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宏观政策上看,国内积极的财政政策和扩张的货币政策仍将是下半年的焦点。从供应端看,行业准入门槛的提高、环保压力限制了产能的扩张。从需求端看,国内铅酸蓄电池行业依然压力重重,不过在经历了年初以来的困难之后,下半年或将开始出现企稳的态势。因此,供应紧张有助于铅价企稳,而需求端受政策影响有望改善,将推升铅价,下半年操作上以多头思路为主。 一、上半年铅市走势回顾 1、期货市场回顾 2015年上半年期铅市场走势概括起来就是一季度横盘整理、二季度冲高回落。基本上可以分成1-3月、4月份和5-6月三个阶段。 阶段一:1-3月。一季度沪铅主力合约基本上在12000-12700元/吨的狭窄箱体内震荡运行。宏观经济依然面临严峻的下行压力,需求端疲软令市场寻觅不到做多动能。但低价打击原本就显得紧张的供应端,使得期铅在需求疲软的情况下不至于出现大幅溃退,整体呈现箱体震荡态势。 阶段二:4月份。基本面上略有改善提振铅市,但推动上涨的最主要原因在于国内宏观政策的支持,预期助推铅市周期性上涨,市场氛围转为乐观。整个4月份几乎呈现一边倒的局势,沪铅主力合约单边上涨了11.34%。 阶段三:5-6月。基本面没有明显的改善依然是铅市的硬伤。在对中国政策刺激预期炒作的热潮过后,市场发现需求疲软的状况几乎没有改善,铅价再度回到持续下跌调整的状态。截止到6月26日,沪铅主力合约报13100元/吨,较5月初下跌5.6%;LME3月铅报1780.5美元/吨,较5月初下跌16%。
2、现货市场回顾 现货方面,截止至6月26日上海金属网1#铅现货升水为275元/吨,现货价格报13390元/吨,比年初上涨了800元/吨。2015年上半年现货基本上处于升水状态,在进入5月份之后升水继续大幅走高,并在6月份达到峰值。同期期铅价出现明显下跌,而现货价显得坚挺,显示现货供应情况较为紧张,限制了铅价继续走低的空间。 二、铅市基本面2015年上半年回顾及下半年展望 (一)全球供需 2015年上半年全球铅矿产出延续了2014年的低迷,根据国际铅锌研究组织(ILZSG)的数据,2015年1-4月全球累计生产铅精矿153.96万吨,累计同比减产1.96%。矿产铅主要产出国家-中国产出的收缩是导致全球产量减少的重要原因。另外全球需求低迷也令其他产铅大国纷纷降低了产量。根据ILZSG的数据,2015年一季度中国产量同比减少7.27%,澳大利亚产量减少10.15%,两者产量将近全球的60%。不过对于全年的情况来说,ILZSG并没有过分悲观,该组织在早前一份报告里预计2015年全球铅矿产量将增加1.1%至505万吨。 精炼铅供需方面,国际铅锌研究小组(ILZSG)公布的报告显示,2015年1-4月全球铅供应累计达到336.91万吨,比去年同比减少3.03%;同期全球铅消费量为336.51万吨,累计同比减少3.13%。从供需平衡角度看,今年前4个月累计供应过剩4000吨,而去年同期仅过剩700吨。不过最新公布的报告显示,4月全球铅供应量环比降低0.22%至84.86万吨,需求量则环比增加2.46%至86.56%;全球铅市供应短缺17000吨,在连续两个月供应过剩后首次转为短缺状态。从世界金属统计局(WBMS)的统计数据上也可以看到同样的趋势,该机构报告显示,2015年1-4月全球铅市供应短缺1.05万吨,今年以来首次转入短缺,而去年全年供应则过剩了1000吨。供需平衡表的变化预示着供应收缩或导致供应缺口进一步扩大,全球供需格局将维持在缺口状态,对铅价的企稳起到支撑作用。 (二)国内铅精矿与精炼铅供应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5年前5个月全国铅矿产量为88.9万吨,同比下滑9.1%,累计同比已是连续15个月处于负增长状态。国内铅锌矿山产量延续去年的收缩态势是当下现状,折射出矿山经营上的困局,而政策压力和市场需求疲软是造成该现象的主因。《铅锌行业规范条件(2015)》在今年正式发布,新建铅锌矿山的标准大幅提高。与此前的规定相比,新建铅锌矿山规模、服务年限、工艺能力等标准提高了一倍以上。另外,规范条件对工艺技术和装备、能源消耗、资源消耗及综合利用、环境保护等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行业准入门槛的提高限制了产能的扩张,与此同时国内环保压力的增加也起到相同的作用,再加上冶炼行业原料需求疲软,矿山产出收缩也就不难解释了。这种情况在下半年很难得到扭转,预计整年铅矿产量或将与去年水平持平。 精炼铅方面,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前5个月全国精炼锌累计产量为167.4万吨,同比减少1.19%。去年4月份以来的累计产量一直维持减产,不过减幅出现收缩。从单月的数据看,4、5月份的产量分别为33.2万吨和35.74万吨,同比微幅增加0.87%和0.4%。不过国内铅企大量停产的情况并没有太大的改变,上海有色网(SMM)调研显示,4月国内重点铅冶炼企业开工率降至55.92%,环比下降4.01个百分点。亚洲金属网则表示,5月份中国主要原生铅冶炼厂开工率继续小幅下降。环保压力、下游需求不振,使得冶炼企业在恢复开工方面多有忌惮,预计下半年仍将维持小幅减产。 (三)初级消费领域 作为最重要的铅初级消费领域,铅酸蓄电池的产量很大程度影响了铅的消费量。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5年1-5月我国铅酸蓄电池累计产量为8141.5万千伏安时,同比减少4.5%,减幅连续2个月收窄。铅蓄电池行业受到来自车市的压力,减产体现了当下企业的困境。不过出口情况的好转暂时舒缓了国内企业的困局,中国海关公布的数据统计显示,2015年4月中国铅酸蓄电池出口量为1792.17万支,环比增加43%,同比增加8%。其中起动式铅酸蓄电池出口量为162.82万支,环比增加61%。出口情况的活跃主要来自新兴经济体的蓄电池进口量大幅反弹,虽然全球经济复苏依然缓慢,但新兴经济体仍然有活力,铅酸蓄电池市场需求依然强劲。根据亚洲金属网的统计,5月份中国铅酸蓄电池出口市场依然成交活跃,出口量约为1800万吨。国内铅酸蓄电池行业依然压力重重,不过在经历了年初以来的困难之后,下半年或将开始出现企稳的态势。 (四)终端消费领域 车市方面,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2015年5月份汽车产量1964165辆,同比下跌0.58%,三个月来第一次出现下滑;销量1903774辆,同比下跌0.4%,连续两个月下降。5月份中国汽车产销再度双双下滑,引发市场担忧。有机构预计,受宏观经济低迷、环保/能源/交通压力增加等利空因素影响,2015年全年汽车销量或与2014年持平,增速或接近0。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中国汽车产业增速也进入拐点期。汽车企业结构性过剩已然成为目前业内的共识,与扩大产能的市场预期形成明显的冲突。后市我们关注几个方面。其一,国内宏观经济在政策刺激下是否能企稳回升,从而提振汽车消费;其二,以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车市结构性调整能否带来新增需求;其三,智能化、互联网化,即目前火热的互联网+概念能否驱动车市迎来又一个春天。应该讲,变革转型是未来车市的主流方向,通过扩张的方式求得发展已经不是目前企业的选项。那么意味着车市需求可能不会出现爆发式增长,但也不意味着应该悲观。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高速发展目前已可见端倪;智能化、互联网化也将有利于开拓更多需求;借助一带一路有望推动出口实现新突破。因此,认为车市将持续低迷的言论难免过于悲观,我们预计今年下半年国内车市将有先抑后扬的表现。 从铅的消费角度看,尽管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对铅消费产生挤出效应,但整体市场的复苏对于提振铅消费仍将有明显的支撑。因此,预期下半年铅的终端消费将会回暖,并支撑铅价企稳回升。 (五)全球库存分析 上半年LME和沪铅两市库存均出现明显下滑,LME铅库存在3-4月份出现急降之后小幅反弹,而沪铅库存则持续降低。截至到6月26日,上期所铅库存报25542吨,较去年底减少38062吨(-59.8%);LME铅库存报176450吨,较去年底减少45525吨(20.5%)。库存的持续走低反映了全球供应紧张的事实,只是在需求略显疲乏之际,铅价运行一直十分低迷。不过也预示着一旦铅需求受国内货币政策刺激策而有所改善时,供应端的紧张将有助于铅价快速攀升。 三、行情展望 宏观政策上看,国内积极的财政政策和扩张的货币政策仍将是下半年的焦点,最近一次央行降准降息也充分表明这点。6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5年6月28日起有针对性地对金融机构实施定向降准,同时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各0.25个百分点。稳增长仍是国内政策主导,对于基本金属将是持续性利好。 从供应端看,行业准入门槛的提高限制了产能的扩张,与此同时国内环保压力的增加也起到相同的作用,再加上冶炼行业原料需求疲软,矿山产出收缩在下半年很难得到扭转。冶炼企业维持减产,环保压力加上下游需求不振令其在恢复开工方面多有忌惮,预计下半年仍将维持现状。从需求端看,国内铅酸蓄电池行业依然压力重重,不过在经历了年初以来的困难之后,下半年或将开始出现企稳的态势。车市需求不振,但预计今年下半年将有先抑后扬的表现。 综上所述,供应紧张有助于铅价企稳,而需求端受政策影响有望改善,将推升铅价。因此,下半年操作上以多头思路为主,建议沪铅1508合约于12650-12700元/吨附近做多,止损12200元/吨。 责任编辑:丁美美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