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人士表示,大部分产品中信托公司仍未扮演绝对主导的角色,产品策略和投资标的的选择主要由投资顾问操刀。 《证券日报》记者根据用益信托提供的数据统计,今年以来,已有17家信托公司发行49款新三板集合信托产品,其中今年二季度发行30款新三板集合信托,三季度仅发行13款,不及二季度数量的一半。 研究人员认为,新三板集合信托产品在三季度发行量萎缩主要是因为新三板政策支持不如预期,市场成交量较小以及流动性较弱造成的。观察已经落地的新三板项目,绝大部分产品中信托公司仍未扮演绝对主导的角色,产品策略和投资标的的选择主要还是由投资顾问操刀。 投资热情降温 《证券日报》记者根据用益信托提供的数据统计,今年以来,已有17家信托公司发行49款新三板集合信托产品,其中一季度发行新三板集合信托5款,二季度发行新三板集合信托30款,三季度发行集合信托产品13款,今年10月份仅1款。 今年年初,中建投信托、中信信托首先试水新三板集合信托产品,二季度在资本市场火热行情的推动下,包括四川信托、中航信托、长安信托等14家信托公司的集合产品投身新三板。进入下半年以来,虽然市场行情并不明朗,但仍有兴业信托、国民信托、山东信托3家信托公司发行了第一单新三板集合信托产品。 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一向在新三板走在前面的中建投信托,发行产品热情在三季度逐渐降温。三季度中建投信托仅发行1款新三板集合信托产品——“新三板投资基金9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这也是中建投信托的第9款新三板集合信托产品,较二季度5款产品的发行速度,愈发谨慎。“后起之秀”四川信托发行新三板集合信托产品数量仍为信托公司之首,截至目前,四川信托已发行新三板集合信托11款,其中二季度发行产品7款,三季度发行产品4款。 对于新三板集合信托发行数量三季度以来的萎缩,格上理财研究员王燕娱解释说:“证券投资类信托发行数量锐减主要是由于二级市场的波动造成的,而新三板产品的萎缩主要是由于新三板政策支持不如预期,市场成交量较小,流动性较弱造成的。” 根据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披露以及投中集团旗下数据产品CVSource统计,就2015年三季度来看虽然新三板挂牌企业数量、总股本水涨船高,但是新三板挂牌的3500多家企业里,只有30%曾经有过交易,每天的交易企业数量不超过200家,即不到10%,新三板仍然面对长期投资的考验。 专业性不足 信托仍以募资为主 今年以来,公布成立规模的31款新三板集合信托产品总募集资金28亿元。有信托人士表示,虽然有信托公司成立团队运作新三板业务,但由于新三板信托业务并不算信托公司强项,业务份额也较小,不会也不能够成为信托公司主要盈利业务。 百瑞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研究员田业钧表示,信托行业在布局新三板市场时,在产品运作模式上看,有三种模式可以借鉴:一是独立运作模式,对管理人投研能力要求较高,目前公募基金、私募以及券商资管产品多采用此模式;二是投顾合作模式,信托公司作为产品受托人,同时引入投资顾问,共同开发管理新三板产品;三是新三板FOF模式,通过设立母基金投资市场上发行的各类新三板资管产品,实现分散投资。 目前看来,新三板集合信托产品基本为投顾合作模式,其中或与私募基金合作,或与券商合作,或采用私募加券商的双投顾模式。例如中建投新三板投资基金3号(东海天堂一期)集合资金计划就采取了双投顾模式,分别为浙江天堂硅谷资产和东海证券(或其指定子公司)。 “市场上的新三板信托基本上都是和券商、私募合作的,信托在其中作为LP,其实就是承担一个资金募集的角色,并不能体现多少实力。其实,信托公司是可以直接成立信托产品向拟挂牌公司贷款的。这种方式对信托公司在新三板投资方面专业性要求较高,要求有筛选优质公司的能力。”格上理财研究员王燕娱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在已经落地的新三板项目中,信托公司仍未扮演绝对主导的角色,投资标的选择和策略主要还是由投资顾问操刀,但信托拥有一票否决权。 以四川信托发行的新三板产品为例,国金量子1号、2号新三板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力鼎1号新三板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盛世宏明新三板1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分别以国金量子、北京力鼎、盛世宏明等私募机构为GP,信托计划为LP。GP按季度向受托人提交管理报告;GP每月向受托人提交基金所投资的股权、股票的情况;受托人有权指派一位成员加入投资决策委员会,且该成员享有一票否决权,并在有限合伙全部账户预留受托人指定人员名章。 对于GP的选择,信托公司也会从业绩表现和管理制度等多方面做好尽职调查,并设立相关止损机制,例如国民信托联创1号新三板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规定,当有限合伙企业单位净值达到0.78及以下时,合伙企业提前解散。 责任编辑:陈智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