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11月24日 星期日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外盘投资频道 >> 外盘专家

姚曦:利比亚局势对国际原油市场的影响分析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15-12-01 13:46:48 来源:期货日报网 作者:姚曦

点关注其全面恢复原油生产的进展情况


  油气资源


  利比亚是OPEC的成员国之一。它拥有非洲最大的已探明原油储备资源,同时也是非洲第五大天然气资源储藏国。


  利比亚在1961年开始出口原油,并在一年后加入了OPEC。作为非洲最大的原油资源储备国和第五大天然气资源储备国,利比亚是全球市场上重要的轻质低硫原油供应国之一,它的主要出口地为欧洲。在过去的几年中,利比亚的原油生产与出口受国内动荡局势的影响大幅缩减。2011年,利比亚的原油出口几乎中断,并且产量也仅能勉强维持国内需求。这迫使IEA协调各成员国紧急释放了共600万桶原油储备以应对利比亚原油供应中断危机。


  从2012年开始,利比亚的原油产量开始逐渐恢复,不过仍然低于内战前的产量。2013年年中,利比亚中东部的数个重要港口被石油设施护卫队(Petroleum Facilities Guard)封锁,同时利比亚西部爆发的抗议导致了数个油井以及输油管道被关闭,这使得利比亚原油产量再一次大幅下降。直到2014年下半年,中东部一些港口的重新开放才使得利比亚的原油产量有所上升,然而已远远不及内战前的产量水平——从2015年1月至10月,利比亚的平均原油产量水平仅略高于40万桶/天,而2010年这一产量水平为165万桶/天。


  利比亚国内经济严重依赖原油的生产与出口。根据IMF的测算,2012年,原油及天然气行业收入占到了利比亚政府收入的96%,另外,利比亚出口收入的98%也来自原油以及天然气出口。在利比亚的出口收入中,约有79%来自原油出口,这为利比亚政府带来了约480亿美元/年的财政收入。然而在利比亚政局动荡之后,这一数据大幅减少。EIA的最新报告指出,由于产量以及出口的锐减,2014年利比亚的原油出口收入已降至90亿美元。自2011年爆发内战以来,利比亚的经济状况已大幅恶化。在内战爆发当年,利比亚的国内真实GDP水平同比下降了62%。虽然其经济状况在2012年之后有所好转,却在短期难以恢复到内战前的水平。


  根据油气周刊(Oil & Gas Journal)的统计,在2014年年底,利比亚已探明原油储量为480亿桶,占非洲总探明储量的38%,同时利比亚也是全球第九大原油资源储备国。利比亚有六个主要产油区,分别是Sirte、Murzuk、Ghadames、Cyrenaica、Kufra和离岸产区,并且80%的可开采资源分布在Sirte盆地产区,由于持续的动乱使得新的油田无法开采,因此Sirte地区的产量直接影响着利比亚的原油产能。


  图为全球十大原油储备国


  政府管理


  过去数十年,利比亚国家石油公司一直强调通过提高勘探与开采技术增加产量。在内战之前,利比亚国家石油公司曾宣布,通过对成熟油田的技术升级使原油产量提高77.5万桶/天。在2013年之前,利比亚政府宣布计划将它的原油产量在2014年提到高200万桶/天。


  利比亚国家石油公司也计划继续通过对成熟油田的开采技术改造以增加产量。在2009年,利比亚国家石油公司曾宣布了一份油田改造计划对境内的24个原油与天然气井口进行升级改造。在这份改造计划中,利比亚国际石油公司将通过对数个油井的重点升级以提高产量,包括Waha(Oasis)油井、Nafoura/Augila complex油井以及El Feel (Elephant)油井,这份计划预期将利比亚原油产量在原有基础上提高77.5万桶/天。然而,由于国内政治不稳定、暴力冲突以及缺乏资金,这项油田升级改造计划被推迟。


  在卡扎菲下台之前,利比亚石油开采主要由地方政府运行,而利比亚国家石油公司的主要任务是与国际石油公司签署合作协议以及原油精炼及出口等事项。另外,利比亚国家石油公司也负责对国内石油开采行业进行监管。然而,由于内战后的政局不稳定以及权力争夺等因素,政府对石油行业的管理变得更加混乱。


  在内战之后,利比亚国会宣布成立石油部,然而却并未明确石油部对石油行业的具体职责。同时,利比亚政府决定对现有的原油监管法律进行修改以便将天然气行业的监管权囊括入内。在内战之后,利比亚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对石油行业结构进行调整,包括刺激下游精炼与出口、对原油开采进行补贴以及改造国家石油公司结构。然而由于局势持续动荡,这些改造计划仅停留在口头阶段。


  在内战之前,利比亚国内的国际石油公司主要来自美国与欧洲。在2005年前后,由于美国以及联合国逐步取消了对利比亚的经济制裁,大批国际石油公司被利比亚境内的丰富石油资源所吸引从而参与到对利比亚境内石油行业的开采开发当中。随着利比亚新政权的建立,国际石油公司不得不面对不确定的政治风险,同时,利比亚国内的安全局势也对境外投资者造成了困扰。


  虽然在卡扎菲下台之后,利比亚政府对外国投资者在利比亚的合约安全问题做出了保证,然而短期来看,利比亚若要重新吸引国际投资者的眼光,需要在政治稳定性、国内安全问题以及关于石油行业的法律法规上有所改变。


  原油产量


  在2011年的大部分时间里,由于内战的影响,利比亚的原油产量有了大幅缩减;在之后的几年,随着局势的回稳,原油产量开始慢慢恢复。然而,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各地爆发的抗议使得利比亚局势迅速恶化,加之港口、油井以及输油管道的关闭,利比亚原油产量再次大幅下降。


  在内战之前,利比亚平均每天能够稳定生产大约165万桶低质轻硫原油,并且相对于2000年140万桶/天的原油产量已有了一定幅度的提升。利比亚原油产量的峰值发生在上世纪60年代末,大约能达到300万桶/天的产量,然而随着利比亚政府对石油行业国有化的加速,以及国际社会的经济制裁,利比亚的原油产量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逐步缩减,至2000年才有所好转。


  虽然利比亚内战已经结束,然而国内的动乱及安全因素并没有因此减弱,从而对原油产量的复苏有着严重的抑制作用。另外,影响利比亚原油产量的重要因素还有国内各武装派别冲突对原油管道及油井基础设施的破坏,而这些人为的破坏通常需要花费数月甚至数年的时间才能被修复。2011年开始的内战并没有对油井基础设施及输油管道造成大规模破坏,然而在内战结束后,由于缺乏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各地武装派别冲突不断,从而对石油行业基础设施造成了大量破坏。例如,2014年12月,利比亚最大的原油出口基地Es Sidra被一枚火箭弹击中,使得基地内的大部分储油罐被摧毁,大大降低了利比亚的出口库存容量。


  图为利比亚原油产量


  原油出口


  图为2014年利比亚原油出口地


  利比亚大部分原油出口目的地为欧洲国家,数据显示,在2014年约84%的原油被出口到欧洲国家,其中意大利、德国和法国的进口量位居前列。在2004年取消了对利比亚的制裁之后,美国也重新开始向利比亚进口原油,数量规模约占利比亚出口总量的2%。


  在2014年,利比亚的原油出口规模约为37.5万桶/天,远远低于2012年约130万桶/天的出口数据,大致与利比亚内战时期的出口规模持平。利比亚出口规模骤减主要与其在2013年开始国内发生的动荡有关,并且由于动荡的持续,直到2015年下半年,利比亚原油出口规模依然保持在低位。数据显示,在2015年的前7个月,利比亚原油的平均出口数量为30万桶/天。


  根据IEA的数据,利比亚总的成品油消费量约为22万桶/天,大多数由国内炼厂提供。油气周刊的数据显示,利比亚共有五个原油提炼厂,总共炼能约为37.8万桶/天。然而由于国内的动荡以及原油供应因素,利比亚的炼厂开工率在近年保持在低位。IHS数据显示,在2013和2014年,利比亚的炼厂开工率仅约20%。

  图为利比亚炼厂产能



责任编辑:张文慧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