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是美国经济持续向好,10月非农数据大超预期近70%,随后又是美国10月的物价指数及核心PCE数据略微向好,美联储最期望的温和通胀终于来临,投资者们已经意识到了:经历了7年的超低利率和经济衰退,美国经济似乎已经开始逐步走上正轨,回归正常利率已经提上美联储的议程了——投资者们用脚投票,市场已显示美联储在12月份加息的可能性已上升至70%以上了。 作为全球的央行,美联储即将终结超级宽松政策,回归正常利率的趋势既然已定,整个金融市场自然也会因此产生连锁反应:自美联储加息概率不断上升以来,美元指数上冲,欧元及新兴市场货币承受压力,美国股债、欧洲股市和大宗商品下跌,各类风险资产都以不同的表现向美联储表达“敬意”——就连A股也不能避免,在经历连续暴涨之后,A股同外部股市一样经历调整,不少机构也再次“多翻空”,认为央行不再放水,再也赚不到央行的钱了。 在10月底市场普遍认为A股已被高估、上方压力重重的时候,我们曾大胆认为A股即将暴涨——双降一星期后,A股迎来大幅拉升,上冲至3650高位;而现在当市场过度担忧美联储加息的连锁反应、认为中国的股债市场已没有出路的时候,我们也想站出来“唱唱反调”,或许美联储加息并不意味着风险资产走入末路。 是否加息已不是增量信息 对金融市场而言,最令人担心的不是确定的信息:如果市场早已预料到苹果今年年报的利润会大幅减少50%,市场会自发的将这个信息反映到苹果公司的股价里——经历这个“价格反映”(price in)的过程后,市场又会去寻找其他面向未来的信息,即使最后年底苹果公司的年报显示利润果然大幅减少50%,也不会对市场造成太大的冲击,因为它已经不是增量的信息了。 所以,正如美联储的加息预期那样——10月非农就业数据、FOMC会议时,加息就已经是板上钉钉,金融市场随后经历了巨大的调整,已经逐渐消化掉了美联储12月加息这一信息的影响,即使12月美联储真的宣布加息,这也已经不是增量信息了,对市场的影响也将十分有限。 这也就是当11月19日凌晨耶伦再度释放年内加息预期的时候,金融市场不再下跌的原因了:12月加息已经不是增量信息,市场已经不再关注了。 加息幅度和频率超预期的概率不大 如果不关心12月是否加息,那么如今市场机构关注的是什么呢?在加息已成定局的背景下,市场更加关心的显然是1.加息的幅度和2.美联储将以多快的速度回到正常利率(即明年还要加几次息)。 既然美联储是世界的央行,美国经济也与外界,特别是欧洲、日本和中国这几个大型经济体紧密连接——耶伦曾在今年9月担忧中国经济的下滑可能会拖累美国,自然美联储在选择加息的幅度和频率上也会慎重考虑到世界经济的现状。而现在的世界经济显然仍处于衰退之中,特别是金融危机之后的世界发动机中国经济降速之后,美国羸弱的经济复苏并不能把世界经济拉出衰退的泥沼——大宗商品的价格便是明证:即使美国非农就业数据大超预期,通胀温和上涨,但铁矿石、铜和石油等重要工业商品的价格依然承压,航运数据BDI则再创新低。因此,既忧虑美国复苏羸弱,又担心拖垮世界经济,畏首畏尾的美联储自然不会超预期去调整加息幅度和频率——关于加息,还是没有增量信息。 其次,虽说近20年美联储每次紧缩,新兴市场包括中国都会承受资本外流的压力,且大多会造成新兴市场的动荡。不过今时不同往日,由于日本和欧洲央行的经济衰退和货币宽松政策,美国逐渐从热钱的起点变成了热钱的目的地,欧洲和日本的低息热钱资金也已经部分代替了美国的资金,成为了流入中国的主力——所以,美联储加息会导致部分热钱回流美国,但不会像以往那样造成巨大的资金压力。 加息不影响“宏观三角” 在我们的“宏观三角”理论里,实体经济处于转型期中的萎靡,央行放水释放流动性和财政政策发力以防范系统性风险这三个因素是导致2014至2015年“股债双牛,商品下跌”的基础:在这三个因素里,经济的长趋势萎靡是基本确定的,所以商品市场的长趋势下跌也是级别确定的;不确定的在于央行的货币政策及政府的财政政策——当三季度政府放松了对实体经济的救助和央行因汇率暴跌而畏首畏尾的时候,股票与债券市场的走势实际上是相当纠结的,而当9月下行汇率趋稳、热钱会刘、CPI回落让央行宽松空间扩大,政府重启财政刺激政策以防范系统性风险的时候,A股就重新回到了上涨的正轨之中。 那么加息是不是就会影响“宏观三角”这三个要素的稳定性了呢?从传导路径上说,加息会从两个方向影响“宏观三角”的稳定性:1. 加息导致人民币汇率下跌,而央行为了稳住汇率、不出现恶性通胀,不得不停止放水,导致中国经济缺乏流动性;2. 加息导致热钱流出,房地产等资产价格暴跌,继而导致信用事件频发,出现系统性风险。 不过仔细推敲,两者发生的可能性都较低:与俄罗斯过于依赖石油出口和其他生活品进口不同,中国的经济结构更加多元,国内产出规模更大,即使发生货币贬值,发生通货膨胀的概率并不大——更何况,对于如今陷入通缩泥沼的中国来说,输入一点通胀也未尝不可,中国央行很可能不会因汇率下跌而畏首畏尾;另一方面,从总负债率和总外债规模上看,中国经济并不像南美和东南亚等国家那样债务规模过大和极度依赖外部融资,中国政府强大的财政能力和动员能力也可以保证不发生系统性风险以及缓释区域性、行业性风险——违约率的上升和大宗商品价格的暴跌是中国经济放缓的证明,但不是系统性风险一定发生的证据。 所以,从上述角度出发,美联储加息既已经被市场price in,符合预期甚至低于预期的加息动作很难引起市场剧烈的波动,中国“宏观三角”组合的稳定性也不会因加息而动摇——市场情绪可能会引起风险资产短期的波动,但长期趋势并不会因符合预期的加息而动摇,投资者应保持耐心,静候股债长期牛市的佳音。 责任编辑:张文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