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年10月,沙特方面就发表声明,称其能够接受未来两年内油价处于80美元/桶的低位水平。而接下来在11月的OPEC会议上,沙特石油部长阿里·纳伊米公开宣布,沙特将允许市场力量决定石油价格。他指出,由于非OPEC的石油生产增长迅速,石油市场面临激烈竞争,油价的垄断制定已不再可能,而短期内石油价格低迷,会使石油产业投资减少,从而拉高长期油价,最终使所有的OPEC成员国获益。
在允许油价由市场机制决定的同时,沙特表示有信心通过国家财政资金缓解油价下跌的压力。
油价暴跌,沙特面临严重赤字
显然,沙特错误地估计了市场化转变对石油价格的影响程度。作为国际油价的基准价格,布伦特原油平均价格在去年11月就跌破了沙特此前预计的最坏水平——80美元/桶,而到了12月则跌至62.34美元/桶,至2015年2月,已经跌破50美元/桶。
此后几个月内,油价回弹至60美元/桶,但好景不长,2015年5月以来国际油价再度蹒跚走跌,从7月中旬起原油价格开始失守,下跌速率突然加快,仅半个月时间布伦特原油就从60美元/桶附近跌至50美元/桶以下。
油价一路下跌,沙特的石油收入也大幅缩水。在2014年,布伦特油价平均在100美元/桶,沙特的石油出口为631万桶/天,每天产生大约6.31亿美元的石油收入。而在2015年一季度,国际石油平均价格仅为53.92美元/桶,在产量不变的情况下,每天的石油收入约3.4亿美元,这比2014年的收入水平减少了约2.91亿美元。
沙特试图通过扩大生产来弥补由于油价下跌带来的收入缺口,将石油产量由2014年四季度的960万桶/天增加至2015年6月令人吃惊的1050万桶/天。然而,产量增加带来的收入增长被油价暴跌的影响所冲抵,导致沙特出现预算赤字。在2014年12月,沙特政府批准了2290亿美元作为2015年的预算支出,导致390亿美元的政府预算赤字,这一赤字水平占整个沙特国家GDP的5%。
而伴随着2015年国际油价暴跌,沙特石油收入大幅下降。据IMF预计,沙特的预算赤字水平将占其GDP的20%。英国《金融时报》援引分析人士的数据,估计沙特2015年预算赤字为1300亿美元。即使有巨大的预算支出,IMF估计沙特GDP增长从2014年的3.6%放缓至2015年的3.3%,而在2016年仅为2.7%。
油价大战
沙特的错误估计来自于几个方面,其一就是石油生产、GDP以及国家预算之间的负向影响循环,这困扰着许多非西方石油生产国。对于这些国家来说,它们的GDP和国家财政预算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其石油出口带来的收入。因此,石油收入的下降迫使它们扩大石油生产来弥补收入缺口。据国际能源署报告,2015年6月的日生产石油较2014年同期增加310万桶,其中约60%来自OPEC。OPEC石油产量达到3170万桶/天,这也是三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与石油生产增加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石油需求的疲软。据国际能源署预测,2015年的石油需求平均每天增长140万桶,其中大部分增量来自亚洲和北美。而放眼其他石油出口市场,需求则停滞不前。因此,包括OPEC成员国、俄罗斯在内的石油输出国将其销售重点放在了亚洲地区,尤其是中国。而来自北美地区的石油需求增长并不是源于较低的石油价格,而是由高速增加的国内生产所拉动,对石油输出国来说,美国市场不再是主要的收入增长点。
每个石油生产者都有动力通过降价来直接削弱对手的竞争能力,或是通过吸收运输成本和交割风险来间接赢取在亚洲区的销售额。沙特国家石油生产商将低油价导致的成本转移到了经济的其他部门。例如,阿联酋结束了国家燃料补贴,从而增加了预算收入;而沙特最近则发行了40亿美元的国债用以支持其财政预算。
亚洲消费者则是石油价格竞争的直接获益者,他们减少了长期合约的签订,转而更倾向于购买现货。据华尔街日报报道,日本炼油企业将其长期合约的石油购买比例从90%以上削减至70%左右,而韩国炼油厂则将该比例从75%降至50%。此外,包括委内瑞拉在内的一些国家石油公司与当地合作伙伴共同在亚洲建立炼油厂,直接使用当地原油。基于以上原因,不难看出石油生产具有高度敏感的收入弹性。沙特在2015第一季度增加了6.8%的石油产量,但同时其石油出口收入下跌达42%。
沙特石油产量扩张能力有限
沙特对其预算资金的信心显然是过于乐观的。为应对来自国内外的安全威胁,沙特急需增加财政支出,这其中包括造价高昂的未来核武器计划,此外,国内青年人口的快速增长也需要大量的财政资金用以支持教育、培训、就业等公共事业。因此,沙特面临严重的预算赤字。
增加石油生产并不能解决预算赤字问题。目前来看,沙特还没有多余能力来弥补2015年一季度2.91亿美元的石油收入缺口——要与2014年收入持平则需要在53.92美元/桶的油价条件下多增加540万桶/天的产量。诚然,若是产量急剧增加,则油价将会进一步下跌。即使从中长期来看,沙特大幅增产的能力也是令人质疑的,在石油生产上的花费并不会大大超过其他主要的国家石油公司。第一,低油价减少了沙特国家石油公司的现金流收入,因此也削弱了其投资能力。第二,沙特政府可能会优先考虑将更多的现金流投放到国家安全部门。第三,由于沙特不再充当价格担保人角色,这削弱了国外投资商或贷款人对石油项目的投资信心。第四,沙特和其海湾盟国伊朗、伊拉克及中东地区始终处于紧张的动荡局势中,具有较高的政治风险。第五,沙特在OPEC内部的影响力也在日益减弱。
沙特低估了其价格市场化政策的改变对于世界石油价格的影响程度,并且没有考虑到这一改变对于OPEC其他成员国利益的损害,加之以牺牲其他成员国利益为代价赚取市场份额的做法,使得其在OPEC中的信誉大大降低。
沙特应减少产量以终止石油价格战
此前,沙特政府表示尚能接受一至两年内90美元/桶甚至80美元/桶的油价水平。但实际情况是,在一年时间内,沙特的石油收入损失就达到了以90美元/桶水平预计要4年时间(或是以80美元/桶预计要2年)才会产生的损失金额。沙特政府还能够保持镇定吗?尽管不愿承认,但显然沙特并不能接受如此大的收入缩减。那么,沙特会削减产量而让石油价格增长吗?
乍看之下,减产似乎是不可能的。沙特(1050万桶)连同其盟友阿联酋(287万桶)、科威特(280万桶)以及卡塔尔(67万桶))的日产量几乎等同于其竞争对手俄罗斯(1120万桶)、伊朗(288万桶)以及伊拉克(375万桶)的日产量。因此,沙特单方面的让步会使其竞争对手直接获益。
然而,实际上,上述国家在石油生产上的竞争无异于相互毁灭。各生产国从至关重要的国内项目中抽取资源用以产量竞争,最终石油收入的大幅下降将对这些国家的经济和财政造成极大损害。因此,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沙特放弃不减产政策,终止石油价格暴跌的局面,从而增加石油出口收入。
责任编辑:张文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