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11月15日 星期五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产业&金融精选

劳志明:交易的精髓在于对人性心理的掌控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15-08-10 08:43:09 来源:新财富杂志

 华泰联合证券投资银行部执行董事 劳志明


 劳志明简介:华泰联合证券投资银行部执行董事,专注A股上市公司并购重组14年,现为华泰联合并购业务部联席负责人。


  主持过申银万国换股吸并宏源证券(000562)、中纺投资(600061)发股购买安信证券、利亚德(300296)光电发行股份购买资产(300296)、盛运股份发行股份购买资产(300090)、广日股份(600894)借壳广钢股份(600894)、鲁能煤电借壳金马集团(000602)、东凌粮油(000893)要约收购并借壳广州冷机(000893)、中珠股份借壳潜江制药(600568)、平煤集团借壳重组草原兴发(000780)等数十余起上市公司收购及重大重组收购等操作,数次参与证监会关于并购重组的课题讨论及相关法规修改,在上市公司并购重组领域具有丰富实务操作经验。


  原标题:《并购如何促进企业成长》


  劳志明:


  大家下午好!感谢新财富,非常高兴能跟大家在这里交流一下关于A股并购的话题。这两年“并购”比较热,跟“互联网+”或者创业板的成长也联系的比较紧密,有一种说法也构成了本轮牛市的比较重要的因素。并购的同业者,我想跟大家交流一下,对目前上市公司并购的一些看法,这里面有几个话题,因为半个小时的时间不是很长,我想尽可能跟大家多进行一下这种交流和沟通。


  第一,当前A股市场并购到底是产业的逻辑,还是市值的逻辑;第二,从企业的角度现在有哪些并购技巧?主要从这两个角度来谈。当然这几年的市场比较火爆,我觉得上市公司的心态也比较纠结,一方面是比较狂热,希望能够借助这次并购热潮来实现企业外延式的扩张;另一方面,很多企业在操作并购的过程中也比较救市,不知道怎么下手。而在这个市场里面比较浮躁的气氛,也让上市公司和投行对并购的沉淀也不够。


  并购对于公司有哪些好处?


  讲今天这个话题之前,我就先跟大家交流一下,并购对于一个公司到底有哪些好处?我想并购对于一个公司的意义,就是战略实现的一种方式。对企业而言,好处有几个逻辑:


  第一个逻辑,投资的逻辑。投资的逻辑里面就包括价值的发现和成长分享,也就是说你能不能获得比较优质的资产。另外,你买的这个标的公司能否成为未来的行业巨头,比如说成长成腾讯和阿里巴巴那样巨型的企业;


  第二个逻辑,产业协同,你真正在产业上能不能沿着你的产业链来节省你的成本,来增量你在行业里面竞争能力,也就是说实现1+1>2的协同;


  第三个逻辑,套利逻辑。套利逻辑在A股有证券化的套利,也有非证券化的套利,那是估值水平不一样。比如说国内的企业“走出去”,还有在外国诸多的回归,这个是通行的逻辑。


  那在A股当中,在A股由于证券化套利的空间过于大,所以投资的逻辑和产业的逻辑并不是那么重要,所有的并购都变成来享受证券化并购的狂欢。这是我的一个观点。


  对于并购的认识,其实市场会有不同的角度。比如从公司的角度,会关注上市公司股票的涨跌;从行政监管的角度,他会关注于你是否能够获得审批;从中介的角度,会把它看成一个项目。那并购作为全面的角度,应该是从参与人的角度,从企业的角度来看。那从企业的角度来看,并购其实是分几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战略阶段,也就是企业并购方向的思考阶段;


  第二个阶段,交易的达成,比如标的的筛选,或者是交易方案的设计,以及交易的谈判,博弈的完成;


  第三个阶段,交易的执行,我们说实施,这也包括内部的程序,董事会、股东大会,外部的审批程序,证监会、国资委,以及后续的实施,包括股份登记、资产交割,这都是并购的实施;


  第四个阶段,整合实施。也就是说并购整个的链条是非常长,也是非常的完整。


  当然战略决定了方向,你的交易由博弈决定了你能否达成,你的执行决定了你这个能不能顺利的实施,后续整合决定了你的基本面是否能够改善。所以,并购是一个完整的链条操作。


  经常会有一种误区是什么呢?是把并购其中的一个链条,一个环节里面把它无限的放大,这个是国内对于并购普遍明显的误区。比如说,投行会认为并购,就是意味着并购材料的申报,或者证监会的程序;而从监管的角度,他会认为并购就是行政许可的行为,所以在政策面上会给很多支持,虽然对并购会起到积极的作用,但是决定并购是否达成,主要的因素是在产业逻辑跟商业逻辑,有时候并购并不完全从行政角度来走。


  那A股有A股并购的逻辑,这几年的并购主要活跃在创业板。对于A股来讲,并购为什么这样频繁的发展?外延式为什么会变的这么普遍呢?有几个角度来分析这个逻辑:


  第一,从基本面的角度来分析,中国资本市场所有的入门它是行政审批的逻辑。简单来讲,一个企业上市并不是因为企业股票能够很顺利卖出去,能够卖得一个高价,受到市场投资者的追捧,主要是因为投资没有问题能经过审批。这就意味着IPO的入门是行政审批的逻辑。而行政审批的逻辑和市场逻辑最大区别,是以合规为底线。这样的话,会发现中国的资本市场,尤其是类似于这几年创业板或者中小板上市的一些企业,它的特点都并不是完全的投资价值的逻辑,都是相对比较传统。为什么会比较传统呢?因为传统的企业,它的商业是比较能够看得清,在审核过程中是比较容易通过的。


  小的公司可以做到在温室里头培育半年之后应对监管的合规性,那这样的话就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中国的IPO制度并没有筛选出类似像百度、阿里巴巴、腾讯这样的企业,而这些企业上市之后是由资金追捧的逻辑。简而言之,就是说中国在现有的制度下面,这些企业外延式发展是势在必行的。


  另外,中国的高股价。连续的并购对上市公司的市值是几何式的增长,随着你并购,会增加你报表的利润。而并购体现的成长性会增加你二级市场的估值,你的利润和估值同时在增长,这就构成了市值呈几何式的增长。而这种证券化的收益,也能够形成一种局面,就是上市公司作为买方和非上市公司标的方的股东作为卖方,基于A股的这种高估值的泡沫,在交易的情况下都产生了一个巨大的财富共同。我们说简单一点,A股的估值,上市公司收购非上市公司,买卖双方都在拉,不是1+1>2,而是1+1=5,甚至是等于10。


  当然这里面也有政策方面的因素,包括证监会一系列的制度配套,其实在操作中间有一个感受,倒不是特别的担心高门槛,因为在长时间不确定下,并购的很多因素会被打破,比如股价上涨或者下跌,比如说标的资产的盈利能力好还是坏,是否达到原有的预期,这样都会对已经达到的交易额构成威胁。所以监管部门对于审核相对的透明化、市场化,以及交易的形成,对并购还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注册制对并购的影响


  注册制也会对并购产生很大的影响。有一种观点,注册制完了,所有的人都能上市,所以并购将不那么活跃,其实不是这样的。当前IPO的审核是行政,如果是注册制,那就相当于投资价值。投资价值和市场化门槛,远比行政门槛要高得多,在注册制的情况下,很多公司的股票是卖不出高价,或者是发行发不出去的。这样的话,会有更多的公司选择通过并购。这个是市场的情况以及驱动的逻辑。


  在并购的方案设计过程中其实也是非常的复杂,其实整个的A股市场还有点低估于并购方案的设计和交易达成的难度,无论是上市公司还是中介机构。因为中介机构,我刚才说了,容易把并购当成一个项目来做;而企业容易把简单的交易逻辑放到并购上来,认为并购只是一个简单的买卖。


  其实并购的方案设计是非常的复杂,也是极具有专业性的。而专业机构的价值所在,也是把企业商业诉求通过专业化的方向予以落地。一个并购方案的设计,既包括交易层面的,也包括执行层面的。他既要考虑到监管的一些诉求、市场的影响,同时也要考虑到买卖双方利益平衡。那这里面会涉及到诸多的因素,比如说估值与定价,到底这个交易要卖多少钱交易双方能够接受、监管能够接受,市场他认为是一个合理的价格区间内,能够通过股东大会的审核。


  还有是支付方式,到底是用股、用现金,还是用资产,这里面也比较复杂,因为用股、用现金这种支付对于双方的利益着眼点是完全不同的。因为目前A股证券化收益比较大,还有一个是A股的并购很多都是跨界并购,而跨界的并购整合压力就非常大,整合压力非常大就意味着在支付上很难选择完全的现金支付,这样的话多数都是用股。但是考虑到风险控制的问题,一般也会用股份和现金的方式做折合,那在这过程当中比例占多高,这就交易双方在各自角度要做相应的博弈。


  要考虑到支付能力,要考虑到对股价预期的判断,还有税费的缴纳等等,还有其他的一些因素,比如说股份锁定,从买方角度肯定希望股份锁定时间越长越好,从卖方的角度,那就有他的利益问题,很多是36个月,但是36个月对于中国资本市场变化比较大的情况下,完全有可能发生牛熊市的转化。


  那在锁定三年的前提下,用可交换债,用收益权的互换,在合法合规的情况下来实现双方交易。有一些交易简单的买卖双方,有买有卖,中间如果是没有资金的话,那有可能交易是实现不了的。当然了,从买方的角度是以过桥融资,也会衍生出很多投资的机会。这样的话,很多并购基金,或者一些结构化的产品,也随着市场的需求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同时也给同行带来很多其他的想像空间。


  并购除了方案之外就是交易,并购是有买卖双方的,而买卖双方在并购里面的利益点和预期都是不同的,同时也需要经过审批。所以并购利益平衡最终最核心的是平衡,这个平衡既包括它的商业利益安排跟监管审批,也包括买卖双方商业利益的平衡,在里面怎么能够实现利益的平衡很重要。当然也包括跟其他相当于利益方,比如说债权人,比如说职工,比如说中介机构,比如说地方政府,基于交易博弈的属性,最大的特点,多数有意向的交易是谈不成的。尤其有很多交易,买卖双方有足够的意愿,那最终能够走在一起的概率也是非常低的。当然这里边中介机构对于交易的掌控,对交易的达成还是能够增加一些概率的。


  比如说:第一,设计出相对平衡的利益平衡方案;第二,在交易的过程中间合理管理和掌控交易双方的预期,让交易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符合双方共同的利益,而且让双方心里都有安全感,能够接受这种交易。因为交易是人和人的博弈,最终交易的达成一定是脆弱的平衡。脆弱的平衡对于什么有益呢?也就是说双方是可接受。如果一个交易的达成一方无比的兴奋,而另外一方相对比较失落,那交易的博弈是没有到位的。


  并购中投行的作用也是多维度的,从参与性的角度,也有可能是融资的提供方。但从交易双方的角度,也可能是方案的专业设计者。那投行在并购中的作用,我觉得他也是分几点:


  第一个层级最基础的,就是材料制作,等交易达成之后,给双方做资料,或者是进行相应的申报程序的履行,协助这个交易最后执行完毕,这是最基础的,对技术的要求不是那么高。


  第二个层级是项目执行。因为并购跟IPO不同,并购是一个动态的执行项目的过程,无论平台时间是长还是短,在有限的时间里面,中介机构的工作要做协调,外部的沟通也要进行,还有比如说基于监管的申报,而这里面有些工作是可以并行的,有些工作是必须要有前后逻辑关系。


  所以,并购的执行特别像一个没有彩排机会的舞台剧,它是不能够允许失败的。而IPO不行,IPO可以反复剪辑。在交易层面,对投行的要求就更高了,比如寻找标的、主导交易、过桥融资,寻找标的是寻找交易双方商业上诉求的标的,并不是简单的做供求信息的对比。


  另外,在交易的过程中要起到主导交易的过程。“主导交易”这几个字说起来很简单,其实也很复杂,因为交易体现了方案设计的重要性,对交易的过程人性心理有掌控能力,你要是真正能够读懂交易双方语言背后真正的诉求,你要知道交易的诉求如何掌控,什么时候要加油门、什么时候踩一脚刹车,有些交易太慢不行,资本市场瞬息万变,但是太快也不行,因为太快的话博弈并没有充分,在交易达成之后很多问题又会转回来。还有过桥融资,并不单单投行贡献智力,也需要贡献你的钱。在现有市场环境下,投行机会很大一部分是在于你真正给客户提供市场化能力,或者你有没有能力把你的小客户培养成大客户。


  所以有经验的投行才能跟企业走得更远,在这过程中间对产业的持续能力,挖掘出价值投资的点,还有资本介入能力,还有交易执行能力,能让看起来不可实现的交易在现有的法律和市场框架下能够实现,同时实现企业和投行共同的成长。


  时间关系,我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本文为华泰联合证券投资银行部执行董事劳志明在“共赢产业并购大时代”论坛暨第十一届新财富金牌董秘、第八届新财富最佳投行颁奖典礼上的演讲文字整理。已经嘉宾确认。)


责任编辑:翁建平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