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交科于8月3日晚发布了2015年半年报,公司在报告期共实现总收入8.74亿元,同比增 33.33%;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977.36万元,同比增长 27.55%,实现按期末股本摊薄后每股收益 0.18 元。 经营分析 公司在报告期内业绩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报告期内,公司营收同比增长33.33%(其中工程承包业务同比增长 79.90% ,工程咨询业务同比增长30.63%) ,归属公司所有者净利润同比增长 27.55%,继续维持较快增速,这主要受公司业务规模扩大和并购推动,结合考虑公司 14 年订单承接情况、收购并表影响、国家下半年投资维稳力度加大等因素,预计全年公司仍能继续维持较快增速。 公司盈利能力保持稳健。公司在报告期内实现销售毛利率 34.33%(其中工程咨询业务毛利率为 36.59%,工程承包业务毛利率为 18.82%) ,比上年同期有一定提升;公司销售费用率和管理费用率与去年同期相比相对稳定,财务费用率和资产减值损失比率则比去年度同期数值提升明显,财务费用率上升是由于公司募集资金利息减少和燕宁建设 BT 业务及部分建造合同利息结算减少所致,资产减值损失比率上升是由于公司随规模扩大应收账款规模亦在扩大,以及收购导致,公司销售净利率则比去年同期微降,但整体看稳健态势未变。 公司现金流入有所放缓。公司在报告期内实现收现比 84.12%,实现净现金流入/总收入-43.61%,都比去年同期下降,同时公司应收账款和长期应收款规模亦有所增加,这一方面与公司营收规模扩大和并购并表有关,另一方面也与行业大环境导致的项目回款速度变慢有关,然而考虑到一般年底才是建筑业结算和回款高峰,预计 2015 年年底公司现金流情况会有所好转。 未来展望 公司并购战略的持续有望进一步推动公司成长。 2014 年起公司进一步加快并购,先后进行了对厦门市政院、江苏淮交院、北京中铁瑞威基础工程有限公司的并购事项,其中厦门市政院、淮安交通院在所在区域品牌知名度和技术能力都很突出,它们的加入在直接提升公司营收规模之时,还让公司区域布局进一步完善,业务多元化拓展进一步加速(例如环保和智慧交通领域) ,并有助于母公司和子公司形成更多协同,从而进一步巩固公司的行业地位; 并购在后续可持续是比公司并购本身更重要的看点:1)并购是公司获取快速成长的新业务,又或是沿产业链进行业务拓展及追求协同的高效手段,目前公司业务多元化主要涉及智慧交通业务和环境类业务,其中对于环境类业务,公司计划形成以环境评价、咨询、第三方监测、工程设计为上游,以污水处理等为主要下游的业务体系,并初步形成上下游联动和互为依托的环境产业链布局;2)由于地域割据是建筑行业的显着特性,并购也成为工程类公司快速跨区扩张,并让并购双方共享各自区域性渠道优势的方法; 国家力推 PPP 模式有望让公司大为受益。国家由于稳增长和控制政府债务规模的双重压力不得不力推 PPP 模式, 《关于在公共服务领域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指导意见》则传递出国家进一步推广 PPP 模式的信号,当前各地都在加快推进 PPP 项目,苏交科作为 PPP 重点涉及领域的细分行业龙头,工程咨询业务占据 PPP 项目承接优势地位,未来开拓交通和环保PPP 市场空间广阔,预计 PPP 模式的推广将对公司未来发展产生重大影响。而在推动 PPP 模式之时,项目本身固然重要,融资模式的配套也不可或缺,公司目前已与贵州道投融资管理有限公司联合成立贵州 PPP 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机构,并拟发起设立及管理贵州 PPP 产业投资基金,以进一步推动贵州省内相关 PPP 项目的合作。 公司亦有望受益于地下管廊带来的主题性机遇:1)在上周二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提出要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会议指出,在推进城市地下管廊建设方面,针对长期存在的问题,要从国情出发,在城市建造用于集中敷设电力、通信、广电、给排水、热力、燃气等市政管线的地下综合管廊,用好地下空间资源,而若以每年建设 8000 公里管廊和每公里管廊造价 1.2 亿元估算,地下综合管廊每年能带动 1 万亿元的投资;2)苏交科收购的厦门市政院长期致力于国内各大中心城市的城市道路、桥梁、隧道、给排水等市政工程及公路工程的咨询和设计业务,具有甲级市政工程设计资质证书和甲级工程咨询证书,曾负责厦门市地下综合管廊的设计工作,在相关领域具备一定的经验和技术储备,于是只要地下管廊投资开始落地,苏交科即有望从中受益。 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 2015-2017 年 EPS 分别为 0.61、0.80、1.00 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并购进程不及预期的风险; PPP 和地下管廊推进不及预期的风险; 责任编辑:陈智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