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遭遇了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但中国期货市场的功能获得了越来越多投资者的认可。中国期货业协会的数据显示,今年1-8月份,全国三大交易所已累计成交78.2万亿元。业内人士预计,今年国内期货市场累计成交额有望突破100万亿元大关。 目前,中国的期货交易市场已逐渐成长为全球发展最迅速同时也是最受关注的市场之一,一些重要品种包括豆类、有色金属等影响力日益增强,逐步成长为亚太地区重要的定价中心。尤其是在去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后,中国经济“风景这边独好”使得全球的目光高度聚焦中国市场,全球交易市场越来越受关注“中国价格”。 新市场 共和国60年,但对于中国的交易市场而言,只有短短的20余年光景,新中国成立后,随着证券交易所陆续关闭,全国交易市场实际上进入了沉寂期。20余年来,市场的发展深深烙上了改革的印迹。 1990年10月12日,我国第一家引进期货交易机制的粮食批发市场——郑州商品交易所前身中国郑州粮食批发市场正式开业,美国《纽约时报》、英国《独立报》等海外媒体均报道称批发市场开业是中国“发展市场经济的里程碑”、“坚持改革开放的重要标志”。 然而作为“舶来品”的期货市场在中国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国际惯例的期货市场建立在个人信用比较完备的基础上,但实际上国内个人信用一直较为缺乏,因此,期货市场建设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同时,在保证金存管、交易制度等方面也在逐步适应国情。”东证期货总经理党剑表示,在期货市场无序发展,连续爆出“327国债事件”、“苏州红小豆事件”等恶性违规事件后,期货业进入了长期的清理整顿期。 “值得一提的是,2006年成立了期货保证金监控中心。”党剑说,期货保证金监控中心是市场适应国情的“中国创建”,原来客户保证金被挪用、期货公司“炒单”赚取手续费等现象在根本上得到了杜绝。实际上,整顿后的市场由于更符合期货运行的规律,也更适合中国实际,发展势头不可挡。截至目前,全国已形成四大交易所格局,其中三大商品交易所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商品交易市场和全球第一大农产品交易市场。 新篇章 全球金融危机后,期货市场的功能更加凸显。今年上半年,沉寂了一年多的新品种陆续上市,钢材、PVC和早籼稻期货先后在上海期货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和郑州商品交易所挂牌交易。至此,国内商品期货上市品种已达到23个,除石油等品种外,关系国计民生的主要行业均有商品期货品种在交易所挂牌上市。 中国期货业协会的数据显示,今年1-8月份,全国期货市场已累计成交12.72亿手,同比增长56.31%,成交额78.21万亿元,同比增长62.49%,超过了去年全年的成交量。尤其是新上市品种钢材期货5个月来,已累计成交3万亿元,再度刷新了新上市品种的新纪录。 从业十多年的上海有色网分析师蒋宁告诉记者,以金属市场来说,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以及国内外市场的互动已空前紧密,不仅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期货市场套期保值,其上下游企业也利用期货市场来判断形势、安排生产。 市场的发展也获得较大的国际影响力。按照美国期货业协会对全球衍生品交易所交易量的排名,目前我国三大商品交易所已全部进入全球20强,上市品种已有多个品种位居前列。在全球20个农产品及软商品期货、期权交易量中,郑州商品交易所白糖期货交易量稳居第一,大连商品交易所大豆、郑州商品交易所菜籽油以及上海期货交易所燃料油等品种亦都在全球同类商品交易中保持着领先地位。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期货市场已使得众多商品成为真正的国际商品,国内期货市场价格成为影响国际商品价格的重要因素。蒋宁表示,在金属市场上,过去业界常说“上海市场”是“伦敦市场”的“影子”,但现在金属的“上海价格”已逐渐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基准价格之一。 新使命 尽管目前国际国内的市场差距还较为明显,我国期货品种还不齐全,机构投资者仍缺乏,境外资金也不能直接参与国内期货交易,但我国的期货市场正在努力加强基础性制度建设,完善期货品种,推出创新业务,努力建成与经济强国相适应,形成与欧美市场并驾齐驱的亚太定价中心,成为全球贸易的定价依据。 今年9月份,有望改变期货公司单一业务格局的分类监管开始正式实施,随着分类监管的深入开展,境外代理业务、特定投资者资产管理业务以及投资咨询业务等创新业务可能将相继放开。此外,备受期待的股指期货“仍在积极准备中”,金融期货期权产品的推出也将会改变目前单一商品期货的结构问题。 “现在的关键是培养人才,我国的企业脱胎于计划经济体制,对市场经济的风险较陌生,在风险管理方面比较薄弱,面临国际化市场竞争时,这个‘短板’就越发暴露无遗。为了让中国企业适应国际化竞争,能够很好地进行价格风险管理,必须要有一大批受过专门训练的期货人才。只有源源不断地培养人才,中国的期货市场才能得到真正扎实的发展。”中国农业大学期货与金融衍生品研究中心主任常清说。 值得庆幸的是,学界和业界都已行动起来。2006年,中国农业大学期货与金融衍生品研究中心在北京成立。今年以来,各地方期货业协会也分别与同济大学、河海大学等高校相继推出了MBA等培养计划,中国市场在国际上获得更多话语权的基础在日渐坚实。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