部释放,那么7—10月的4个月平均每月可供销糖量仅为47.75万吨,仍然远低于过去三年熊市中的平均月度销售量,凸显出广西糖源的紧缺。后期国产糖中食糖销售压力可能会来自云南,但放眼全国,6—10月平均每月销糖量仅为87万吨,为近几年低值,因此若进口继续管控,国内糖厂总体销售压力不大。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假定的是10月底陈糖完全销售殆尽,若按此进度11月南方主产区将面临青黄不接的情况,届时或将引发国储糖的抛售,弥补市场供应缺口。 总之,下半年国内食糖供应总体偏紧,未来我们需要关注国内主产区天气情况以及淀粉糖的替代情况,更重要的是关注下榨季进口加工企业的配额外原糖进口额度,以及终端消费企业白糖的进口情况,在内外盘价差持续高企的情况下,政策举动将成为未来市场关注的风向标。 责任编辑:丁美美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