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11月22日 星期五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股票投资 >> 股票专家

陈军:两大逻辑证明牛市还在 关注三投资方向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15-11-04 08:30:02 来源:腾讯证券 作者:陈军

今年下半年股市回调,其实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过去一年涨幅过大,创业板指数、主板均大涨,甚至有些创业板个股涨了几十倍;第二、杠杆资金的影响,杠杆可以加快上涨步伐,同时积累更多的风险。


目前是否已经到达市场底部我们不下结论,但我们会做一些分析,比如2008年时候美国媒体和投资界一片看空,当时巴菲特买了很多股票,包括高盛和通用。有人问他,他就说了一句话,经济处于低息时期,但企业盈利还在继续增长,投资还是一个好时期。


在3000点的时候我们之所以认为是投资的好时机基于以下两点。第一、3000点时候利率在往下走,债券收益率持续下降,中国货币政策整体处于宽松环境,可持续的。第二、新兴行业是大国崛起的必要内容,有些细分行业保持高速的增长,如传媒、医疗服务、智能制造。中国经济的发展,一定需要一个健康的资本市场,创新驱动经济,创新不断,才会促进牛市行情。


从中长期角度来看,牛市行情依然存在。理由基于以下几点:


第一,其实历史上我们没有一次进入长牛市,股市上涨并没有有效反映到上市公司,并不是说上市公司质量不能够好,而是牛市不够长。如果我们牛市足够长,跟美国一样,我们的上市公司业绩可以得到足够改善。08年推动了招行、万科等公司成长,而这轮牛市推动出来的是新兴行业的公司,如医疗、传媒、体育、食品等。这些公司折射了实体的需求,消费到了一定程度会出现新的需求,满足了这些需求以后,上市公司业绩可以得到很大提升。


第二,目前全球新兴产业链和高端技术向中国转移,现在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富裕的国家,有1.05亿的中产阶段,未来会有3亿以上中产,3亿意味着超过日本所有人口数量。去除掉杠杆风险以后,全球优质的产业逐步向中国转移,人才会逐步回到国内发展。创业板和国企上市公司目前也在做一些收购海外优质资产等工作, 未来很多公司在全球价值链是有竞争优势的。


第三,居民财富配置在温饱以后向金融资产转移和溢出, 空间巨大。


未来市场的三大风险点


近期国外市场表现不佳,但是总体上我认为中国资本市场是相对封闭的,尽管有新加坡的A50期货期权,但是大部分时候A股定价权还是在我们这里。港股看起来静态估值很低,但是它往往较难吸引资金,有两个原因:1、流动性缺失;大家不信任它,不认为它会得到长足发展。2、从全球角度来看,海外还是认为中国的投资机会最多。


从货币政策方面来看,中国选择的仍然是整体宽松,长期资本成本在逐步降低。以前放水货币流不到实体上,大部分沉淀到房地产上。现在大力推动货币政策和制度改革,引导资金的流向。货币政策大的方向没有变化,还是宽松的政策。在资金能够流到实体和新兴行业的情况下,一些新兴行业能够拿到钱,比以前好过多了。


股市方面,尽管现在很多人认为是存量资金博弈,我个人认为大类资产配置上很难再重配房地产了,它可能不再赚钱,反而会成为负担。未来资金配置三类大方向:1、存款和银行理财;2、股权;3、股票。


现在的股票市场是不缺钱的,现在的成交量相比去年也不小,只要市场能够保持合理的回报,场外资金会通过实体赚的钱或居民储蓄流入股市。我们股市近50万亿市值里面大部分是国有不流通的股票,实际上40%左右是流通的股票。如果市场估值过分便宜的话,我认为很多资金还是会流入的。


从投资机会来看,未来可以关注三大方面。首先、衣食住行方面,我们关注食品;其次,看好文化、传媒、TMT、智能制造、医疗服务等行业;另外、互联网应用和大数据我们也在积极关注和研究。


而传统的蓝筹股需要从两个方面进行考虑。第一、有些因制度原因可能逐渐变得没有竞争力。如汽车、钢铁、有色。它们既没有资源优势,也没有管理优势。2、传统行业里面有些好的领域,如食品行业,是穿越周期的,虽然不会高速增长,但是很稳定。以及传统行业的优势公司如万科、格力,它们的竞争力很强,会利用优势提高市场占有率。


未来我们需要关注三块风险:1、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中,以前传统行业的杠杆率如钢铁、煤炭单个企业的杠杆率还比较高,去杠杆的过程会比较痛苦,而且还会出现黑天鹅。2、新兴行业的有些公司,虽然很看好它,但是它跑得太快。比如今年预期30%的增长,但是达不到,也会带来估值的收缩。我们选择成长性公司,但是我们也要给予合理预期,不能给太高预期。3、全球进入经济新常态,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很多经济体出现老龄化趋势,因此它们必然会采取货币贬值,客观上会给我们的宏观决策带来不确定性冲击。


责任编辑:陈智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