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能将期货等同于做空,“裸卖空”更不是期货概念 股指期货也好,商品期货也罢,只要是期货,多空始终平衡,即所谓的“有多必有空,多空必相等”。从整体上看,期货市场没有形成额外裸露的空头,也没有额外的多头,不会必然对股市产生下跌压力,当然也不会必然产生上涨推力。这也可以理解为,期货市场是“自我革命”的中性市场,要是有期货空头打压市场的话,一定会有等量的期货多头自发自觉地奋起反抗,最终实现自我平衡。例如,6月15日以来,股指期货市场日均持仓3000多亿元。这意味着,多头和空头持仓都只有3000多亿元这个规模,市场的净头寸为0,不多不空、不偏不倚。 说到“期货能够裸卖空”,更加让人哭笑不得。裸卖空是个现货概念,是融券的一种。借到了券再卖出,就是一般的融券业务;手里没有券但同样可以将其先卖出,之后再买券还券,这就是裸卖空。裸卖空凭空增加了供应量(可卖出券源),可能对股价形成一定压力,尤其是在危机期间市场信心不足,它的影响可能更大些。美国有裸卖空,我国没有裸卖空,期货根本没有裸卖空概念。进一步来看,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中美国等市场“禁空”禁的就是“裸卖空”,但全球没有哪个市场限制了股指期货交易。 二、空即是多:占主体的期货套保套利空头是现货多头 大家怕期货空头,我们就把期货空头拆开来仔细看看,但要看清楚、看明白期货,一定要期现货联系起来一起看。 期货空头可分为三大类。一是套保空头,二是套利空头。这两类空头之所以卖出期货,是因为持有现货,为了避险保值或赚取期现货价差而利用期货进行对冲。他们本质上都是现货多头,也就是说,他们期货空头对应的是现货多头,是股市上的真金白银。没有了、限制了他们的期货空头,那么他们的现货多头就没了根,就要抛。 在我国股指期货市场上,这两类空头占到空头持仓的60-70%,是空头的主体和代表,主要是各类投资者尤其是机构投资者的套保持仓,支撑着他们在股市上的自营盘、资管盘等现货多头头寸。机构持有较多的期货空头,就是为了安心持有更多的股票,他们是股市的真正多头力量。按照目前的情况来看,这类持仓的规模大约在2000亿元左右。也就是说,股市上至少2000亿元股票头寸的“根”在期货上。根基一旦松动不稳,这些股票不得不倾巢抛售。近期市场调整中,我们也看到了,一旦限制期货交易,切断避险渠道,股市更加恐慌,跌幅可能更大,即所谓的“停了保险心更慌”。国际金融期货之父梅拉梅德曾告诫我们:没有股指期货股市会跌的更惨。股指期货是一道防火墙,是股票市场的避风港,如果没有股指期货,这场股市暴跌就真有可能导致股灾引发系统性风险。 三、诤友难寻:期货投机空头是市场建设的有益成分 期货市场上的第三类空头就是投机空头。他们不看好股市未来走势,因而通过投机做空的方式来谋求获取收益。如果非要找做空力量,可能最多也只能算这些投机空头。但是有四点值得注意: 第一,这些人看空并做空市场的压力,选择在期货而不是现货市场释放了,也可以说是期货市场转移承载了本属于现货市场的做空压力。影响期货市场运行的仍是现货因素,这些人这些观点客观存在,不是因为有了期货才产生的。 第二,期货投机空头规模有限,只占到股指期货持仓量的30-40%,目前大约是1000亿的持仓票面规模,对应的真金白银(保证金)在100亿左右,相比股市5万亿资金、50万亿市值的规模,实在太小,根本产生不了什么影响。 第三,期货投机多头占到股指期货持仓量的90%多,远大于期货投机空头,也就是说,期货投机群体总体上也是净多头而非净空头。正是期货投机(净多头)承接着期货套保套利(净空头),没有投机套保避险就没了对手盘,功能发挥就成了一纸空文。 第四,恶意做空等操纵行为必须严查,股灾时仍大发国难财也是不可取的。但只要不是恶意、不是操纵,多空不应直接与道德捆绑。做过期货的人都知道,多空都能赚钱,也都能亏钱。也就因此,期货投资者更加理性。相比之下,股民大都欢喜涨、厌恶跌,支持多、反对空。但市场怎能只涨不跌、只买不卖、有多无空呢?正是过度加杠杆、鼓励多、呼吁多,才有了今天股市的大调整。如果多几位敢说真话的诤友,多几只治病救人的啄木鸟,多给过热的市场一些冷静客观的提醒,也许大灾能够避险。更何况,相比之下,恶意做多比恶意做空更可恶,恶意拉高派筹才是市场害人的最常用手段。 总而言之,我国期货市场经过了太多的风雨冷暖,出现了日益蓬勃发展、功能作用发挥越发显著的大好局面。期货肯定有需要改进完善的地方,肯定要不断优化市场管理,但作为社会经济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毫不动摇、持之以恒地精心呵护、加快发展。换句话说,期货“手上有多空、心中无多空”,你如果做期货一定要心态平和,你如果都不做期货就更要心态平和地看待它、了解它、认识它。 责任编辑:唐正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