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本位回归系列分析之三 这个周末,几则关于黄金的消息令笔者备感欣慰。来自于黄金市场的技术信号明确显示:金本位回归并不是玩笑。 一是,国际黄金价格上周五收盘每盎司994美元,距1000美元大关只有指甲远的距离,离突破前期1033美元历史高点也是咫尺之遥。 另一个消息则来自于黄金销售商。据中国黄金一位营销经理介绍,从7月份开始黄金销售反弹就比较大,特别是8月下旬开始增量明显,可能是因股市下跌而产生的跷跷板效应。一般来说,原先日销售是30~50公斤,这一个多星期日平均达到了100公斤。 此外,超级金民不断涌现。广东佛山首家黄金超市店内所有存货被一个投资者10分钟内一扫而光;北京一名购金男子一次性刷卡540万元买走26公斤金条;上海神秘购金客单笔投资金额超过1000万元,购买黄金50公斤。 在国际黄金价格一度被打压至682美元后,黄金在所有投资品种中率先摆出再创历史新高之势,可谓光芒四射。 从各自历史高点到上周五,各种投资品在黄金光芒前均黯然失色。道琼斯指数仍跌33.5%,港股跌35.7%,上证指数跌53.2%。大宗商品也好不到哪里去,铜仍跌27.5%,大豆跌43.6%,石油跌53.7%。而仅以10年为期限,美元指数也跌去了34.8%。 换言之,黄金如今已经完全走出了独立行情。即黄金摆脱了纸币、股票和大宗商品的地心引力而风景独好。 这与我们对国际以美元为核心的纸币危机的演变预测继续吻合。2004年11月,笔者撰文指出因美元货币危机隐患而将导致石油危机;2005年7月,我们刊文认为黄金大牛市将至,建议中国央行大规模增加黄金储备;2006年初笔者撰文预警美国发生金融危机,美元贬值难免。 2008年10月8日,笔者逻辑推演出“金融危机三段论”,并明确第三阶段特征是——“美元纸币信用危机,各国为救市而竞相降息增加流动性,主要特征是,各国纸币更深'负利率’化,黄金一枝独秀,摆脱了各种大宗商品、各种纸币的'地心引力’,独自上涨……此阶段发展到中后期,黄金价格可能涨到令人惊诧的地步。”“一旦(金价)突破并站稳1000美元之上,将动摇信用货币体系的根本。这也就最终确认金融危机第三阶段的到来。” 为什么说1000美元以上的金价将会彻底动摇以美元为中心的纸币信用体系呢?很简单,如果黄金彻底非货币化是真理,黄金只是首饰商品或者是大宗商品,那么,以当下每盎司300多美元成本生产的黄金,是不可能创出1000美元以上的价格。除非所有的投资者都疯了,或者黄金的货币属性不容置疑地回归了。 在《黄金保卫中国》一书中,笔者在国际金融界首提的“货币三态”和“美元四季”理论,完全可以解释过去100年的美元兴衰史——黄金是商品核心的“固态货币”,纯信用货币的美元以及美元资产证券债券为液态货币,而金融衍生品为气态货币。由于美元滥发而将固态货币吹成液态,再吹成气态,这是美元信用膨胀的周期。 现在则是美元的坍塌周期,由气态向液态收缩,表现为流动性严重短缺的金融危机;而由液态向固态收缩,则表现为黄金和商品对美元等纸币的大涨。简言之,黄金从未丧失纸币货币之根的储备地位,而现在它的其他货币职能正在进一步回归。 未来金本位将是一种与因特网技术和现代金融市场完全融合的新模式——各种纸币均直接间接地将黄金作为货币锚,并用电子货币乘数解决黄金与各种纸币、各种纸币之间的比值关系。 因此,如果黄金持续实现对大宗商品和所有纸币的独立上涨行情,就可以认为是新型电子黄金货币本位回归的开始,而不是非要某种纸币单方面宣布与黄金重新挂钩。 至于电子黄金货币本位何时算是完成回归呢?大约是金价涨到每盎司3000美元以上,如果能够涨到5000美元就毫无疑问了。 关于美元为核心的信用纸币系统的崩溃到以黄金为核心的电子货币秩序的重建,这一判断前约60%的进程已经得到了金融市场的验证,如果后40%也正确,那么,未来黄金市场将成为各类金融市场中最后一个大牛市,它将成为国际各类投资市场中的核心市场。在国内,黄金市场也将逐渐发育到与A股市场并雄的市场。 是不是说黄金大牛市就没有风险了,或者说金价就不会跌到1000美元以下了呢?不是,这种风险尽管不大,但仍存在。来自于欧美市场的做空威胁反而不大,因为过去10年,英国、美国和IMF屡屡以抛售黄金来恐吓市场,但从没有一次真的大手笔抛售。 笔者比较顾虑的反而是来自于中国有关部门对黄金的政策打压。这种威胁曾经在2008年8月恐吓了市场一次,尽管因多方激烈反对而作罢。未来不排除有的部门故态复萌。 回归金本位,中国可能存在短期阵痛,但长期无疑是最大利好。但对国家和人民利好并不等于对个别部门特别是极少数个人利好。对此,中国及其投资者不能不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