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钢企业称将坚持长协价格机制;力拓称市场价格正在恢复正常 2009年的铁矿石谈判陷入胶着,据了解,铁矿石厂家正努力将年度合同定价提高5%,而中钢协则要求铁矿石价格退到2007年的水平。就相关问题,记者上周采访了力拓集团亚洲及中国区总裁路久成、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秘书长单尚华、副会长罗冰生及副秘书长戚向东。 供需双方中铝注资力拓不影响谈判 记者:又到一年一度的铁矿石谈判,过去谈判中,力拓和必和必拓态度都比较强硬,中国没有太多话语权。力拓和中铝合作后会对谈判产生什么影响吗? 路久成:中铝和力拓的交易,本身是投资者和被投资者的关系。中铝只是力拓的股东之一,既没有经营权,也没有发言权,因此二者合作,不影响力拓在任何市场做任何事情。 铁矿石谈判一直都很激烈,力拓采取的态度只是单纯的商业做法而已。中国一直以来都是力拓非常重要的市场。力拓和宝钢、中钢都有合资企业,只是没有像中铝这样大的规模,但这些合作也没有影响过铁矿石谈判。 罗冰生:中钢协支持企业在海外投资办矿。我国钢铁矿石资源虽然总量较多,但是分布分散,贫矿多,富矿少。主要矿山的铁矿石原矿品位只有20%多一点,因此要保证钢铁行业发展,必须立足国内外两个市场,才能保持长期稳定的供应。 目前,中国钢企和其他企业在国外的矿山投资参股,以此控制铁矿石资源的比重,大约占中国铁矿石进口需求量的13%左右;而其他发达国家,比如日本,这一比例都在60%以上。从这一现实出发,我们认为中国的投资参股来控制铁矿石资源,应是长期战略方针。 至于是否是最好时机,需要具体分析———比如对矿山情况、资源情况,和我方投资参股的比重做全面分析才能下结论。不过我们认为,现在有好的企业,以比较低的价格控制了较好的资源。 力拓市场价格正在慢慢恢复 记者:目前谈判进度如何? 单尚华:以宝钢为代表的中方谈判队伍,已经从2008年11月4日开始了首轮谈判,到现在为止谈判展开了三轮。中钢协也约见了三巨头高层,向他们介绍中国进口铁矿石的新模式。 罗冰生:我们谈判时有5点态度必须坚持:目前铁矿石的供需关系明显为供大于求,因此铁矿石出口价格应该做较大幅度的调整,来适应供大于求的态势。中国钢铁企业进口铁矿石的主要办法,是长期协议进口铁矿石的合同价格(长协价),该做法符合中国钢业发展需求,我们要坚持这一做法。 过去多年来,以宝钢作为中国钢铁企业的代表,在中钢协的协调下,进行铁矿石谈判———这样一个基本做法依然执行。宝钢谈判的价格代表整个中国钢铁行业的价格。其他钢铁公司不应该出来再和三巨头参与谈判。从进口铁矿石的实际情况来看,中钢协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全面代理制的做法。 过去市场上存在长协价和市场价的两种价位,以后统一按照长协价来走。 路久成:铁矿石价格波动很厉害,历史上没有出现过铁矿一年之间可以上下价格浮动这么多———去年最高一百八九十块,而最低六十块———现在市场正一点点从去年12月份的最低价格慢慢恢复正常。力拓希望在市场逐渐好转,正常化之后再有更好的交流。 中钢协合同结束后还有3个月缓冲期 记者:这是否意味着铁矿石谈判时限还要拉长?去年铁矿石价格一下子涨了50%,今年长协矿价格的降幅可能有多大? 路久成:2008年12月份是铁矿石这几年的最低水平。我们去年签署的合同基本要到3月底才结束,此外还有3个月的缓冲期。 我们去年差不多是在5月底才谈成的价格,现在离5月底还有一段时间,所以不必太着急。我们肯定是想等到情况更明朗的时候再谈这个问题。关于铁矿石价格的预期,处在敏感时期不便回答。 单尚华:长协矿价必须退回到2007年水平———长协矿价格如果要退回到2007年的水平,澳洲矿石价格至少要同比下降45%,而巴西矿石价格要同比下降40%左右。今年铁矿石要降价,就必须要大幅降,虽然不容易,但我们必须取胜,没有退路,所有钢企必须保持一致。 戚向东:我们不论长协矿要降百分之几,也不管今年钢价比去年高点降多少,最大的意义在于钢价和产业链上各种产品比价关系要合理———和煤价、矿价的比例合理。要保证产业链上利益分配的合理性。 去年铁矿石、煤矿都是暴利,而钢厂暴亏,这种不合理情况是不能长久的。因此一方面要把铁矿石原料成本降下来;燃料价格也要降下来,钢材价格有适当提高;钢材产品有一定微利存在,这种情况对钢铁行业发展才是有利的。 记者:1月份至今钢材价格有所回升,是否意味着市场开始回暖? 罗冰生:1到3月,国内市场钢材消费量萎缩的状况并不会有根本的改变,国内市场对钢铁需求还没有出现明显增长态势。有人宣称国内钢市已经回暖,我是不赞成这一说法的。目前国内供需之间仍是不稳定———钢铁价格在底部调整,有时价格可能回升几百块,但有时又会下跌。 我们希望回暖越快越好,但是根据大部分人的意见,2季度甚至3季度国内市场还可能进一步萎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