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中金所[微博]发布通知,对152名单日开仓量超过600手、13名日内撤单次数达到400次、1名自成交次数达到5次,共计164名(去除重复)客户采取限制开仓1个月的监管措施。 本周二,中金所出台期指市场系列风控措施,包括提高保证金和手续费标准,降低日内开仓限制等。同日发布《关于股指期货异常交易监管标准及处理程序的通知》,加强对股指期货市场异常交易的监管。据了解,上述客户8月26日交易行为违反了通知的相关规定。 期指风控新规执行首日,风控措施初见成效。期指市场成交量明显下降,其中沪深300股指期货总成交量从周二的247.6万手降至186.9万手。业内人士表示,伴随保证金提高,市场投机氛围将进一步降低。 保证金和手续费调整会影响交易成本,相对而言,异常交易监管对投资者尤其是机构影响更大,因为这可能会导致账户直接被限。据了解,异常交易监管标准及处理程序主要有六点: 一是,客户在沪深300、上证50、中证500单个股指期货产品、单日开仓交易量超过600手的,构成“日内开仓交易量较大”的异常交易行为。日内开仓交易量是指客户单日在单产品所有合约上的买开仓数量与卖开仓数量之和。套期保值交易的开仓数量不受此限。 二是,客户单日在某一合约上的自成交次数达到或者超过5次的,构成“以自己为交易对象,大量或者多次进行自买自卖”的异常交易行为。套期保值交易的自成交次数不受此限。 三是,客户单日在某一合约上的撤单次数达到或者超过400次的,构成“日内撤单次数过多”的异常交易行为。套期保值交易的撤单数量不受此限。 四是, 客户单日在某一合约上的撤单次数超过100次(含),且单笔撤单量达到或者超过交易所规定的限价指令每次最大下单数量80%的,构成“大量或者多次申报并撤销申报”的异常交易行为。套期保值交易的撤单数量不受此限。 五是,客户单日在单产品多个合约上因自成交、频繁报撤单、大额报撤单达到交易所处理标准的,按照一次认定。 六是,客户出现上述异常交易行为,交易所可对其采取限制开仓的监管措施,限制开仓的时间原则上不低于1个月。 “中金所的新规定对高频量化交易会造成很大影响,可以说是精准打击。从首日情况看,164个账户被限,业内了解下来,其中不少涉及高频量化策略。”有机构人士向记者表示。 对于期指风控新规的影响,另有业内人士表示,提高保证金标准至20%,基本就是让股票对冲策略的资金利用率从85%下降到80%,期现套利如果利用套保额度不会有什么影响。“日内开仓限制和提高手续费主要针对高频量化交易,日内双边买卖手续费差不多从万分之0.5提高到万分之1.4,提高将近3倍,超高频股指期货策略没法做了。” 不过,多数普通量化策略受到的影响比较有限。一位大型私募基金人士结合自己公司的情况介绍说,因为公司趋势策略的杠杆比率较低,在当前市场环境下一般不超过1.2倍,即使保证金比例提高,也不会导致资金不足或强制平仓。目前公司的趋势策略交易频率不高,在当前市场环境下极少涉及高频交易,600手限制对趋势策略来说是足够的。 该私募人士说,如果加上套利交易,绝大部分产品也是没有问题的,但某些资金规模较大的产品最好有人实时监控,因为极端行情下可能会出现对手盘不足的问题。此外,提高日内平仓手续费对趋势交易的影响有一些,但可以承受,因为目前波动较大,单笔盈利较高,手续费对盈利不会造成太大影响。 “尽管这三个方面的变化对趋势策略的直接影响有限,但间接影响有待观察。这些变化可能导致市场交易量萎缩,对手盘的减少会加大追加成本,也可能影响市场趋势的持续性。”上述私募基金人士称。 责任编辑:唐正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