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过剩格局不改 钢材终端需求萎缩导致钢铁产量下降,钢铁产量下降带来铁矿石需求萎缩,铁矿石需求萎缩持续而供应减量有限意味着供应过剩格局的持续甚至加剧,这是2014年以来铁矿石价格下跌的核心逻辑,也是我们看空未来铁矿石价格的主要依据。 需求萎缩是下跌主因 1.终端需求萎缩是逻辑源头 固定资产投资数据是加总房地产投资数据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数据的指标,能够较为贴切地反映钢材需求情况。最新的数据显示,2015年1—10月份,我国固定资产投资额为44742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0.2%,这一增幅刷新十五年低点,钢材需求继续萎缩。我们认为,从长周期来看,中国钢铁需求顶峰已过,未来钢材终端需求继续萎缩是大概率事件。 2. 钢厂减产乃大势所趋 随着需求萎缩,钢厂已经出现减产情况。数据显示,2015年1—10月份全国粗钢产量为67510万吨,同比下降2.2%。这是近二十年来,中国粗钢产量首次持续下降,钢材终端需求萎缩是导致钢铁产量下降的根本原因。换句话说,钢厂以往面临的是钢价下跌、企业亏损,但只要钢材销量能够维持,钢厂就缺乏减产动力。但如今钢厂面临的是钢材产品出货压力加大,减产也是无奈之举。 总之,钢厂减产确实在进行中,而且越是从长周期考虑,钢厂减产力度加大的概率越大。这意味着铁矿石需求萎缩将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持续,这将对铁矿石价格构成长期压制。 供应端收缩力度有限 1.铁矿石进口量同比持平 铁矿石进口量是反映国内铁矿石供应量的指标。海关数据显示,2015年1—10月我国累计进口铁矿石77451万吨,较去年同期下降0.5%。这一方面说明在四大矿山扩产的同时,非主流矿山在退出市场;另一方面也表明中国钢铁产量下降已经体现在了铁矿石的采购环节。 2.国产矿减产较为明显 在铁矿石价格持续下跌的情况下,国产高成本矿山产能的退出很明显。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1—9月份,我国铁矿石原矿产量为101244万吨,较去年同期下降9600万吨左右。不过,国产原矿与进口矿存在品位差异。如果我们将3吨国产原矿折算成1吨进口矿,则前三季度国产矿减产量相当于3200万吨左右的进口矿。 结合铁矿石进口量和国产矿的产量变化来看,今年国内铁矿石供应量出现了下降,但下降幅度有限。 供需面总结及成本因素分析 1.供应过剩格局持续 我们需要综合比较供需两端变化来判断铁矿石市场格局。我们根据月度生铁(粗钢折算)产量计算铁矿石需求量,根据国产原矿产量和进口矿数量推算铁矿石供应量,可以大致测算出铁矿石月度供需平衡状况。 今年以来,虽然国产矿出现显著减产、进口矿数量也同比下降,但铁矿石市场供过于求的基本格局未改。而且,考虑到未来可能出现的钢厂减产力度加大以及目前积累的供应过剩量,我们认为在将来相当长的时间内,铁矿石市场供过于求格局仍将持续,这对中期内铁矿石的价格构成压制。 2.矿山成本决定矿价下行空间 以上,我们根据供需因素确定了铁矿石价格下跌的运行方向,接下来我们根据主要矿山的成本变化来推测铁矿石价格的下跌空间。此前,四大矿山中FMG成本最高,其成本线也被视为铁矿石价格下跌目标底线。因澳元贬值和矿山实施降低成本措施,FMG最新季报显示其C1成本降至16.9美元/吨,较上季度下降约5美元/吨。这意味着FMG成本降至约35美元/吨(到中国港口价格),折算成大商所期货盘面价格约280元/吨,这可以作为铁矿石期货价格下跌目标的参考。 风险因素及交易策略 通过上述供需基本面的分析,我们认为做空铁矿石期货为理性选择。但我们仍需关注一些风险点,并设计好应对策略。 第一,由于我们判断的是铁矿石价格中期方向,在短期行情节奏上我们受制于多种因素判断,准确性可能明显下降。 第二,目前铁矿石1601合约期价较现货价格仍存在明显贴水,在临近交割时,这种贴水可能逐步修复。贴水修复可能通过1601合约的上涨来完成,这或将带动1605合约反弹。 为应对上述潜在的风险,我们在操作策略设计上通过资金仓位管理来加以应对。依据基本面判断铁矿石价格重心趋于下移,操作上采取趋势做空策略,寻找阶段性反弹的局部顶将是我们主要的建仓参考区域。 为应对阶段性价格逆向波动风险,我们总体上采取轻仓操作的策略,总资金占比在10%以内。为预防潜在的判断可能出现错误的风险,采取最后的减仓、止损措施应对。 责任编辑:韩奕舒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