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一天之内,期货市场22个品种中,17个品种的持仓资金在撤离。据理财周报记者粗略估计,撤离保证金超过16亿。 国庆前的交易日还有4天。业内人士相信,这还只是个开始。 “按照这几年的惯例,每到长假之前我们都会劝投资者暂时平仓。停盘时间长,海外有什么变动不能及时反映,风险会在长假后集中释放。”金鹏期货副总经理喻猛国告诉理财周报记者。 新纪元期货副总经理彭城也对记者表示:“我们也对客户做出了降低仓位的提示。”记者调查显示,北京市和杭州的主要期货公司都对投资者做出了长假风险提示。 在实行节假日改革之后,十一长假已和春节一样,成为国内停盘最久的假期。而在这两段节日期间,海外各大交易所均正常开市。 不是08“十一” “国庆节前后要注意节奏,防止去年国庆节后大宗商品与股市的大崩盘,利用中国大长假,老外搞个忽悠中国的大阴谋,要防着点。”9月17日,神州创投总裁丁福根对理财周报记者表示。 和丁福根一样,没有一个期货市场里的投资者可以忘记2008年十一期间的极端行情:长假之后,期货市场所有大宗商品绷紧的价格一泻直下。以沪铜为例,在长假之后的10个交易日内,沪铜出现了8个跌停。紧随其后的是各大工业品,以及农产品。橡胶、大豆等都因连续跌停遭遇停牌。各期货公司工作人员的主要内容都变成了强行平仓——这背后,无数做多的期货投资者亏得倾家荡产,也有一批人的资产膨胀了数倍。理财周报记者熟识的一个私募,就是在这波行情中,由百万身价跃居至数千万。 但回头再看如今的趋势,多位市场人士一致认为,类似于去年的极端行情不会再上演。 “去年主要是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雷曼兄弟的破产,期货下跌的趋势已经奠定,风险迅速地在长假期间释放,今年的市场没有这种背景。”彭城对理财周报记者表示。 “从价格来看,去年十一前期许多品种还都在一个历史高位上,当时沪铜价格大概在6、7万元间,本身下跌就存有较大空间。再加上趋势已定,自然一泻直下。 而今年的各品种几乎都在一个相对低点。沪铜的价格一直在5万元以下弱势震荡,螺纹钢也创出3个月的新低,农产品价格一直没有起来,下跌区间有限。”喻猛国提醒,“从交易的角度来说,不要基于这种经验性的判断去盲目做空,从目前的各项数据来看,利多的数据较多。” 不过他也提醒,即使下跌的空间有限,从各品种的基本面来看,短期内迅速上涨的可能性也不大。 更像奥运行情 而近期行情的政策背景则和奥运期间有了一些异曲同工之妙。2008年奥运会之前,原油暴跌。有市场人士分析,奥运之前政府为了维护市场繁荣动用了一些宏观政策的手段,海外市场在金融危机与原油高企的情况下,担忧奥运之后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变动导致“中国需求”的下滑。于是在奥运之前,原油价格一路下跌,奥运开幕当天,沪指重挫近5%。 最近的行情在政策背景上,和奥运更为接近,不过政府的政策却显得更为艺术。 “在十一之前把所有的利空都分批释放了,然后再分批次救市。节后的风险已经被分散稀释,政府这次救市救得很艺术。”一位市场人士评价。 即便如此,政策还是不能做到不落痕迹。和丁福根的态度类似,一些市场人士担心,国外资金基于对国庆后政府不再维稳的担忧,可能会利用期货市场的做空机制,让股市和期货市场的奥运行情重演。 而从期货市场和股票市场的联动来看,期货市场对股票市场的影响力正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不仅期市的涨跌和股票市场的涨跌互现,连在板块轮动的方向上,都存在期货市场带动股票市场的情况出现。 而相对于期货市场,国内的A股市场相对于外盘的独立性更强。因此,有人担心,期货市场一旦出现“长假行情”,很可能会曲线蔓延至股市。 不过,喻猛国对这一说法表示质疑。“现在的原油价格一直在60美元左右震荡,这已经是个历史相对低位,连6月份的价格都不到。而从以往经验来看,6、8、10月三个月的走势应该是一种三角形的突破态势。现在从图形上看,10月份油价还是有一定支撑的。利用原油作为工具的可实施度并不是很大。” 资金撤离 不过,基于规避长假期间行情不确定风险的考虑,期货市场资金继续撤离,这使得本来已经转为弱势的一些品种变得更弱。 9月25日,22个品种中,除了沪铝小增1700手仓单之外,其余所有品种资金全线跑路。且跑路的力度远远超过24日。其中,黄金持仓量减少1/3。理财周报记者估算,当日撤离保证金超过20亿。 连续两日的资金撤退影响下,9月24日和25日,期货市场一片惨绿,各大品种均出现下跌。先是9月24日,螺纹钢期货创出3个月以来的新低,9月25日,沪铜又退守至47000元一线。当天除了橡胶因此前的“轮胎特保案”超跌之后小幅上涨之外,所有品种均继续下跌,黄金、沪铜、化工产品的下跌幅度都在1.5%左右。 而外盘的主力品种原油、铜和铝的趋势也显得较弱。 距离国庆长假还有3个交易日,更多的资金将要离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