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12月23日 星期一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股票投资 >> 股市资讯

多空交织短期承压 反弹因素并未改变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15-11-16 08:42:51 来源:中国资本证券网

上周A股市场在先扬后抑的走势中,近乎陷于震荡滞涨的状态,上证指数连续在年线位置徘徊不前,最终周K线形成倒T型,微跌0.26%,预示市场反弹进入艰难期。另外,深证成指和创业板指,虽然分别上涨1.05%和1.83%,但周K线均收出较长上影线,显示上档压力沉重。对此,业内人士普遍预计,近日大盘虽然有所休整,但幅度有限、量能萎缩,整体是良性调整。市场的分化在预期之中,彻底否定市场的多头氛围有些过于极端,短线调整之后,市场继续震荡向上是大概率事件。


三大反弹因素并未改变


《证券日报》记者梳理分析人士的观点发现,目前,触发本轮反弹的核心因素并未改变,主要理由有四个方面。


首先,政策实质性利好有助于A股维持中长期震荡向上的慢牛格局。10月份央行宣布自霜降日起降准降息,此次“双降”也是今年以来的第五次降息及第五次降准,货币流动性释放力度达年内新高。而随着11月份行情的深入展开,“十三五”规划各细分领域将有望迎来实质性利好密集落地期。


其次,国内流动性继续宽裕而高收益资产日渐稀缺,IPO暂停之后无风险的打新高收益率消失,国债收益率一度回落至近3%,相比之下,股市中的高股息率蓝筹股吸引力不断凸显。


第三,上周一,市场在获悉重启IPO的当天出现了上涨,沪指冲过3600点,涨幅达1.58%,这在历史上并不多见。其背后的原因是越来越多的投资者认可新股重新发行。分析人士认为,监管层确认重启IPO是对市场形势改善的肯定,有助于投资者恢复市场信心,信心改善的积极意义远大于IPO对市场资金的抽水影响,所以市场继续做多是在意料之中的。


综上所述,业内人士预计,后期行情可能会呈宽幅震荡、重心上移的走势,板块轮动行情概率较大,个股较为活跃。


五大因素将干扰市场


尽管有上述利好因素支撑本轮反弹,但A股市场未来走势仍有诸多不确定性因素或潜在的负面因素干扰。


其一,美联储加息预期不断升温,市场波动在所难免。


其二,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11月13日分别就融资融券交易实施细则(2015年修订)进行修改,两交易所均规定,投资者融资买入证券时,融资保证金比例不得低于100%。市场人士告诉《证券日报》记者,提高融资比例对股市中长期来讲是利好,但短期会给市场带来心理影响,再加上市场本来就有调整的需求,因此短期内融资热门个股的走势会出现异动。


其三,投资者谨慎情绪开始升温。据相关数据显示,11月2日至11月6日新增A股投资者30.02万人,环比减少11.03%,交易投资者2390.59万人,环比大增5.11%,持仓投资者5041.65万人,环比微降0.96%;同期证券交易结算资金小幅净流出73亿元。可以看出随着11月初A股选择向上冲锋,虽然交易氛围非常活跃,但是新增投资者以及持仓投资者的数据均有所下滑,加之交易结算资金连续两周的流出,种种迹象都在表明当A股步入前期7月份和8月份密集套牢区之后,投资者的谨慎情绪已开始升温,这或将影响A股的上攻信心和动力。


其四,证监会11月6日宣布将重启IPO,由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修订草案仍处于征求意见状态,率先发行的这28家企业仍将依据现行规定,即需预先缴款。据机构估算,28家企业IPO将冻结资金3.5万亿元,首批10家企业冻结资金近1万亿元,可能对市场资金面产生一定压力。


其五,技术性震荡修复需求加大。自前期调整的低点以来,上证指数累计反弹幅度达到28%,而创业板指反弹幅度更是高达58%。在前期套牢盘和近期获利盘的共同影响下,A股的上行压力与日俱增,再加上四大指数日线、周线部分技术指标已至高位,技术性震荡修复需求加大。


总之,从可预见的基本面和政策面来看,未来多空因素交织较为复杂,存量博弈的可能性更大,尚无迹象表明情绪会火爆至增量资金大举进入。民生证券表示,后市沪指有望进入3800点至4200点区间,创业板指有望触及3000点。行情节奏上将会进行三波演绎,蓝筹搭台、主题伴奏、成长唱戏;结构方面,坚定看好新经济相关成长板块。市场调整结束后,中级反弹深化,未来增量资金如果明显改善,蓝筹板块将突破“搭台”范畴,尤其是金融、地产板块将出现交易性机会。


责任编辑:陈智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