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11日,大连商品交易所、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与中国轻工业联合会联合主办“2015中国塑料产业大会”。会议将分析宏观经济走势,研判市场价格走势,探讨产业发展的前景和机遇,寻求企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以下为南华期货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罗旭峰讲演实录 罗旭峰: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受大会的邀请来到成都,我的主题是信市场机遇中衍生品的创新与价值。 我们都知道期货市场和实体经济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过去期货市场一直扮演通道的角色,但是从去年开始,我们整个市场结构发生很大的变化,包括对衍生工具的利用和期货的范围都发生很大的拓展,所以今天借这个机会给大家做介绍和交流。 在演讲之前,我想对中国经济现在的情况,跟大家做一个交流。刚才王沛先生对全球的整个的经济的状态做了一个非常详尽的解读,特别是对美元和商品之间的关系,以及在美国经济的复苏,以及和美联储加息这种预期下,美元的走势跟原油的关系做了一个解读。我们来看一下中国的经济发生的情况,实际上在APEC会议上研读的三个特点,第一个是从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我们也了解到,我们目前国家统计局,从7.1%到7.0%,为什么说这个经济处于个位数的增长,6%到7%,哪怕是5%都是中高速增长,这是一种常态化的状况,既使是目前7%的增长状况,预计我们在2020年前后,我们可能和第一大经济体美国,我们会超越它。也就是说目前这种经济增速,对我们整个实体经济是有更大的支持,而且我们的整个的经济的发展,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探底的逐步软着陆的过程中,我想在中国经济调优之后,整个出现一个向好的格局。第二个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成为消费需求产品主体。上个季度成为51.6%,去年是四十九点几,所以这个成为主要的火车头,城乡差距缩小,居民收入占比上升。我们整个经济的增长有几个过程,第一是从生产要素,第二是土地和劳动力,到政策红利驱动,现在转向创新驱动,互联网,包括阿里巴巴、百度和腾讯代表新的业态,在我们国家各行各业当中都在进行转型,尽管局部地区有资金断链,但是这种潜在的趋势正在发生。我们说现阶段整个经济呈现五大发展的机遇,第一个就是经济的服务,第二是产能低碳化,第三是产品的高端化,第四是信息化,第五是国际化。这五化是服务,就是未来的主题。我们现在从现在经济转型的基本格局,这个过程当中,我们整个生产产能需要进行一次深刻的变革,对资源环境的消耗水平要逐步地降低。绿色低碳的产业会得到重视和发展,并且我们在产品这块,过去我们有微笑曲线,中国永远是从事的整个的产业结构最地段的环节,但是像设计、品牌等等一些高端的,有价值的都被外国人拿走。未来我们要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改变。第三个我们要互联网+,要在信息化方面做文章。第五个化,我们中国企业要走出去。我们WTO到2016年7月,这个保护期就要到,我们整个未来在资本价格上面的开放,其实我们从今年三月两会当中周小川行长讲话当中讲到,他当时期望在今年底放开资本对外开放,但是这个过程,他只是释放一个信号,也就是说从今年到明年,我们中国企业走出去也会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战略,可能早布局早收益,未来融入国际社会,遵守国际规则,参与国际竞争,会成为非常重要的举措。 目前整个经济格局,我们刚才讲的是创新驱动,创新在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这些方面都有非常深刻的引领和影响。对我们现在挑战来讲,第一,我们的观念需要概念,第二我们要知识体系提升,第三要专业团队建设要加强。这个当中业面临着机遇,如果说一个企业能够提升多种对冲工具运用能力,并且提升管理和对冲风险能力,加深对市场金融的渗透程度,那么在未来参与到全球竞争当中,竞争力一定比其他企业要强。 中国市场目前正在成长为全球最大的增长引擎,因为我们有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市场对产品具备的管理非常大的,我们在新经济常态下,它是变化莫测的,风险很大。第二就是我们老百姓的财富积累,到了这个时点上,已经进入财富管理的时代,我们迫切金融机构有非常灵活的工具。第三是我们的企业和产业升级,我们需要转移生产经营风险。第四就是我们的私募基金高速增长,其实我们从中国的企业经济业协会得到数据,目前在机会协会备案是超过八千家,预计到年底会到万,预计管理数目也会到上千亿。在这种情况下,衍生品市场的快速发展是需要得到支持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国家高层已经意识到,衍生品市场在未来经济发展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在制度上,主要是国务院在5月9号推出的《关于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证监会也推出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期货经营机构创新发展的意见》,中期协也推出了相关的政策。对于金融市场,特别是期货市场,这个占比会越来越强。在商品期权和金募指齐全也会增强,并且增强市场管理的功能,增强我们对市场经济的服务能力,并且还有一点,就是我们场外市场也在建设,我们知道在海外这个场外市场是非常大的。所以在整个制度方面,就是对我们整个的期货市场,它也给予了非常好的一种支持。在品牌创新方面,中证500和上证50,这两个也非常活跃,沪深300,从挂牌到今天,已经成了明星品种,目前交易额都占了期货交易额半壁江山。后续的话,股指期权和商品期权都会上市,深圳期货也会上市。在监管方面,采取了简化程序、过程管理、加强管制、放松监管。 金融市场,我们说面临着大爆发的状态,这种爆发是我们有我们的对冲工具,我们在进行我们的资产管理方面,我们有自己的确定性,这种确定性也可以使我们金融规模不断扩大。过去很多年,就是中国的信托公司,我们从事的是单一的期货通道,在未来我们都会逐步地增强这方面的功能。金融衍生品市场,它的发展,在这里有个数据,在2014年场外达到635.68万亿,工业金属农产品保持较高的增速,场外市场其实是面临非常大的机遇,就是场外市场在实际企业个性化满足方面,它有独到的工具,并且所有的这种场外非标和约,都可以通过场内市场来进行,你可以把你的风险,跟各个期货公司进行收益互换,你把你需要的稳定的现金流,固定的成本,可以把这一块互换给你,然后你把你的风险转移给风险子公司去做,这样对企业来讲,它取得一个确定性,但是对于风险管理子公司,它做的是它熟悉的业务,所以我想这是未来期货行业服务一种新的模式。我们中国比较特别,先有场内,逐步发展场外业务,在全球是场外业务大于场内,而且规模大大超过场内。在我们中国整个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它也存在着一些不平衡,也就是说,首先我们的不平衡表现在,欧美美达国家它集中了全球80%以上的交易所的金融衍生品交易,但是在中国,我们很多所谓的各地的大宗商品市场,现在如果,浙江省马上就要通过一百个交易平台,目前我们对商品搭建相关的,包括金融票据在内,也就是四家,如果加上交易中心,有五个。但是中国,我看类似的交易平台有上千家了,然后目前,场内只有三个股指期货和两个国债期货,但是它占整个市场份额的百分之七八十。那么整个的市场,它的需求是非常旺盛的,中国的政府目前非常鼓励证券市场的发展,我们会有一个怎么样的发展?实际上在90年代,欧美的金融业也有一个大爆发的过程,我们也预计,这个世纪是属于中国的世纪,我们预计全球的金融将向中国转移,我们也面临巨大爆发的过程,整个市场格局会被重新塑造。对衍生品市场而言,第一,我们要整个市场规模会急剧扩大,金融衍生品规模和抗风险能力和市场深度,它会明显上升。第二就是我们的基础性金融产品和衍生性金融产品会出现双足鼎立的格局,就是我们标准化的和约和集中给各个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设定的都是基础性的金融形产品,衍生品金融产品,比如基金及衍生工具,都是属于衍生性的金融产品。这两者之间它是互补的,衍生性产品的本质是风险管理,因此它和基础金融工具有互补的关系。 那么中国的整个市场,它目前正在面临几种典型的特征: 第一,我们由传统的通道业,目前我们开始创设我们的产品,也就是我们整个营销过程,由卖理念,告诉你这个工具,我有这么个工具,可以对你管理有效,但是我们开始逐步转向卖产品,就是我们会创设很多的产品,我们从特殊法人机构,从开户数量上升,从整个特殊法人以及我们的这些机构法人,在我们整个的期货公司的权益额的占比的上升当中我们可以看到,目前我们整个营销过程已经转向产品化过程。 第二,我们的产品逐步金融化,可流通、可交换,可变现,这个非常重要。 第三,我们的客户从散户时代,之前客户总额是120万,去年只有80万,但是我们的前两年,我们整个全市场份额一千多亿,到现在突破四千亿,所以我们整个机构,客户尽管总量在减少,但是逐步在机构化,就是剩下的都是浓缩的精华。 第四,化是国际化,这个是相信未来十年,就是我们今后衍生品发展的趋势。 第五,化是互联网+,这一块在经营方面,我们会有电商化的需求,以及我们专业化水平。我们客户,像今天来的全是专业客户,他会对期货公司的专业水平、专业能力提出新的要求,以及你私募机构,这个当中我要做产品,我很多的产品设计本身也是专业人士,所以这个过程当中,会对期货公司提出更深更高的要求,并且随着新的衍生工具的出现,使得我们的专业深度加深。就是我们会对以期货公司为代表,中介公司专业化提出新的要求。这个看出我们专业化的程度,我们在2010年的时候,期货金融占比30.67%,到2014年年底,达到56.7%。 那我们机构投资者,他的形成的过程,包括他和很多的金融机构,其实都是相互的过程,包括信托公司和基金公司,包括各私募机构,这个财富的时代正在来临。要和其他金融机构进行合作,你的期货公司一定要有专业的能力,也就是你必须提供,这是新的投资者,新的合作伙伴,他的需求可能跟我们以往的产业客户有区别,我们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就需要跟这些客户去交流,然后了解他们的需求,整合公司内外的资源,并且以产品化的形式快速提升我们的规模。 在国际化方面,包括几个方面,一是投资者国际化,投资者国际化就是我们走出去和引进来。可以通过RFII的通道,以及申请境外的业务,就跨境的业务,以及机构也在国际化,就是2006年的时候,证监会批了6家公司去香港去适应,并且我们的证券公司在香港设立分支机构也有十几家,他们也有商品期货,这类中资背景的机构,目前在海外的能力正在逐步地发展,而且越来越多地为我们境内的投资者提供服务。在引进来方面,当时在这个框架下,多少引进摩根大通等企业,他们在国内已经成立了。今年国务院在取消行政许可的过程中,对境外投资者参与境内投资的门槛提高了。在品种方面,就是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已经成立了,预计最近会推出原油期货。在境外,美元也可以作为基本的交易。市场专业化呢,主要是涉及到这些产品创新,这块会对机构提出要求,并且我们服务的对象是机构投资者和专业投资者,以及我们的产业客户,他的风险管理的需求,这块也对期货公司提出一些新的要求。在经营方面,就是各种各样的平台,就是余额宝、百发理财等,代表电商模式的架构,开户也有移动开户,在服务方面,我们通过微信,通过其他各种各样的移动终端,我们可以提供这类的终端服务。未来大家在手机上既可以进行交易,还可以提供服务。 诺贝尔经济学奖墨顿提出过,金融衍生工具使世界变得更加安全,而不是更危险,衍生品不是坏孩子,它不是产生风险,而是减少风险。最初金融风险这块,最典型的案例,就是911事件后,我们发现不论是欧美市场和亚洲市场,它的成交量和持仓量都创出天量,就那个时点上,需要大量的机构对冲它的风险,也体现我们金融市场一个基本的功能,搭起产融结合的桥梁。因为它可以通过利用衍生品,企业客户与金融市场、产融结合促进产业升级;另外可以统套期保值,规避价格波动风险,降本增效;同时通过预售提高管理。在全球五百强企业中有94%的企业使用了期货,基础原料和消费品行业有超过90%使用期货,但是中国这方面比例很低,全球94%,中国只有13%。所以我们发展空间还是非常大,就是很多的企业,通过这样的一个衍生工具的应用,它可以帮助企业变被动为主动。 我们举个例子,美国西南航空公司,它是廉价的航空公司,但是整个航空公司亏损的情况下它保持了很好的状况,它整个收益曲线向上的。相对来说,这类投资工具会比较简单。对上市公司而言,就是它可以由几个好处: 第一可以规避外汇和利率的波动风险,也可以进行市值管理,参与度和渗透度,这方面我就不细说了。可以重塑我们的商业模式,我们整个市场格局发生变化,这个时候我们商业模式要打个问号,就是传统的商业模式是否适合现在的发展需要。 第二个,我们的个性化,我们每个企业都会根据我们自身经营的需求,我们来定制我们经营的策略,这个过程中我们做到个性化。还有就是我们商业模式,可以做得更加的特别,增加我们的特殊性。讲到塑料企业,就是接到订单,在六个月时间当中,需要不断购入原材料,这个时候,怎么样以低于市场价格买到原材料。这个传统的模式,我们可以不断地去买进这个原材料,但这种买入可能占资金,而且你不断地买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个价格,因为这个价格根据实际情况来的,通过这个期权加上点上。我们可以卖出期权,可以拉低价格,同时约定在未来某个时点上,通过对方的履约,你获得一个看涨的时点,如果对方不履约,我们也可以花比较小的成本去买看涨期权,这个价格都是由你自己来定,这个市场化,可能对我们整个模式来讲,因为权益金是非常少的东西,并且你在全程收入方面是正向的,因为你成本是零或者负的,但是你获得价值,并且你可以获得对未来生产的加工过程当中,你的销售的产品,你有一个正向的价格的制定,便于未来安排生产计划,对于成本更有利。 这个当中的好处,现在你如果通过传统的模式你去点价,最多拿到70%的抵押率的银行回款,但是如果加入这种保障机制,银行愿意放给你更多的钱。所以在OTC市场,我们可以根据每一家企业不同的情况,我们来设计,就是根据你这个企业,就是在原材料的成本控制以及未来消费价格的管控方面,我们会有更好的一个成本控制方案。可以发现我们选择权的价值,规避或转移价格波动的风险,定制化需求,完全个性化服务,保证货物价值,让资金运转更为顺畅。 再简单介绍一下南华,我们有一百多个客户,这些都是大客户,都是企业。我刚才讲,可以通过跟企业之间做对手交易方的方式,通过我们平台,我们可以把客户的风险转嫁给我们。我想我们这种方案,主要是通过场外期权市场来实现,那期货市场未来会不会有更大的机会?包括我们跟永安期货搞一个交易平台,那个平台相信未来也可以提供更多的机会。当然大宗商品交易所还有各个交易所在做这方面的工作,相信未来场外交易会带来更大的机遇。 在场外期权方面,我们不仅可以实现低价预购、高价预售,也可以实现太够销售价格的管理,减少价格波动风险。那么现货子公司业务,就是我们的规则当中约定的四项业务,这个以外还应该有场外期权,场外期权可以镶嵌在以上四项业务当中。因为你要有系统,包括你的报价、定价、清算以及交易,各种各样的,不然你要做出定价很难。无论如何,目前我们认为,中国期货市场正在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并且场内和场外衍生品发展正在逐步加快,风险管理正在逐步完善,个性化定制产品时代的到来,中国金融市场正在开始新的历程。我就讲完了,谢谢各位! 责任编辑:翁建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