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股市剧烈波动,险象环生。证监会再度出击,此次瞄准的是“程序化交易”。
证监会相关负责人指出,在市场初步企稳但情绪较敏感的情况下,一些账户的异常交易行为与程序化交易风险相叠加,严重影响市场稳定。截至8月3日,已经有38个证券账户被采取限制交易的措施。
程序化交易只是一种交易工具和手段,本身并不会恶意操纵股市,但由于高度依赖技术系统,技术系统中可能存在的缺陷会造成新的技术风险、市场风险,引发市场巨幅波动。特别是在极端行情中,会出现频繁的撤单和报单。
不过,程序化交易包含多种策略,高频交易只是其中一种,而且规模往往不大。未来量化还是一个大趋势,只是部分投资策略要改,高频可能会受到严格控制。
国内程序化交易采用“程序化加人工指令”
目前,国际学术界和产业界对程序化交易并没有统一权威的定义。传统交易方式下,一次交易中只买卖一种证券,程序化交易则可以借助计算机系统在一次交易中同时买卖一揽子股票。
根据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网站2013年8月份的规定,任何一笔同时买卖15只以上并且总市值超过100万美元股票的集中性交易,都可以视为程序化交易。
程序化交易优势在于可以顺势操作,赚取波段利润;指令简单、策略明确,可排除人为贪婪及恐惧等因素;提高了交易效率,丰富了市场流动性;可构建多种策略,优化组合投资。
从国内外市场来看,程序化交易由于快速的价格发现,以及给市场带来的流动性,而备受投行、对冲基金等机构投资者的欢迎。就国内而言,量化对冲策略的基金几乎都是通过程序化交易来捕捉市场的套利机会,因为人工不可能完成那么高频次的任务。
我们了解到,国内的私募机构大多采用了程序化加人工指令相结合的方式。这是因为,尽管计算机程序是自动化的操作,但由于机器操作也存在一些缺陷,因为它是通过指标、数据来分析市场是否存在机会,但并不会区分机会的大小,往往采取资金均等分配权重的方式,就容易错失很多良机。比如关注的10个品种都有投资机会,那么它会对这10个品种进行均等的投资,除非有人来告诉它,哪个品种应占更高的权重。
程序化交易无法“操纵”市场
那么,是什么触发了证监会与交易所这次清查行动?一是频繁的报单和撤单且金额较大,例如某帐号在一天内申报近1.6万笔,金额超15亿元人民币,同时撤单率高达99.18%;二是涉嫌日内短线操纵行为。
维护资本市场秩序与稳定是第一位的,一切试图破坏市场的非正常交易行为都应受到应有处罚。
事实上,程序化交易虽在中国发展只有数年,但2013年光大证券“乌龙指”事件,令这种自动化交易模式在国内已有相当知名度;而近期股市连续暴跌、千股跌停场面亦 令一些程序化交易模型的弱点暴露。业内估计,程序化交易近阶段的政策环境趋紧,各机构亦将重新审视和完善各自的交易模型。
但与说到底,计算机程序不过是有操纵市场意图的人的一种工具而已。
程序化交易可以看作是证券投资市场的一种高阶模式,是专业的机构如投行、私募基金等运用的工具,一定程度上显示了参与群体的专业度以及市场的成熟度。而且,程序化交易当中的定价模型、套利模型、动量模型等可起到填补市场非理性漏洞、增强市场流动性的作用。
诚然,在国内证券市场是以散户等非专业投资者占主力的背景下,程序化交易中的高阶模式或许增加了市场竞争的不公平性,使得普通投资者的交易胜算与空间弱化。
从此次证监会相关负责人的表态来看,对程序化交易的限制是当下“非常”时期的“非常”行动。证监会并不是要将程序化交易都否定掉,只是针对频繁报单和撤单、涉嫌扰乱市场或操纵价格的交易。
建议在市场震荡期,相关部门对程序化交易行为进行跟踪监管,提醒其不进行推波助澜交易,加剧和放大市场波动。要合理运用程序化交易增加市场流动性,而不是一棍子打死。这样能防止走向极端:一放就乱,一管就死。
责任编辑:张文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