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头条附属

华尔街再出衍生品新变种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09-09-21 11:17:50 来源:新浪财经

2008年9月15日,老牌投行雷曼兄弟申请破产保护,至此拉开了全球金融海啸的序幕。一年后的今天,全球实体经济已现复苏“绿芽”,道琼斯工业指数更屡创新高,直逼万点大关,金融危机带给人们的阵痛似乎已逐渐淡去。

不过就在此时,曾点燃金融风暴导火索的美国 银行 业再次进入人们的视线的焦点。根据第二季度业绩 数据 报告,各大银行再一次以高风险资产交易作为收入的主要来源,其中高盛在去年第四季度该类交易接近停滞的情况下,今年次季收入竟占总收入50%之多,接近两年前经济开始衰退时的水平。更令人惊叹的是,该行业绩在创下历史之最的次季,交易收入超过1亿 美元 的交易日竟达到创纪录的46天。

短短一年,华尔街似乎已忘记尚未愈合的伤口。在美国政府苍白无力的金融监管下,伴随着各类高风险金融衍生品交易规模的快速膨胀,昔日追逐风险的投行身影已卷土重来。忘本是人的本性,金融危机的隐患是否再度被埋下?

【现象调查】

金融衍生品寿险成新宠

华尔街再出衍生品新变种

2006年春季开始,“次贷危机”悄然浮出水面。它最根本的原因是美国利率两年加息17次及住房市场的持续降温,导致个人因背负巨大的还款压力产生违约,在次级抵押 贷款 机构破产和投资 基金 被迫关闭情况下,最终波及美国股市和全球金融市场。

而在这场危机当中,名目繁多的金融衍生品扮演了“毁灭者”的重要角色。但创伤还未平复,新的金融衍生品又已卷土重来。这一次,金融界又将目标锁定为一种名为寿险贴现保单的产品,并计划开足马力,将其开发为全新的赚钱机器。

我们来举个例子。假如有一名叫比尔的72岁美国男子,手中持有一份价值200万美元的人寿 保险 单,每年的保费是5万美元,而根据他的健康情况及保险精算,他的预期寿命为77岁,不过他现在决定不需要等待自然寿终将巨额保费留给子女,而是希望将保单出售。这时他可以有两个选择,其一,将这种称之为“寿险贴现保单”出售予保险公司,通过现金退保金计算,他将成功套现5.8万美元;其二,将保单出售予华尔街银行,财大气粗的银行通常开出的价码是保险公司的4倍左右,这样他很可能套现20万美元,远远高于保险公司的回购价。一旦银行购入大量“寿险贴现保单”后,它们立即将这些保单证券化,再将它们全部打包成 债券 出售给投资者或者大型养老基金。这样一来,实际上也就将保单的保费成本转嫁给了投资者。

假如比尔于75岁逝世,即早于保险公司预期,投资者将获利很多;而一旦他晚于预期年龄如80岁逝世,投资者将因此回报甚微甚至亏损。不管是哪种结果,华尔街银行都可能通过其复杂的债券化、出售及提供交易过程而获利。

华尔街银行开始从住房市场转攻寿险市场并非没有依据。数据显示,美国寿险市场生意额庞大,高达26万亿美元。有分析人士估计,一旦有部分持保单的人向银行出售,该市场营业额将达到5000亿美元,这将帮助部分华尔街银行抵消其在住房抵押证券市场的亏损。有报道甚至称,高盛已开发出了一种可买卖的寿险贴现保单指数,以允许投资者对被保人寿命长短进行赌注。

不过华尔街银行的精打细算并非万无一失,首先被保人可能因个人情况放弃保单,而保险公司最终不会就保单进行支付,投资者亦无利可图;其次如果奥巴马政府的医疗改革计划顺利实施及新的医疗技术问世,无疑将从整体上延长被保人寿命,这也不利于投资者押注,因为投资者获利是建立在低于预期的寿命上。

事实上华尔街银行不仅希望将“寿险贴现保单”证券化获利,还通过另外一些巧妙的手段来赚钱。比如某些银行将手中亏损的房地产抵押投资证券产品重新打包成高评级投资品种。摩根士丹利曾表示,今年以来至少有300亿美元的住房抵押投资相关产品被重新包装证券化。
危机后业务模式依然如故

在经历金融海啸洗礼一年后,华尔街较过去是否有所变化呢?

首先我们从第二季度业绩上来看,华尔街银行净利润普遍较过去有所反弹,美国银行、 花旗 、高盛、摩根大通和富国银行在第二季度合计交出净利130亿美元的亮丽成绩,是2008年同期净利的近2倍,而这之中主要来源于各大银行的自营交易部分。其中高盛和摩根大通最为突出,前者第二季度实现交易收入日均5000万美元,业绩更创下公司历史之最。

不过随着业绩走强,随之而来的是各大银行风险偏好的反弹以及规模的膨胀。美联储曾通过问题资产救助计划来援助美银行业,而当这些银行收到援助救资后,今年以来又重新对债券、大宗商品以及各类金融衍生品恢复了昔日的交易热情。美国的金融业分析人士以及政府官员担心,过去令整个金融体系陷入混乱的华尔街赚钱方式又回来了。

在政府金融监管方面,自金融海啸发生以来,美国总统奥巴马虽遭遇银行、国会及监管机构等多方阻力,不过仍一直努力推进其金融监管改革,以避免经济危机再度发生。不过具体到金融衍生品监管以及 消费 者保护等方面,却至今未有明确监管细则出台。此外,美国政府对银行业采取的态度是,尽一切可能去保护金融系统的稳定,这也就变相鼓励华尔街可冒更大的风险。

从华尔街银行业务模式而言,较金融海啸前并未有太大变化。高盛、摩根大通仍然以一度饱受诟病的交易业务作为重点,而美国银行、富国银行及摩根大通发放的住房抵押贷款占该类贷款总量一半以上。其中前两家银行目前占由房利美和房地美担保的住房贷款市场份额41%以上。今年前半年,银行在这块“高危”市场中赚取2840亿美元,非但未因金融海啸而萎缩,反较去年同期的1240亿美元翻了逾一番。

资料显示,华尔街银行业务仍承受着高风险。在第二季度中,美国5家最大的银行单日平均潜在损失竟高达10亿美元,较2年前经济衰退开始之际大幅飙升76%。此外,最大的银行之间互相仍有交易头寸押注,一旦其中一家因债务问题崩溃,另外一家也将遭遇牵连影响,最终体系中的所有银行都将受波及。

有业内分析人士一针见血地指出,目前市场担心并不是短期内风险资产交易将导致另一场金融危机,而是银行信心的膨胀以及对金融海啸阵痛的健忘。

Total:212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