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的连续暴跌,再次引发了股市和实体经济之间的“虹吸效应”。 8月初,国金证券的研究部门曾经做过一个数据分析,截至7月底,A股总共发生的股权质押市值将近1.6亿元,从质押股本的数量上远超去年同期,上半年的牛市不但让投资者赚红了眼,连实体经济也从中获得大量资金输血。 然而,当这些高位质押的股权遭遇近两个月的连续暴跌之后,不少股票已经跌破平仓线,质押方不得不追加质押物以免被强制平仓,加上此间上市公司和大股东基于稳定股价的回购和增持,实体经济的资金又被迫回流股市。 IPO已经暂停、增发艰难启动、股权质押又被迫赎回,股市的流动性短缺已然传导至实体经济。但是反过来,当央行[微博]的连续降准降息和各种金融工具为实体经济带来超过万亿元的流动性之后,又能否给已经贫血的A股带来一丝生机? 引发强平风险 在记者采访过的多位上市公司董事长中,大多都不愿谈及公司股价,一方面出于监管要求,另一方面,这些董事长不愿意让外界认为他们一心只盯着钱看。 事实上,正如记者当初在采访汉能薄膜董事长李河君一样,尽管闭口不谈股价,但是在私下一个人的时候还是忍不住要拿出手机,看几眼公司的股价走势;正如暴风科技的董事长冯鑫一样,6月份的时候还认为股价“跌一点无所谓”,而当股价已经跌去七成的时候,还能无所谓吗? 相比于他们,已经将自己股权悉数抵押给券商的朗姿股份董事长申东日恐怕要更加紧张,从今年年初以来,申东日已经先后向3家券商进行了7笔股权质押,截至7月7日,申东日手中持有的朗姿股份50.79%的股权已经质押了47.95%,这些质押半数以上都是在公司股价处于高位时质押出去的,而眼下,公司的股价距离6月初高位时已经跌去七成。 在上市公司股权质押融资中,一般沪深300成份股的质押率可以达到50%-60%之间,而非成份股一般是在40%左右,创业板公司则更低,只有30%左右;在这个质押率的基础之上,质押双方再设定140%-160%的预警线和130%-150%的平仓线,折算下来,如果上市公司的股价跌到质押价格的50%-60%左右时,就会面临强制平仓。 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当然不愿意因此失去控股权,多数都会追加质押物,最近一段时间来,随着股市不断下跌,已经有多家上市公司开始追加股权质押。 手中仍有可用于追加质押的股权还好,而类似于三房巷大股东三房巷集团这样,6月中旬时已经将手中的股权悉数质押了出去,眼下公司的股价已经跌至当初股价的不到一半,大股东又该拿什么来确保所质押股权的安全?对于这个问题,上市公司对记者一口咬定没有风险,但是至于采取什么措施,那就是大股东方面的事情了,上市公司无权过问。 对于面临危局的上市公司大股东,如果没有继续追加股权质押,通行的办法就是寻找过桥资金先行将所质押股权赎回,随后再以新的基准价格继续质押,中间产生的差价则由大股东自行补齐。 当然,也可以像三五互联、双龙股份和长江润发一样,尽管悉数质押的股权也面临平仓风险,但是3家公司从7月初以来就持续停牌,只要暂时不复牌,所质押股权就仍处于安全状态。 流动性危机 从去年股指上涨以来,股票一直都被金融机构认为是流动性最好的质押物,而上市公司大股东为了支持上市公司的发展,纷纷在股价高位选择股权质押融资。根据机构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全年质押股权的市值在1.38万亿元左右,而今年仅前7个月所质押的市值就达到1.58万亿元。 “大股东做股权质押,资金主要是用于上市公司收购项目,这种投资是很难从银行获得贷款的,而且股权质押融资期限较长,成本也比银行贷款低。”西南地区一家上市公司董秘在电话中告诉记者,上市公司大股东做股权质押融资,多数都是用于资本运作,除了资产收购,还有就是投资一些前期的项目孵化,风险较高。 现如今,在股价暴跌、市值急剧萎缩、股市缺乏流动性的背景下,金融机构和上市公司大股东都反受其累。 股市的流动性危机是否会通过股权质押的方式传导至金融体系?这一问题随着最近几日的股价连续暴跌,再次引发机构和媒体的关注。不过,多数分析机构并不认为此次股市的流动性危机会传导至金融体系,而最终承压的仍将是实体经济。 民生证券研究院执行院长管清友就认为,此次股市暴跌的背景已经不同于上一轮,本轮流动性危机是系统性的,目前,人民币资产的赚钱效应下降引发资本外流,这也会进一步加剧银行的流动性缺乏,最终银行可能会变卖资产兑付。 而最近一周以来,央行也已经罕见地释放了天量流动性,从8月18日开始先后两次通过逆回购释放2400亿元流动性,随后又通过对14家金融机构开展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释放1100亿元;紧随而来的降准0.5个百分点,机构预测将释放超过7000亿元左右的流动性,先后加起来,已经释放超过万亿元的流动性。 在机构分析师的眼中,此次降准降息并不是因为近日来的股市连续下跌而倒逼出来的,央行继6月份之后再次降准降息意在确认今年的降准降息通道,因此也不排除在年内继续延伸这一政策,由此将进一步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改善企业盈利。 货币宽松的预期之下,能否促动股市的止跌回稳? 不少券商分析师对此持悲观态度,一方面此次股市大跌导致一批上市公司出现融资困境,投资意愿下降,在上半年业绩平平的基础之上,下半年的业绩也不会有太高的预期;另一方面,最近两个月以来主要是以短线交易为主,整个市场的风险偏好仍在下降,“眼下市场缺乏的不是流动性,而是信心。” 责任编辑:陈智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