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启表明A股恢复常态 “A股经历三季度的暴跌后,市场逐步在恢复正常的机制。IPO重启提上日程表明目前A股交易基本恢复常态,步入正轨,危机模式结束。与此同时,改革的步伐并没有因为市场的剧烈波动而停止,重启IPO并进一步完善新股发行机制改革,表明资本市场的改革在继续,步伐坚定且方向正确。”银河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孙建波如是表示。 事实上,突如其来的IPO重启也并没有带给市场机构太多的意外。“重启IPO基本符合预期,资本市场肩负着经济改革转型的重任,证券市场具备基本的融资功能,因此重启IPO是应有之义;另外,近期市场企稳回升,股市基本步入上升通道,市场对于重启IPO也有一定的预期,所以重启IPO并非超预期。”星石投资首席策略师杨玲向本报记者表示。 这似乎可以用来解释金融股以及大盘在上周出现的急速拉升。不过,这样的拉升还会继续吗?历史经验表明,IPO重启影响市场短期波动,但不会改变中期趋势。 统计显示,A股历史上前后共发生了九次IPO暂停。单纯就走势看,前八次IPO重启后,大盘上涨与下跌次数并无明显偏向。“若就趋势是否改变看,中期观察IPO重启后大盘均延续了此前的走向,即新股发行并未对市场的中期趋势产生根本性影响。因此,从历史经验来看,新股发行对市场的影响更倾向于是一个短期波动,而不会改变市场的中期趋势”。孙建波陈述道。 杨玲也认为,经过此前数轮数次降准降息,市场上的流动性已经非常充裕,对于IPO重启,市场已具备了一定的消化能力;另外重启IPO也算是最后一个利空落地,之前股市经历了去杠杆、人民币贬值等,进行了两轮调整,目前基本算是利空出尽。“因此我们认为IPO重启最多会导致股市短期盘整,但中长期振荡上行的趋势不改。”杨玲表示。 对资金面影响有限 不过,即便如此,二级市场对于IPO“失血”效应的恐慌却始终是投资逻辑上绕不开的 “心结”。“直观来看,投资者对新股发行的担忧,其中的逻辑来自于新股发行带来新标的的供给,从而将部分资金分流至一级市场,进而改变资金供需格局,导致市场下跌。”孙建波分析称。 这一次会不一样吗?业内人士认为,如果新股发行的方式与方法得当,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因为担忧资金面而引起的心理冲击。而这一次重启新股发行最重要的变动之一就是发行环节取消了原先预缴款,以避免每次申购出现冻结巨量资金的情况。 统计数据显示,这一改革可以大幅减少新股发行中投资者需要动用的资金数量。数据显示,2015年发行股票的192家公司,网上投资者中签率平均为0.53%、网下投资者获配比例平均为0.22%。2015年6月初,25家公司集中发行时,冻结资金峰值最高为5.69万亿元,如取消预缴款,则投资者仅需缴纳申购资金414亿元。 而节奏上的平滑处理会将对资金面的干扰进一步下降。“我们判断,即使重启IPO,证监会也会在新股的发行节奏上有所控制,不大可能出现新股扎堆发行进而导致股市承压过大的情况;另外证监会表示重启IPO之前,完善新股发行制度,取消预缴款制度,预计也不会对资金面造成很大冲击;同时证监会并没有提供重启IPO的时间表,只是表示年内发行之前过会的28家企业,据我们了解这28家企业中小盘股居多,因此估计融资压力不大。”杨玲向记者表示。 此外,光大证券对此前10月份A股资金面的统计数据显示,证券市场交易结算资金余额、“两融”余额以及股票和混合型基金份额分别环比增加1396亿元、1263亿元和300亿份,合计约3000亿元,同时考虑到450亿元的再融资规模,市场资金面约有2500亿元的净流入。 “与之相比,本次重启后首批10家公司前次发行时合计募集资金约42亿元,去年6月份至今年6月份新股发行高峰之前,IPO每月融资额约从50亿元上升至200亿元。”上述机构分析师赵扬称,所以,对于目前市场的资金面而言,本次IPO实质影响较为有限,除了新增资金的持续性外,我们更应关注的是股东减持、再融资节奏规模上的后续变化。 有利A股中长期健康发展 而从长远来看,重启IPO的意义就显得更加深远了。这似乎可以理解为何重启IPO的消息虽然突然,但大多数市场人士却并不感到意外。因为这才是一个长远之计。 孙建波认为,资本市场被赋予的主要功能是通过资金流动为经济发展配置资本要素,其中融资是关键功能之一。同时新股发行亦是股票市场上市公司结构改善的重要渠道,有利于上市公司结构朝着符合社会发展的产业结构方向前进。长期暂停新股发行,既不利于上市公司结构的改善,也弱化了市场基本的融资功能。 “中长期看,新股发行有助于上市公司结构的改善,有助于市场更好地代表经济社会发展方向。我们期待,在不断改进的发行制度下,能有更多的优秀公司走上资本市场的舞台。同时,我们更加期待,弄虚作假的公司和权钱交易的发行者能够受到法律的严惩,从根子上净化资本市场的空气。否则这将成为一个投资者不宜久留的市场。”他表示。 无独有偶,赵扬也认为,IPO 重启有利于A股中长期健康稳定发展。“新股供应相对不足一直是困扰中国资本市场的制度性问题,A股市场上重组借壳盛行、小市值成长股结构性高估乃至市场遇到资金冲击时缺乏深度等,都与之有一定关系。”他表示,从这个角度上看,本次IPO重启以及后续可能稳步推进的注册制改革,都有利于A股中长期的健康稳定发展,市场对此观点较为一致。 责任编辑:陈智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