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11月16日 星期六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程序化交易 >> 程序化交易资讯动态

不惧市场调整 量化对冲基金仍收获正收益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15-08-13 11:09:39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张琦

6月中旬以来的大幅调整,让此前赚得盆满钵满的基民一下子傻了眼,不但利润大幅回吐,有些甚至伤到本金,这使此前一直看不上眼的量化对冲基金凭借“稳稳的收益”重回投资人眼中。


  有分析认为,经过这一波排山倒海式的调整,量化对冲基金将出现爆发式的发展。不过据记者了解,目前量化对冲基金在我国发展还处于初步阶段,发行主体主要集中在公募、阳光私募和券商。


  整体来看,阳光私募的量化对冲产品不论是数量还是收益都大幅领先,但由于门槛较高,普通投资人难以达到。公募的量化对冲产品则有8只,今年以来的收益则在10%左右,投资人可根据自己的资金安排进行选择。


  量化对冲基金跑赢熊市


  一方面,近期有34个机构、个人证券账户被限制交易,其中,实际控制人为何享健之子的盈峰资本的4个量化对冲基金账户也被牵扯其中。另一方面,在6、7月份的大幅调整中,凭借左手做多、右手做空的天然避险属性,量化对冲基金成功躲避了断崖式下跌,守护住胜利成果,受到稳健投资人的追捧。


  巨大的争议和稳健的收益,使得量化对冲基金近期被放在聚光灯下。那么量化对冲基金到底是个什么东东?据了解,量化对冲基金是“量化”和“对冲”两个概念的结合。量化投资通过借助统计学、数学方法,运用计算机从海量历史数据中寻找能够带来超额收益的多种“大概率”策略,并纪律严明地按照这些策略所构建的数量化模型来指导投资。对冲一般被定义为利用期货、期权等金融衍生产品以及相关联的不同股票进行多空操作,从而预防或降低风险,锁定盈利。


  “今年是牛市,一开始量化对冲的收益根本纳入不了投资人的法眼,不过经过这波大调整,泥沙俱下,不少投资人不但盈利大幅回吐,甚至还伤到本金,量化对冲的好处终于被体现出来了。我们最近有只量化对冲基金要打开,根据渠道反馈的消息,估计一天就会被抢光。”华南某基金公司的负责人表示。


  据同花顺数据显示,今年的几波大调整,量化对冲都轻松躲过。如7月24日到7月31日,沪指累计跌逾11%。期间,905只股票型基金的复权单位净值平均下跌了10.65%,而8只量化对冲基金的平均净值增长率为0.08%。此外,1月27日至2月6日、4月28日至5月7日、6月15日至7月8日这三段区间沪指跌幅分别达到9.08%、9.17%和32.11%,同期,公募量化对冲基金平均净值增长率则分别为0.58%、-0.2%和0.48%。


  对冲量化目前有四大类型


  业内人士指出,我国量化对冲基金未来发展空间巨大,将逐渐告别“野蛮式”发展,迎来规范化发展的时代。“对冲基金真正的崛起,来自于本轮大调整之后。”对冲基金人才协会常务理事郭涛称。据咨询机构Z-Ben Advisors预测,到2018年,中国内地对冲基金公司管理规模将增至1.1万亿元。据私募排排网不完全统计,目前内地对冲基金公司管理规模估算达6570亿元。


  虽然听着前景远大,但是部分账户被限制的消息言犹在耳,量化对冲基金到底前景几何?据记者了解,目前国内主流的量化基金有Alpha策略基金、量化套利基金、量化CTA基金以及宏观对冲基金四类策略类型。


  从目前来看,并不是所有类型的量化对冲产品都被限制,有业内专家认为,从证监会和中金所传递的信号来看,短期内直接受影响的主要是偏高频的策略,如期现套利、高频的日内CTA等。不过他们也认为,限制也是暂时的,如果市场逐渐好转,该类产品的限制应该会放松。


  一家华南地区的公募基金也向记者证实自家的量化对冲产品没有受到影响,“我们用的是Alpha策略,属于中低频,产品目前正常交易,今次大跌对我们也丝毫没有影响。”


  据了解,目前国内大多数Alpha策略基金的股票组合以中小市值股票为主,同时用沪深300股指期货做空对冲风险。这样的投资组合在A股市场出现大小盘风格转换或行业轮动时,会或多或少出现一定波动。例如,2014年12月底和2015年3月底,小盘股下跌,沪深300指数上涨,大多数Alpha策略基金出现4%~10%不同程度的亏损,仅有极少数基金平稳度过。本轮下跌期间,虽然沪深300指数下跌27.16%,但腰斩个股不少,部分Alpha策略基金再次遭遇较大回撤。“还有需要完善的地方,毕竟国内的量化对冲还处于刚起步阶段。但整体来看,取得稳定收益的效果还是达到了。”业内人士张鹏表示。


责任编辑:张文慧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