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在市场毫无防备的大背景下,股市却以一根超过5%的单日巨阴线报收,盘面上再度展现出跌停潮的奇观。然而,鉴于此次股市暴跌,不少股民却把原因归咎于近期监管层清理股权融资类权益互换业务,并由此引发了市场再度出现非理性的杀跌行情。 事实上,对于本月27日的长阴杀跌行情,确实给市场的投资信心带来了极大的伤害。至此,随着这一根长阴线的降临,实际上也打破了市场多月来少有的平静氛围。但是,纵观当时的市场消息面情况,也颇显复杂,但整体上却有所偏向于空方。 首先,监管层于近日向券商下发通知,要求券商不得通过场外衍生品业务向客户融出资金,供其进行沪深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及新三板挂牌股票交易,其核心意在剑指股权融资类权益互换业务,涉及资金规模近千亿。 再者,年内首批IPO将于11月30日起正式申购。然而,对于首批IPO申购,仍然沿用旧规则,即预缴款申购的形式。由此一来,在预缴款申购模式之下,料超万亿的冻结资金规模将会给市场的存量资金起到较大的分流影响。 此外,注册制度推出以及国家队减持的传闻,同样对市场的投资信心带来了或多或少的影响。时至今日,虽然部分传闻已经得到了澄清,但仍旧未能降低其冲击影响力。 综上所述,在多项利空因素的影响之下,实际上也让市场空方的气焰再度膨胀。 不过,鉴于本月27日的长阴杀跌,笔者认为,上述原因或许只能说明是直接或间接原因,而并非主要原因。或许,对于这一根长阴杀跌,更多属于市场对利空消息的集中反应,结合大量获利盘的释出,由此也给市场营造出一种恐怖的杀跌氛围。 实际上,对于近期监管层清理股权融资类权益互换业务,其实际占比并不大,且通过近期中国证券业协会的发声,也进一步弱化了其实际冲击力。 具体而言,在本月29日,中国证券业协会做出表态,大概意思即“叫停”仅限于融资类收益互换,虽然停止新增,但存量仍然可以履行,但不允许延期。就目前而言,存量未了解规模大概785亿元。此外,对于清理这些存量规模,并没有集中清理的要求,而原存量股票仍可按照原合同交易。 由此可见,对于市场对这一项清理工作的解读,确实存在着一些偏差。然而,从实际操作中,清理这部分存量规模却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并非马上就可以完成全部清理的工作。至此,其对市场的实际冲击力将会大大减缓。 值得一提的是,经历了前期轰轰烈烈的去杠杆化过程之后,当前市场的整体杠杆率水平已经出现了大幅度地降低。至此,在时下监管层再度掀起清理股权融资类权益互换业务之际,其本质意图就在于更细化清理高杠杆业务,降低市场潜在的高杠杆业务风险,以达到整顿场外衍生品的野蛮发展状况的目的。但是,鉴于本轮高杠杆业务清理,还是给予了较多的宽松空间,实际上也给市场带来了喘气的机会,其杀伤力远不如前期的程度。 除此以外,对于新一轮的新股申购,其对市场的冲击力也是比较显著的。但是,鉴于IPO新规的落地仍有一些时间,而目前仅仅处于过渡的阶段。由此一来,在IPO申购方式继续沿用预缴款模式之际,其对市场的直接抽血影响还是比较突出的。 但是,从首批IPO申购时点来看,基本集中于11月30日至12月2日,且12月1日的申购数量较为显著。至此,在当前以存量资金作为主导的市场环境下,料周初新股申购对市场的影响仍然存在,但随着新股申购的逐步完成,市场也将会有逐步回稳的预期。 需要注意的是,在未来IPO新规之下,将会取消预缴款申购机制,并修改为中签后再缴款的形式。简而言之,即投资者无需在打新的过程中实缴资金,且可以在中签后进行缴款。 对此,在未来IPO新规模式之下,其对市场的抽血效应将会大大减缓,但同时也会大幅降低新股的中签率以及未来打新的综合收益率水平。然而,在未来注册制模式下,新股的发行节奏以及大盘IPO企业的发行频率,将会深刻影响着未来股市的去向,而此时市场可否实现“优胜劣汰”的功能,及投资与融资功能可否实现均衡式的发展就直接决定着未来市场的发展命运。 时下,经历了前期市场加速“去杠杆化”的过程之后,目前A股市场的整体杠杆率水平已经得到了大幅度地降低,其潜在的系统性风险已经不大了。与此同时,经历了前几个月国家队资金的大规模布局之后,目前多数股票已处于国家队高度控盘的局面,而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封杀了多数股票继续大幅下挫的空间。由此可见,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股灾再度发生的可能性还是比较低的。但是,通过本月27日的市场暴跌走势,实际上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此时此刻,A股市场确实更需要有一个稳定而又健康的市场环境。 责任编辑:陈智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