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12月23日 星期一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股票投资 >> 股票专家

肖玉航:远离百倍以上市盈率的品种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15-11-02 16:07:25 来源:九鼎德盛 作者:肖玉航

笔者研究认为,在股灾之后及当前市场特别是市场经济转型背景下,证券市场中如果坚持以往的题材跟风与盲目炒作,或将面临严峻的考验或投资者巨大的投资亏损。


随着A股上市公司三季度财务报告伏出水面,我们能够清晰的看到百倍市盈率以上的公司不断增加,这一方面是宏观经济回落等方面影响,同时也显示出不少上市公司多年所谓的重组与题材,并没有使得其业绩出现大的改变。


研究发现,与以往年份财务报告不同的是,今年汇金、证金公司等在三季度介入了大量的股票,而不少投资者盲目的认为,其所介入的股票都是安全的,但笔者观察到一些亏损、市盈率百倍以上的品种实际上并非安全,那么市场上出现的国家队持股和其它机构炒作的题材概率股是否安全呢?


中国证券市场自今年6月出现巨烈震荡下跌以来,无论是监管层面还是中介机构、上市公司等均出现了大量违规违法案件。比如中国最强证券公司部分高管参与内幕交易被查;曾参与救市的监管层高级官员违规违法行为伏出水面;上市公司违规式增减持;私募基金机构操纵股价被罚等事件不断出现,而如果结合去年以来的情况来看,大量的违规违法行为集中出现在中国证券市场在历史上是罕见,可以说中国证券市场不少股票价格特别量亏损股、题材股等价格扭曲、疯狂炒作与此密切相关,须引起市场各方的关注与高度警惕。如果我们将这些现象结合到股票价格走势上,以往能够维持绩差股的根源或来自于违法炒作或利益炒作,但笔者相信,随着管理层及投资者对今年6-8月股灾的反醒,可以清晰的看到,这种利益托盘或炒作违法将面临市场化与法制化进程而面临市场淘汰,因此以往炒作题材与亏损股重组的股价高估值模式将面临市场的真正洗礼。


股灾的市场行为的一种集中体现,也为投资者提供了一个理性投资与思考的黄金冷静期,投资股票市场特别是投资相关股票品种,需要对其内在价值与股东回报、行业周期等进行一个综合分析,而非以简单的模式来进行。以往由于监管层、中介机构、上市公司、利益机构等违法行为提供了一些利益炒作背景,使得很多股票价格严重背离其内在价值,累积的风险源使得中国股票市场出现股灾或大的动荡事件不断发生,但正是这些市场行为,使得未来投资者会更加注重理性投资。诚然,这种投资路径是曲折的,但大趋势显示股票投资将向理性与注重股东回报与业绩方向而去。


股灾的意义在于警示投资者,这里不仅是国有机构投资者,还是其它成份投资者,目前市场上,许多百倍市盈率的股票最好远离。尽管我们看到在目前阶段这种亏损、高PE股票仍有不时表现,但批量上有不断减少趋势,相信随着市场成熟度与股票内在价值投资趋势的方向确定,股票价格的最终将是由市场优胜劣汰机制所决定。


今年上市公司三季度报告,证金、汇金的身影频频闪现,相关个股也受到资金热捧,梅雁吉祥等公司股价近来更是频现涨停,成为近期一大热炒板块。其它机构炒作的特力A、协鑫集成、暴风科技等。个人认为,如果我们仅以股票内在价值如市盈率、股息率等来衡量的话,实际上这些股票的中长期投资风险是不言而喻的。对于此,投资者无论是追捧国家队持有的亏损股,还是其它机构炒作的题材股,在未来理性与投资学的角度来看,都可能面临市场化的风险冲击。


笔者认为,2015年股灾中的救市,并非是一种市场化行为,而是一种无奈的被动式护盘,但如果市场在股灾警告的出现后,依然没有醒悟,那么市场的惩罚仍然会在未来产生。


可以确定的是,无论是监管层、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私募基金,还是上市公司、投资者等其它主体,每一次股灾的波动,都会使得不断走向成熟,而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如何引导投资者走向理性投资,健全透明公开的市场。比如最高层对透明公开市场的表态、监管层对定增政策的修订、私募基金大清盘后的后续谨慎、国有机构参与投资透明度的建设等,可以说股灾后特别是大的股灾之后,市场投资趋于相对理性的步伐就会提升。


总体来看,经历了股灾之后的中国股票市场,无论是投资者,还是管理层、上市公司及其它机构,风险意识都会增强,而从国际资本市场发展历程来看,股灾后的市场自我完善,会使投资者的理性程度不断提升。对于目前A股市场特别是三季报中体现的百倍、千倍以上市盈率品种,如果其在多年的企业运营、重组中,均无法体现一个业绩提升,那么这类股票的投资风险是巨大的。无论它是国家队的持股,还是实力机构的持股,这些都不是中长期决定因素,能够决定其未来股价的是其内在价值即业绩与股东回报。诚然高估值股票或仍有机会,但从大趋势来看,其体量将不断减少的概率较大。


责任编辑:陈智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