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合作伙伴机构研究观点

南京银行业绩高增长:浙商证券10月29日早评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15-10-29 10:29:43 来源:浙商证券

1.【大洋电机】公告点评: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龙头的起航 

  大洋电机28日晚公告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事项获得有条件通过,股票将于29日开市起复牌。

  定增事宜通过意味着公司合并上海电驱动的步伐将正式开始,对公司影响分析如下:

  1)最大:上海电驱动是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行业龙头,14年在商用车和乘用车领域的市占率分别达到26.9%与21.3%,二者合并后在驱动电机系统市占率将超过30%,成为行业绝对龙头。

  2)最纯:上海电驱动承诺2015-2017年净利润分别不低于9,400万、13,800万元及18,900万元。我们预计电驱动业绩将大概率超预期,16年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业务净利占比将超过30%,成为市场中最纯正的驱动电机标的。

  3)最佳:与市场共识不同,我们认为电机驱动系统开发周期长,与整车厂联系紧密,主机厂主动更换供应商概率小于电池行业。因此驱动电机行业长期投资策略是选择行业龙头,大洋电机当仁不让。

  如果2020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200万的话,对应驱动电机市场规模将达600亿人民币,而大洋电机与电驱动加总15年销售额也不到15亿人民币,长期增长空间巨大,建议投资者继续积极关注。


2. 【浙商 银行】南京银行(601009) 三季报点评:业绩持续高增长,拨备覆盖率继续提升 

  南京银行发布三季报:

  1-9月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1.78亿元,同比增长24%,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2%,拨备前利润同比增长51%,拨备同比增长103%。不良率为0.95%,拨备覆盖率为377.4%。

  点评如下:

  1、三季度公司业绩仍保持高速增长。1-9月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4%,增速与中期一致,仍维持高速增长的主要原因为规模维持较快增长、净利息收入和非息收入维持较快增长以及信贷成本的下降。第三季度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5%,环比下降14%,主要是三季度非息收入环比下降以及成本费用的增长。

  1-9月公司计提拨备同比增长103%,增速较中期有一定程度下滑,第三季度拨备计提环比下降11%。拨备覆盖率继续提升,较中期提高30个基点。

  2、第三季度净息差的表现不如意。第三季度公司按照期初期末余额计算的净息差同比下降7BP、环比下降17BP。主要是三季度公司生息资产的规模增速较中期略有下降以及同业存单规模较中期有明显的增长。

  3、不良率稳定,不良规模增速下降。三季度公司的不良率维持在0.95%,连续3个季度维持在该水平。继二季度公司集中大量核销以后三季度核销规模大幅下降,不良的净生成率环比和同比均大幅下降,下降至14年上半年的水平。但关注类贷款占比仍维持在较高的水平。另外,考虑到公司中期末逾期贷款较年初增长30%,其中90天以内的逾期较年初增长69%。公司不良净生成未来恢复向上的概率仍较大。

  4、盈利预测及估值。公司最近几年保持了较快的规模增长,但由于加大了同业资产以及债券的资产配臵,风险资产的增速低于资产增速。而且公司公告修改优先股发行规模为人民币49亿元,补充其他一级资本。未来公司在保持债券和同业业务优势的同时加快综合金融服务的能力,维持盈利预测不变,预计公司2015-2016年净利润增长18.4%,27.9%,我们维持公司买入的投资评级。


3.【美亚柏科(300188)】调研纪要 

  10月28号下午,我们参观了美亚柏科演示中心和厦门超级计算中心,并与董秘李总关于公司近况和未来发展进行了交流。

  近日事件:第三季报实现收入14,485万元,同比增3629%, 净利润1,663万元,同比增51.14%。2015年1-9月份,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34,468.69万元,同比增长28.72%。实现营业利润1,907.86万元, 同比下降23.01%,实现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3,559.28万元,同比增长25.88%。业绩稳步上升,与公司传统业务发展良好和网络安全市场需求持续增加有关。

  问答环节:

  Q1:为什么网络信息安全收入占比较低?

  A:公司传统业务方向电子取证收入占比高,主要是计算机取证,手机取证,硬盘取证等软硬一体解决方案,网络信息安全部分占比低主要因为客户主体为政府单位,后期收取服务费难度大,所以服务费用一般包含在硬件销售中,没有归类在网络安全收入项。

  Q2:网络监控业务地市和区县用户的区别?

  A:公司地市覆盖率高,现在市级单位几乎全部覆盖,区县覆盖比较低,这和区县用户需求不同有关,现场取证要求高,对于数据平台和数据中心需求弱。

  Q3:公司业务在扩展,但费用控制得不错?

  A:公司目前费用主要是人员的费用,渠道建立之后,人员费用比较固定。公司研发主要是针对电子取证的各种终端,现在看来该研发仍旧持续。未来人力投入比较多的是维权服务,存证云其实对于人力数量要求不高。

  Q4:国外电子取证标的Guidance市值不大,是否空间有限?

  A:美国取证市场比较成熟,细分度高,邮件和通信取证都是分开的,美国Guidance公司主要是通用平台能覆盖大部分终端。国内的情况更为多样,美亚属于集多种平台于一身,更符合中国的国情。

  Q5:公司收购新德汇后,收入会有哪些变化?

  A:公司现阶段刑侦收入体量不大,但是增速更快,未来市场空间大,主要的依据为警局刑侦部门比网监部门的配备更高,规模一般是网监的六倍。

  Q6:服云项目属于公司内部创业,其发展模式?

  A: 安全狗的经营是互联网模式,属于内部创业,公司现在采取部分控股的方式,其发展的自由度比较大,提供的是云服务的网络安全,产品以免费为主。

  Q7:整个取证市场空间有多大?

  A: 传统取证业务取决于行业发展, 行业保持高速成长主要取决于网络安全关注度的提高, 电子取证的流程也在变革,例如以前不能作为证据的电子信息现在也可以作为取证,同时移动终端更为普及。

  Q8: 除传统公安行业,其他行业取证需求情况?

  A:经验在检察系统比较好复制,所以新型业务刑侦和检察会发展更好,工商行业比较难复制,比如网上商城的监管比较复杂,税务这块信息化依赖电子化进程。

  Q9:公司主要看好江苏税软哪方面?

  A: 江苏税软的业务和公司取证有部分重合,税软的专业性在于能够勾稽财务数据,专业性和税软是互补的。税软的产品小,规模小,主要是税务稽查,立案提取财务数据。主要做税务征管和企业内部税务管理。税软选择和美亚合作主要因为看到协同性,合作的空间比较大。

  Q10:如何看待税务信息化市场?

  A: 税务信息化的市场的空间还是大,主要是小企业的空间没有释放,公司作为独立第三方平台,和某些本身做ERP的公司定位不同,针对财务专业数据信息化,做账凭证,但税务信息化过程是长期的,逐步的。

  Q11:公司近期会不会涉及征信业务?

  A:公司涉及征信业务属于比较早期,还在探索模式。已成立的网络电子身份认证公司,主要提供查询服务,但进程取决于公安发证进度。电子身份与网络实名相关,现阶段很多信息主要和二代身份证绑定,将来可能和二代身份证脱钩。

  Q12:和飞利信合作主要是哪些方面?

  A:主要和飞利信合作,竞争不多, 形式上发改委提出一个项目需求,然后由两家公司去做。美亚宏数和国信大数据合作成立子公司,明年的业务确定性比较高。数据采集是实时的,比如一带一路数据库需要实时采集。

  Q13:能否谈谈食品安全和版权方面的进展?

  A:食品安全公司,业务形态属于存证云的衍生,主要是生产地的溯源,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数据采集验证过程监控,现阶段主要是进口商品的溯源。版权保护业务,处于刚刚设立阶段,正组建团队。

  强烈推荐关注。


4.【浙商新能源】精功科技(002006):里程碑式重大突破:国内首套千吨级碳纤维产线合同签订,年底交付 

  公司事件:

  1)2015年10月28日,精功科技(002006)公告签订首条千吨级碳纤维产线销售合同,总金额为2.59亿元,对象为浙江精业新兴材料公司,整套产线预计将于今年12月底前交付。

  2)公司同时公告拟增资参股浙江华宇电气有限公司5,880万元,获得公司48.98%股权,完成后华宇电气将成为公司子公司。

  事件点评:

  我们10月15日的调研纪要重点提及高端碳纤维装备有望成为公司未来核心亮点之一,未来潜力极大。时隔两周,公司千吨级碳纤维生产线提前迎来了首个订单,虽然本次交易对象浙江精业新兴材料为大股东精工集团旗下全资子公司,属关联交易,但我们依然认为其意义重 大,基于以下几个因素:

  1)碳纤维潜在市场庞大: 碳纤维市场应用广泛,低端市场如体育用品、自行车、海水防腐领域;中端市场如汽车车身材料替代、风机叶片;高端市场如大飞机机身材料、航天卫星等领域需求逐年递增,中高端市场一旦大规模应用,初步估算千亿市场不是梦。

  2)进口替代之路零起点: 尽管国内从事碳纤维下游市场的公司众多,但大多停留于下游应用(即碳纤维复合材料应用),少数企业从事碳纤维生产,其设备均为国外进口,价格昂贵(千吨级产线国外价格约为4.5亿,精功科技首套为2.59亿,国产化后降幅40%+),受制于人,因此我们认为该类设备存在较大进口替代空间。

  3)公司是国内唯一碳纤维装备标的: 公司是目前市场上唯一从事高端碳纤维装备制造的企业,兼具高技术壁垒及进口替代的先发优势,且全市场仅此一家,竞争优势非常明显。

  除碳纤维产线之外,再重申下我们看好公司的其他核心逻辑:

  1) 增资华宇电气,电气军工路线再次明确

  华宇电气拥有20多年的电机制造与维修历史,核心产品主要为高压变频智能电机系统,核心研发团队主要来自于北京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科学院等,具有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和三级保密资质。华宇电气正在推进有关高铁轻量化电机、高压高效节能电机、超低速力矩电机、永磁同步电机等新产品、新项目的试制和研发,部分新产品已进入试制样机和工艺调试阶段,上述新产品、新项目的未来市场前景可期。公司上半年已与华宇电气合资成立华宇电机有限公司,旨在实现民用产品到军用产品制造领域的发展。由此判断,公司着力布局军工领域的意图已十分明显,本次增资后,将加快实现公司在军工产品制造领域的拓展、为公司培养新的利润增长点。

  2) 内生外延并购预期强烈

  尽管公司2015年3月宣布终止收购西安三角航空,但公司未来仍将充分发挥自身在设备制造领域的经验和优势,积极布局有潜力的高端设备等领域,内生外延并购预期较为强烈。

  3) 高层新近换帅,全新面貌迎接新的挑战和辉煌

  公司现任董事长金越顺先生8月29日新近走马上任,金董事长历任精功绍兴太阳能董事长兼总经理、精功科技董事、常务副总,属于技术流实干统筹型高管,公司上下面貌焕然一新,值得期待。

  总结:首套碳纤维生产线的顺利交付,是公司业绩拐点的重要标志,随着碳纤维下游中高端市场逐渐激活,市场对上游高端装备的热情也将被迅速点燃,而公司作为国内唯一一家有能力提供国产替代产品的企业,其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公司目前市值仅47亿,极具弹性,建议积极关注。


5. 【中国人寿(601628)】2015年三季报点评 受股市拖累严重,净资产出现下滑 

  中国人寿发布2015年三季度业绩报告。报告显示,中国人寿前三季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为338.37亿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长22.8%。由于受下半年股市波动影响,中国人寿在第三季度实现净利23.48亿元,相比去年同期大幅降少74.33%。截至9月末,公司总资产为2.32万亿元,比上年末增加3.4%,相比6月末下降了6000亿元。前三季度,中国人寿实现营业收入4240.07亿元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1.9%。中国人寿已赚保费为3050.32亿元,同比增长14%,继续保持较快增速。由于第三季度股市的下跌,投资的公允价值变动较大,直接导致中国人寿在2015年9月30日的归属于母公司的权益只有2988亿,相比第一季度末和第二季度末的3021亿和3109亿均有下跌。截至2015年9月30日,中国人寿投资资产为人民币21586.21亿元,前三季度净投资收益率为4.41%,年化总投资收益率为6.88%,明显弱于已经公布的三季报的中国的平安的5.6%和7.8%。值得注意的是,中央证金和中央汇金首次进入中国人寿前十大股东行列,中央证金持股1.92%,中央汇金持股比例0.42%,两者持股比例总和为2.34%。

  承保端的稳步向前使得在占有市场份额方面中国人寿的老大哥地位不得撼动,股市对于其投资端的影响基本已经见底。现在四只上市公司的P/EV为中国人寿最高,估值偏高的理由是作为中国寿险业的老大其规模效应及强大的投资能力,但是或为救市目的,国寿的投资端表现并不尽人意,保监会也于10月15日曾提及股票市场对险企的影响情况。保监会说,6月中旬以来,我国股票市场出现大幅波动,对保险业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但总体来看,行业仍具备较强的风险抵御能力。但少数几家保险公司受此次股市波动影响较大,偿付能力指标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国寿并不至于偿付能力会有下降很多,但是近期维持高估值的压力将会比较大。


6. 汇川技术:拟设产业基金,加快智能制造和新能源汽车布局 

  公告要点:公司发布2015年三季报。前三季,公司收入同比增长17.4%至18.71亿元,归属股东净利润同比增长26.15%至5.86亿元,实现EPS 0.74元,符合预期。其中,Q3单季,公司收入同比增长37.1%至7.59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57.2%至2.56亿元。同时公告,拟使用不超过8亿元,投资设立产业并购基金,加快在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布局。

  投资要点

  新能源汽车电机控制器、通用伺服等产品收入增长迅速。前三季,收入增长较快的业务有:1)通用伺服,收入同比增长60%至1.49亿元;2)汽车电机控制器相关产品,收入同比增长约150%至3.53亿元;3)控制类产品,收入同比增长14%至0.556亿元;4)高压变频器,收入同比增长超过200%至4770万元。净利润增速显著高于收入增速的主要原因有:1)费用管控得当,前三季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分别同比下降1.07、0.50个百分点至8.17%、15.5%;2)银行理财收益大增,前三季投资收益同比增长21倍至0.20亿元;3)因公司授予股票期权的员工行权产生的可税前抵扣费用增加,所得税费用同比减少25.7%至0.39亿元。 拟设立产业并购基金,符合公司发展战略。结合公司现有业务的扎实功底与市场布局,我们认为,该举措将进一步增强公司在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这两大具有高成长前景市场的竞争力,为公司业务长期发展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

  维持“增持”评级:我们预计,2015~2017年,公司将分别实现EPS 1.04元、1.25元、1.58元,对应45倍、37倍、29.5倍P/E。 风险提示:公司业务发展或低预期;行业成长股估值中枢或现波动。


7. 阳光电源:三季报业绩符合预期,微网储能业务推进顺利 

  公告概述: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5.25亿元,同比增长80.26%,实现归属股东净利润2.61亿元,同比增长110.56%,符合预期。维持“增持”评级。

  投资要点

  业绩继续大幅增长,利润率持续提升。就三季度单季而言,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42亿元,同比增长57.9%,实现归属于股东净利润9485万元,同比增长234.01%;Q3毛利率为27.72%,净利率为12.79%,环比进一步提升。

  做大系统集成业务,打造智慧光伏云。在光伏领域,公司的逆变器产品多年来领跑市场,电站系统集成业务发展迅速。公司与阿里云计算合作发布的“智慧光伏云iSolarCloud”,围绕“全面掌控、自动化运维、智能诊断、辅助决策”四大功能,推动光伏发电从单一电站管理向集团化电站管理阶段变革,将电站状态实时可视化,有助提升电站的运维效率、降低LCOE(平准化能源成本);通过对电站运行数据深度挖掘与分析,可为电站资产后期金融化、证券化提供决策支持。

  有望于新能源汽车与新能源微电网领域开启新征程。就其新业务而言,我们看好公司在储能、新能源汽车与新能源微电网领域的发展前景。储能逆变器等储能产品已应用于多项示范工程,与三星SDI的合资公司将于2016年投产,电动汽车电机控制器正逐步产业化。据报道,公司总承包的安徽首个变电站新能源微网工程(宣城500kV河沥变电站站用微网系统)于9月通过验收,为公司在新能源微电网领域累积重要业绩。

  维持“增持”评级:我们预计,2015~2017年,当前股本下,公司将分别实现EPS 0.69元、0.92元、1.20元,净利润同比增长60.6%、32.6%、31.0%,对应43倍、33倍、25倍P/E;如按1.2亿股上限增发,考虑摊薄效应与财务费用改善预期,则对应EPS 0.61元、0.81元、1.06元,49倍、37倍、28倍P/E。

  风险提示:公司业务发展与增发进度或低预期;行业成长股估值中枢或现波动。


8. 特变电工:拟设售电公司,海外制造推进顺利 

  公告要点

  1)发布三季报:前三季,收入同比增长3.58%至274.2亿元,归属股东净利润同比增长17.1%至16.15亿元,实现投资收益0.41亿元,销售净利率同比提升0.7个百分点至6.24%,实现EPS 0.50元;Q3单季,收入同比下降6.1%至88.26亿元;净利润同比增9.2%至5.04亿元。

  2)子公司天池能源拟投资2亿元,于新疆昌吉设立售电公司。

  3)拟发行不超过30亿元、不超过5年期债券,拟注册30亿元长期含权中期票据(永续债),有助优化财务结构。

  投资要点

  紧抓“电改”机遇,抢占售电侧市场。以2×350MW 热电联产项目、2×660MW 坑口电站项目为依托,设立售电公司将进一步完善公司在能源服务领域的布局,形成“煤炭发电售电”完整产业链,凭借多业务协同优势,创造利润增长点。

  海外制造推进顺利。2015年前三季,设于印度的全资孙公司实现收入4.43亿元,大幅超出2014全年收入(2.68亿元)。我们看好其发展前景,预计2016年前后将逐步盈利。

  参股企业新疆众和持续盈利,一定程度上利好公司盈利增长。公司持股28.14%的新疆众和于2014年Q4亏损4.77亿元(全年亏损5.31亿元),但今年以来持续盈利。同时考虑投资理财等其他收益,我们预计,公司2015年将实现超过0.5亿元的投资收益,一定程度上利好公司盈利增长。

  维持“买入”评级:暂不考虑新能源业务拆分预期,我们预计,当前股本下,2015~2017年,公司将分别实现EPS 0.64元、0.79元、0.95元,对应19倍、15倍、13倍P/E。

  风险提示:公司与重要参股企业实际经营或低预期;行业估值中枢或现波动。


责任编辑:黄荣益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