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12月23日 星期一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期货股票期权专家 >> 传媒专家

饶红浩:极端行情凸显期市套保功能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08-11-14 09:07:44 来源:期货日报 作者:饶红浩

  受国际金融风暴影响,近期国内外大宗商品价格出现了大幅跳水,而期货市场的金融特性又使期价比现货价跌的更急、更深。在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人民币大幅升值的背景下,原材料价格的暴涨暴跌无疑给企业经营雪上加霜。近段时间以来,国内企业大面积被迫停产或倒闭的消息也时有传出。但记者在对期货公司和现货企业的走访过程中发现,部分有丰富保值经验的铜、燃料油、白糖等现货企业在本轮极端行情中进行库存保值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期货市场的套保功能使这些企业躲过了这场“无妄之灾”。

  事实上,今年7月份农产品期货就开始了调整,而工业品期货在上半年就已有下跌迹象。“由于不看好后市,部分有库存的现货企业在本轮暴跌中充分利用期现价差和时间差进行保值,有效地保证了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有的企业还大幅降低了点价成本。”中国国际期货总经理助理刘锋表示。卖出套保降低库存点价成本

  据刘锋介绍,国内一家铜贸易企业在“十一”节前对铜期现货价格均不看好,但在一个月的点价期内拥有主动权的卖方因感到铜高价无法支撑,要求立即将货物售出,该企业为应对风险在点价时进行了卖出套期保值操作。节后,由于期铜价格较现货价格跌得快,该企业在期货市场上对冲取得了盈利,弥补了现货市场上的损失,达到了对库存进行保值的目的。

  看空不做空,买入保值稳定生产

  在下跌行情中,一些多头套保企业尽管在期货市场上会有亏损,但因之前在现货市场以较高价格卖出了库存,两个市场盈亏相抵,企业生产的稳定性得到了保证。珠江期货副总经理戴锋介绍了该公司客户某企业在本轮行情中的一种成功做法。据了解,由于看淡铜市,某企业在“十一”节前已将库存销售出去,但为了确保节后生产,企业在期货市场进行了部分库存的买入保值(买入合约的月份与用货时间相同)。节后,铜期货价格快速下挫,而现货价格跌幅短时并未跟上,企业为此采取了“期货库存”的策略,即通过期货市场的实物交割补充库存。从操作角度看,如果市场一直维持此种状况,随着期价的不断下跌,企业就将在期货市场上不断买入补仓,在不超过实际需要的条件下,企业得到比现货市场价格更低价的商品。而市场状况一旦发生改变,当现货价格下跌得比期价快时,企业就可以直接从现货市场上买货,同时将期货头寸对冲变现。“企业参与套期保值后就可以实现两条腿走路,不管期货与现货价格的价差如何变动,企业都可以通过在相对跌幅深的市场上买入备库。而如果遇到上涨行情,企业就可以直接在现货市场上买入,在期货市场卖出做对冲,以期货市场的盈利来弥补现货上的损失。”

  对于此类企业客户在期货市场上较大的浮动亏损,戴锋表示,他们穿仓的风险并不大,因为企业进行的是套期保值,对现货有实际需要,同时企业也有实际接货的能力。此外,因为之前现货企业已在较高价位卖出了库存,手头有足够的现金追加期货保证金。

  不套保企业的风险

  市场人士表示,不参与期货市场、直接等到节后在现货市场采购库存的现货企业的市场风险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如果价格出现意料之外的上涨,库存进价会比较高;二是一次性采购会给企业造成较大的资金压力;三是在采购量比较多的情况下,难以保证现货市场是否具有充足的流动性。而事实上国内“十一”长假后由于市场暴跌,现货价格已经远远低于成本价,卖方惜售心理浓厚,现货市场出现了有价无市的局面。

  据了解,由于与“十一”节前相比,国内现货铜价下跌了40%多,库存的大幅贬值使得许多有库存的企业陷入困境,而参与套保的企业的损失则要少得多,甚至有的企业还出现了盈利。

  严格执行套保计划才能规避风险

  在本轮行情中也有一些参与期货市场的现货企业确实遭受了不小损失,但究其因主要是这些企业未能严格、正确地执行套期保值方法和程序,其操作过程中主要表现为保值过度(实际上将保值做成了投机)、不按生产经营的需求进行保值以及缺乏期货保值经验等。

  市场人士认为,期现价差的变动是企业参与期货市场保值成功与否的基础,因此参与套保的企业首先要对期现两个市场都要有深入的了解,对期现价差的变动(基差变化)有着很强的预测能力,但尽管如此,最终能否保值成功关键还在于企业是否严格执行了套保计划。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