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的投资产品都有风险,只是大小程度不一。另类资产的投资者必须要知道这类产品的内在风险。虽然整体风险不一定比传统投资更高,但是投资者必须先仔细评估流动性、杠杆、运营风险以及在某些情况下透明度下降等的潜在风险。了解并管理风险对于所有类型投资的成败至关重要。某些风险可以通过严密监测以及仔细的尽职调查而得到控制,但不能完全消除。在决定投资对冲基金前,一定要仔细评估风险和收益。只要投资者具备必要的经验,或者其投资决策得到投资专家的支持,那么收益就大于风险的机会就大增。在资产配置及符合风险属性的前提下,对于高净值客户而言,另类投资(AlternativeInvestment)中的大宗商品,在多元化资产配置的投资组合里也是可以考虑的战略型投资之一。本文以基本特性为主,应有助于各位了解部分大宗商品的概念和近期走势。 大宗商品是指可进入流通领域,但非零售环节,具有商品属性用于工农业生产与消费使用的大批量买卖的物质商品。在金融投资市场,大宗商品指同质化、可交易、被广泛作为工业基础原材料的商品,如原油、有色金属、钢铁、农产品、铁矿石、煤炭等。大宗商品包括三个类别,即能源商品、基础原材料和农副产品。 大宗商品远期或期货已经有很久的历史了,可对于大多数投资者来说,大宗商品投资都还是一种复杂的投资项目,原因在于:首先,一般投资者持有实物性大宗商品的能力有限,所以投资者一般只能将大宗商品期货作为首选的投资方式;其次,很多大宗商品在不同的交易所交易,同样的商品可能有不同的标准(如石油中有WTI、Brent原油等),在交割日期、地点和质量等方面都可能会出现差异。 大宗商品投资者有很多的投资选择。关注价格风险敞口是较理想的投资方式。因为与商品价格关系密切的公司可以有效规避管理、固定成本等公司特定风险。值得一提的是,投资者投资于贵金属以外的大宗商品时,价格风险需要运用期货、互换等衍生工具进行规避。 大宗商品的市场表现和经济周期紧密相关,投资收益受到经济周期的影响。在经济繁荣期,大宗商品的交易价格远高于其边际生产成本。而一旦经济回落或者是进入衰退期,其价格就会下跌至边际生产成本之下,以减少供给、调节库存。因此,大宗商品的投资周期应该不长于一个经济周期。不过黄金例外,黄金兼有商品和货币的特质。 对于大宗商品的投资策略主要包括了消极、中立和积极管理三大类。消极的市场指数投资策略可以覆盖基本的风险敞口,而实行积极投资策略的投资经理往往能实现更高的收益。并且,大宗商品市场是一个非有效市场,积极投资策略更加适应市场发展。投资者应该清楚投资目标和投资风格,例如,如果投资者关注不对称风险敞口,可以尝试以结构化产品的方式来进行资产配置投资组合。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大多数投资者来说,大宗商品投资只是其资产配置的一部分,而商品与其他资产之间的相关性,可能会导致风险分散水平降低,这一问题值得引起关注。 今年8月以来,全球大宗商品指数呈现下跌走势。能源和基础金属价格的下跌导致了指数的下降。贵金属尤其是黄金在8月的表现则相对强劲。8月以来风险资产价格的波动促发了投资者避险的需求。 以能源产品类为例,石油是最主要的能源产品之一。尽管8月末以来石油出现较大的涨幅,但油价在近一年来已经下跌超过50%。目前看来石油市场依旧供应过剩并且依然不稳定,从资产配置投资组合的角度看,短期来看,必须要认真审慎评估对石油的直接敞口。 再来谈谈基础金属,亚洲是基础金属主要的消费地区,工业金属是其固定资产投资的核心。因而亚洲地区的经济状况和市场需求对基础金属的价格有决定性的作用。由于亚洲地区投资放缓,全球基础金属需求的下降,对其价格有一定程度的冲击。以铝为例,中国是铝的主要生产和出口国,当前中国的铝生产已经产能过剩,导致全球铝的供过于求。中国铝生产企业竞争格局的改善,产能的布局都将对铝的价格产生直接影响。不过,各种基本金属的供应状况有所不同。 亚洲是贵金属,尤其是黄金的重要消费市场。8月以来亚洲众多国家货币的贬值,促使了贵金属这一重要的防御型资产需求的上升,黄金价格在8月份也有较大涨幅。以美元及黄金价格的关系来探讨,一般而言,若美元较为强势容易推动黄金价格的走弱。 在市场动荡期间,遵守投资组合原则比以往更为重要。系统化资产配置是非常重要的,必须将资产有纪律且有系统性地分配在股市、汇市、债券市场、货币市场、房地产市场或大宗商品、对冲基金、私募等另类投资等。投资必须要有纪律,要有系统性的投资方法,要不然最后通常是输家。“仔细认识风险、评估潜在风险、做好资产配置、回报机会增加!”这二十四个字适合于任何投资。[作者系瑞士银行(中国)有限公司财富管理部执行董事、投资产品服务部总监] 责任编辑:翁建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