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球股市大多下挫、表现疲软,节前A股市场交投也十分清淡,在基金经理看来,“十一”长假即将开始,资金担心突发事件,不愿持股过节。 不过,部分业绩优异的买方机构已经不再悲观,因为市场对于经济差、三季度业绩下滑风险、美联储加息等可能出现的坏消息已有充分预期,这意味着,一旦出现超预期事件,市场有望催生一波反弹。 记者获悉,经过市场剧烈震荡的“洗礼”,个股估值中枢下移带来了新的投资价值,部分公、私募基金已经开始试探性小幅加仓。 四季度有望否极泰来 节前A股市场成交量大幅萎缩,沪上一位基金经理认为,此轮A股大跌杀伤力太大,低位成交量会持续一段时间,场内资金依然主要以短线博弈为主,市场仍在修复过程中,A股市场的筑底应该会更具复杂性。而如此低迷的成交量,也意味着做空筹码的相对衰竭。不过,从历史规律来看,如果“十一”长假期间没有出现“黑天鹅”事件,那么节后资金大概率会回流,A股有望在节后迎来反弹行情。 在南方基金投研人士看来,四季度有望否极泰来,触底回升。其逻辑在于,A股市场“去泡沫”已经比较彻底,除部分小盘股和题材股估值泡沫较大外,部分蓝筹股已经跌出价值。A股市场基本完成去杠杆过程,场外配资大部分已经主动或被动去杠杆,两融余额回到年初起点。当前市场杠杆风险总体可控,不必过度恐慌。考虑到大跌之后投资者信心恢复需要一段时间,未来一段时间大盘走势仍以震荡筑底为主。 事实上,对于四季度行情有所期待的买方机构并不在少数。如中欧基金[微博]认为,四季度或迎来反弹机会。在其看来,A股市场整体估值逐步进入合理区间,不少低估值蓝筹股,尤其是二、三线蓝筹股投资价值显现。鉴于市场价值发现功能正逐步恢复,一些估值较为合理的中盘蓝筹股逐步呈现投资价值,“估值”或可作为当下选股的重要标准。 如果将眼光拉长来看,部分私募基金依旧十分乐观,认为只要中国经济转型方向与持续推进改革决心还在,中国居民大类资产配置就会不断趋向于权益市场,股票市场终将走出低谷。 例如,中长期看,和聚坚持“牛还在”的判断,这是买方中少有的坚定认为牛市还在的机构。其逻辑在于,目前长期利率处于下降通道,融资成本将进一步降低,上游原材料价格基本处于底部状态,有助于未来企业加大投产力度,后续财政政策持续加码,国企改革实施细节加速落地等因素都将有助于市场好转。 “我们对市场依旧不悲观,但需要注意市场可能会面临的下行风险。” 展望后市,朱雀投资认为,一方面“资产荒”的大背景下,2.4万亿元的保证金仍在股市等待介入良机;另一方面,市场对可能出现的坏消息都已经有较充分的预期,无论是经济基本面、国企改革,还是后续的“十三五规划”,一旦有超出市场预期的事件,或会催化出市场的一次大反弹。 公私募试探性小幅加仓 据悉,前期在股灾前大幅减仓的公募基金,近期已有部分开始逐步提升仓位。部分私募基金人士表示,近期已经开始逐步赎回前期配置的货币基金,腾挪出仓位,并逐步提升仓位,主要是加仓了一些成长股。 不过,目前机构加仓依旧是试探性布局,整体而言仓位依旧处于历史中位甚至偏低的水平。 此外,有业内人士透露,近期已有险资开始加强对绩优基金经理进行尽职调研,具备绝对收益潜力的基金将成为下一步投资选项。 在市场筑底的过程中,部分标的的投资价值已逐渐显现。目前市场流动性较为宽裕,但银行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仅在4%左右,债券基金或不足4%,货币基金也仅在3%左右,而部分大盘蓝筹股的股息率可以达到6%。基金认为,在资产“配置荒”、“产品荒”的情况下,从比价效应和资金博弈角度而言,部分资金将回流股市,A股有望在10月展开一轮超跌反弹行情。 从过去两周的路演来看,安信证券表示,相对收益投资者已经开始逐步加仓;对于绝对收益投资者来说,市场仍处于相对尴尬的阶段,且此类投资者大部分仓位极低,仍然在等待更加确定的入场机会。据悉,目前私募基金管理规模超过1.6 万亿元,有望成为未来市场上涨的重要推动力量。 据了解,部分私募基金近期将仓位从一成提升至五成左右。一家资产规模较大的私募基金表示,近期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和信息安全等题材反复活跃,表明市场氛围逐渐回暖。如果该现象能够持续或辐射开来,则证明投资者信心的恢复。短期来说,市场可能还存在着一定不确定性,包括清理配资的具体情况,对人民币汇率和美国加息的担忧等,市场整体的复苏需要一定时间。 但从中长期来看,上述私募人士认为,市场正在逐渐寻找并接近底部,主要依据包括:去杠杆已接近尾声,流动性持续宽松,此外,很多个股已开始体现合理的价格,国企改革的推进将引发新的投资热点。“在目前阶段,我们认为应开始加大对于估值合理,同时符合改革或者转型方向的公司的配置,逐步转防守为进攻。重点关注军工、新能源汽车、核电等方向。” 上投摩根认为,虽然基本面仍不乐观,但A股市场有望在10月初展开一轮超跌反弹行情。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可以适当参与。 谈及对于后市的布局,沪上一家大型基金公司认为,从长期来看,军工板块处于3至5年的长周期牛市之中,军民融合作为未来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不仅是国防工业改革的发展大思路,更是国家战略,军工资产证券化是军民融合的基本路径,即将进入国家层面全面推进的时代。航天系、电科系、船舶重工系资产证券化进程正在加速。此外,核电行业今年将出现新增投资和新增装机的双高峰,节能环保行业今年也将迎来法治与政策利好的双重催化,未来值得关注。 责任编辑:刘健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