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11月22日 星期五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股票投资 >> 股票专家

叶檀:把美国证券法规全拿过来也没用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15-08-06 21:30:41 来源:叶檀博客 作者:叶檀

我们经常把成熟市场的数据用到A股市场,最常用的是美国证券化率多高,所以中国应该如何。


大面上应该进行比较,学习成熟市场的经验,学习要学到核心,而不是在表面上亦步亦趋。有必要细分两个市场的不同,才能在最短的速度内达到成熟市场的效果,有时候为了达到金融的信用控制效果,中国从技术上甚至有必要与美国相反而行。


中国市场分化严重,这体现在财富拥有、资产拥有、知识能力等各个层面。美国的贫富差距裂缝也在加大,但在股市、债券等市场上,以机构投资者为主,而不是散户直接入市。根据2009年The Conference Board本轮金融危机后对市场现状所作的调查统计显示,机构投资者是美国股市中坚,养老基金、互惠基金、保险基金和各类捐赠式基金持有的股权总额占到美国全部股市的50.6%,其他是为数众多的对冲基金、资产管理类投资公司等,全美排名前50位的大公司中,机构持股占比为63.7%,排名在51-100位的50家公司中,机构持有70.3%的股权。


很少看到美国不了解投资的普通公民进入市场,他们最多隔几年看看401K计划中收益增加了多少,减少了多少,他们把投资交给专业人士,如果专业人士欺诈,有多如牛毛的律师站立在侧。


为了建立公平的市场机制,美国以举证倒置与民事赔偿机制,让内幕交易与造假者付出惨痛的经济代价,一些华人在美国在证券市场被提起诉讼,大多与内幕交易相关。即使如何,美国也有典型的庞氏骗局麦道夫案例,也有可怕的次贷危机,没有一种控制风险的模式是可以迷信的不加选择拿来直接应用。更别说,中国的法律土壤与投资土壤对美国而言天差地别。


美国成熟市场的枢纽是相对高效而公平的法律,是基本六亲不认的举证倒置机制,是高额的和解或者赔偿机制,如果没有公平的法律,以及建立在法律文化上的执行力。在中国减少内幕交易不可能全部依靠法律法规,甚至对证监会都不能抱以太大的希望,因为有的机构的级别在证监会之上,各个部门有自己的利益所在,要改变谈何容易。


A股市场有举证倒置机制,但效率并不高,法不责众确实是个有效规则,如果一个市场30%以上的人可以不受惩罚,劣币驱逐良币就是必然现象。因此,在A股市场只能在举证倒置的基础上实行底线管理原则,将内幕交易额超过一定数量的纳入底线监管,绝不手软一管到底,即使如此,造假上市、无法退市等痼疾能否有根本好转都是未知数。


A股市场散户人数占优,掌握的资金不值一提,在信息、技术等资源方面是天然弱势群体。正因为如此,有人提出发展机构投资者,减少散户,让市场回归理性,避免动辄群体体疯狂。


根据中证登统计,2012年3月,A股自然人持仓账户数为56133761个,10万元是个重要门槛,流通市值在10万元以下的账户占比高达85.8%;50万元又是个门槛,市值在50万元以下的账户占比高达97.72%。只有不到2.5%的自然人持仓账户市值在50万元以上。


截止今天,情况也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据《每日经济新闻》统计,从持有市值分布来看,截至6月末,在个人投资者中,持有市值在50万元以下的中小投资者数量超过9成,达到92.12%。若是加上机构投资者数量合计计算,持股市值在1亿元以上的账户数共占0.03%,1000万元至1亿元为0.17%,500万~1000万元的占比0.28%,其余均为中小投资者。


让中小散户退出市场,机构投资者占主导,这就需要改变目前以规模取胜的机构激励机制,把专业人士与散户的利益紧紧地捆绑在一起,否则,让机构打理未必是什么好事。机构不仅与散户利益没有必然联系,还有老鼠仓风险,还有追涨杀跌、散户化风险。


在散户人数占优的市场,机构投资者拥有T+0等工具,而散户被保护不拥有这些工具,结果会让散户在更短的时间内被剪羊毛,只有两个办法,或者拒绝高频等高大上交易,大家T+1,让传统金融发挥更大的作用;或者大家T+0,在一批投资者血本无归后,群狼在公平的规则、使用同样效能的工具竞争。我们可以全盘引入美国证券法律,那没有用,法律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看的。中国或者不可控的创新步伐,跟得上市场的信用水准,抑制内幕交易,把法律落到实处,哪怕只有几条。


责任编辑:陈智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