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长周期角度看,2011年开始,螺纹钢进入供大于求的时代,价格进入下跌周期之中,供给过剩的格局延续至今。目前尽管宽松政策不断,但是实际上对实体经济拉动有限,不改经济减速的趋势。基本面亦不佳,尽管高炉开工率维持低位,但是需求过于疲软,价格持续震荡下行。从技术上来看,在没有出现明显反转信号前,可以认为目前缓慢下跌的趋势将得到延续。 一、宏观经济:政策持续宽松,不改实体经济下行 1、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三规划建议,市场关注户籍改革与放开二胎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其中市场关注的重点有几个:一个是户籍改革和城镇化有望取得实质性进展,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尤其是房地产业。第二个是全面放开二胎政策,人口政策延续,增加出生人口,应对劳动力拐点。总体来说都是长期红利,延续此前的政策方向,因此商品市场并没有明显的反应。 2、经济数据恶化,货币宽松难以拉动实体经济 今年货币政策持续宽松,“双降”不断导致国内利率持续下行,企业资金压力减小。但是在下行的经济环境中,宽松货币政策拉动经济的效果有限。企业借贷多用于还旧债,因为预期未来经济更差,借贷用以新增项目投资较少。 从数据来看,9月份国内宏观经济形势依然未见大的起色,主要表现在国内经济数据仍较为疲弱。9月24日发布的最新财新PMI值数据显示,9月财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初值降至47.2,低于上月终值0.1个百分点,跌至2009年3月以来新低。这是该数据连续第二个月下跌,也是连续七个月低于50荣枯线,表明制造业陷入萎缩区间。三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6.9%,比第二季度增速回落0.1个百分点,为2009年1季度来首次跌破7%关口。其中消费增速略好于预期,但工业增加值、投资、发电量增速大幅不及预期,显示整体经济下行压力依然相当大。三大类投资中,基建、房地产、制造业投资增速全面下行。表明宏观经济下行的压力不减,国内钢市需求仍难以出现明显好转的环境条件。 二、基本面:需求疲软价格下行,钢企亏损高炉检修 1、钢厂亏损,高炉维持低开工率 由我们的成本模型计算,今年下半年以来,钢厂的生产利润基本都在0以下。中钢协称,1-9月大中型钢铁企业亏损总额281.22亿元,主营业务亏损552.71亿元,亏损企业49户,占统计会员企业户数的48.51%。 虽然钢厂需要保持高炉开工维持现金流和市场份额,但是由于持续亏损,加上接近年底需求季节性疲软,钢厂停产检修增多,高炉开工率维持低位。据Mysteel统计10月23日唐山高炉开工率为84.15%,周环比下降1.22%,全国高炉开工率为78.73%,周环比下降1.38%,跟踪Mysteel数据发现,自九月份以来,调研钢厂的产能利用率一直维持在85%左右,处于历史较低水平。 2、下游需求疲软,基建政策或难落地 房地产与基建是钢材最重要的终端消费领域,从数据来看两者仍没有止跌反弹的迹象。尽管政府一直计划基建项目,但是和去年的情况一样,由于资金紧张加上预期悲观,项目落地不足。 据统计局数据显示,1-9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394531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0.3%,增速比1-8月份回落0.6个百分点。1-9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70535亿元,同比名义增长2.6%,增速比1-8月份回落0.9个百分点。 虽去年三季度以来,房地产销售有所回暖,9月份70个大中城市房价39城环比上涨,最高涨幅4.0%。不过,由于库存较多消化还需要时间,房地产投资并未增加。最重要的是,房地产拿地的热情大幅冷去,统计局数据显示,开发商土地购置面积今年一直减少,1-9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15890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3.8%,降幅比1-8月份扩大1.7个百分点;土地成交价款4916亿元,下降27.5%,降幅扩大2.9个百分点。 3、出口转移过剩产能,但未来持续性存疑 今年以来海外市场成为国内过剩产能的宣泄口,海关数据显示,2015年9月我国钢材出口1126.3万吨,环比增长15.5%,同比增长32.1%,创下历史单月最高水平。2015年1-9月,全国钢材出口8328.2万吨,同比增长27.2%。出口增长主要靠低价以及出口补贴,但是随着贸易摩擦加剧同时海外市场经济疲软,并无增长点,因此出口未来能否持续有待观察。 三、投资分析:价格弱势下行,年底或可延续 综上所述,尽管宽松政策不断,但是实际上对实体经济拉动有限,不改经济减速的趋势。基本面亦不佳,尽管高炉开工率维持低位,但是需求过于疲软,价格持续震荡下行。从技术上来看,跌破1800心理关口之后,期螺价格依然不断创新低。未来暂时看不到可以改变下跌趋势的因素出现,因此判断价格下跌的趋势将延续。 责任编辑:丁美美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