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期货股票期权专家 >> 传媒专家

侯凡春:国内商品期货面临的压力与对策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15-07-17 09:03:41 来源:期货日报网

    根据中期协数据,今年上半年国内期货市场累计成交量达到16.96亿手,累计成交额353.68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2.59%和205.76%。其中,金融期货成交额达到318.31万亿元,占据期货成交总额的90%。


  从世界范围来看,金融期货因涉及面广和流动性好等原因,长期占据着期货交易的主导地位。金融期货诞生于上世纪70年代,第一张金融期货合约为CME开出的外汇期货合约。之后各交易所又陆续推出了国民抵押债券、利率和股指期货等合约。金融期货的出现,使期货市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彻底改变了期货市场的发展格局。目前,在国际期货市场上,金融期货的主导地位不可动摇,并且对整个世界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那么,在金融期货咄咄逼人的强势面前,商品期货的魅力还在吗?回答是肯定的。只要商品生产不停止,商品期货交易的需求就不会消失。美国轻质原油、北海布伦特原油、美豆和伦敦铜等这些相关的行情信息一直都是产业客户、金融机构、投资者、政府、研究机构关注的。总之,商品期货的影响力不会消亡,它会长期存在。


  但面对金融期货的蓬勃发展,国内商品期货交易所不得不思考如何使自身更具“魅力”。国内商品期货市场一直在致力于为实体企业服务,实体企业参与期货市场的广度和深度,反映了期货市场功能发挥的情况。如果实体企业参与商品期货的范围不够广泛,自然影响到机构这条“大鱼”的进入。


  目前国内期货市场与美国相比,最大不同就是现货月交易情况不一样,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实体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一旦进入现货月,国内商品期货的成交量和持仓量会迅速下降,美国却没有这种情况发生。表面上看,中美两国市场的差异主要因交易规则的不同。现货月国内交易保证金要提高,美国却维持不变;国内会对单个席位进行限仓,美国虽也如此,但限仓标准相对宽松;国内不太鼓励实物交割,美国恰恰相反。但真正的原因并非如此。


  从更深层次来看,中美期货市场的差异主要是因国情的不同。美国商品交易经过了漫长的发展历程,直到1848年才建立了第一个具有现代意义的期货交易所——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美国是在现货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才产生的期货市场。与之不同的是,中国的期货市场是在现货市场不成熟阶段建立的,这是其先天不足。现货市场不成熟的标志有:商品难以标准化、质量认定不权威、储藏运输方式落后、信息不发达和法制规则不健全等。正是受到这些因素制约,一方面交易所会提高交割标准,以确保商品标准化;另一方面会在现货月提高保证金标准,并对单个席位进行严格限仓等。


  在影响商品期货交易的因素中,标准化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这一因素同样也影响着远期现货交易的发展。众所周知,形成远期交易的基础就是商品的确定性,它是交易双方准确定价的基础。确定性体现的是商品的质量、规格和特性。确定性与标准化呈强度正相关,标准化越高,确定性越好,反之亦然。


  国内商品普遍存在标准化程度不高的问题,严重影响了远期交易的形成。远期交易才是期货交易的基础,没有远期交易存在,实体企业就没有期货交易需求。因为风险对冲的对象并非即期合约,而是远期合约。如果没有避险需求,实体企业至多将期货市场当成期现套利或价格参考的场所。但是,出于商品标准化考虑,真正能够参与套利的往往还是那些拥有标准化程度较高产品的企业。另外,由于期现套利机会不是常有的,其交易需求远比套期保值需求小很多。而如果实体企业未能广泛参与到期货交易中,就很难保证期货市场的价格权威性。


  要解决上述问题,首先要解决商品通过期货市场流通的问题,再通过期货市场的远期定价功能逐步将这些现货需求引向远期。一旦上述策略实施成功,企业的避险需求就自然会产生,实体企业的期货交易需求就会大大增加。只要是商品交易,就一定要体现和反映商品的本质属性,离开了这点,它就没有存在的价值。


  解决现货通过期货市场流通问题,就要解决期货市场的现货月交易问题。制约现货月交易有两大因素:一是成交效率,二是商品个性化需求。只要解决了这两个问题,在现行规则不做大的改变的前提下,也可盘活现货月交易。


  中间市场模式是解决上述问题较好的模式,它通过货物蓄水池功能、外力干预手段和其他综合措施使得现货月成交与实物交割发生错位。成交错位会解决成交效率问题,交割错位可满足个性化需求。只要现货月交易问题得以解决,实体企业参与期货交易问题便会迎刃而解,商品期货的“魅力”才能更充分展现。


责任编辑:黄荣益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