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下称中石油集团)天然气业务的投资正不断加速。 自8月份中石油集团与澳大利亚500亿澳元的天然气采购协议之后,10月13日,中石油集团与俄罗斯国有天然气公司达成700亿立方米天然气供应的框架协议。 在接近中石油的人士看来,对于天然气价格改革的预期,是中石油今年以来在天然气市场频频出手的重要原因,“随着新的天然气定价机制出台,中石油将在未来竞争中确保价格优势”。 上下游一体化的投资战略配合其价格优势,已使得中石油在天然气领域呈独大之势。 价格优势 上述与俄方的协议中,俄方计划明年6月与中方签署供气合同,计划每年向中国输送700亿立方米天然气;供气价格和最终供气量的谈判也将在明年初开始。 今年以来,中石油集团进口天然气不惜血本。8月中旬,中石油集团与美孚澳大利亚资源有限公司达成LNG(液化天然气)的销售协议。中石油集团将在20年内,每年从澳洲高更项目中,进口225万吨液化天然气,交易价值约为500亿澳元。 中石油集团的此单生意遭到质疑,其价格被认为每吨比竞争对手高出200多美元。中石油集团对此予以否认,不过现实是:相比于自产管输天然气,中石油从澳洲进口的LNG价格的确要高很多。 随着年底开通的西气东输二线工程,中石油进口天然气的成本会进一步水涨船高。 刚刚与俄罗斯达成的输气框架协议中,价格上也将盯紧亚洲一揽子石油价格。在能源专家韩晓平看来,挂钩亚洲油价的模式将不利于中石油集团,亚洲油价要比欧洲油价每桶贵1~2美元。 接近中石油集团人士表示,即将出台的天然气价改方案让中石油集团在拓展天然气方面底气陡增。 记者获悉,就在9月份底,相关部门在数天的闭门会议后,落实了天然气价格改革的最终方案。这一方案最快在今年底明年初就将正式出台。 据了解,此次价改的核心思路仍然是放开上游的出厂价格和管输价格,通过加权平均的方法,按照不同的片区划分,由发改委直接确定各片区统一的门站销售价格。 在上述人士看来,无论中石油集团进口价格有多高,只要和国内自产天然气加权平均后,其在国内天然气的销售上仍然是最具有竞争力的。“因为他们在国内天然气储量就占73%以上。按照价改方案加权平均后,仍然是三家企业中成本最低的”。 他认为,“中石油现在国内天然气市场份额已经达到80%左右了,他们在上游多路出击的目的,就是为了在三家石油巨头的天然气竞争中获得绝对优势”。 远景规划 今年年中,中石油集团明确提出要把天然气业务作为成长性、战略性和历史性工程。在其规划中,到“十二五”末,要实现天然气产量占国内油气总当量的“半壁江山”。 天然气业务已经成为中石油集团最具成长性的业务,到2008年底产气量达到617亿立方米,连续6年保持两位数高速增长。 记者了解到,中石油在国内重点建设塔里木、四川、长庆三个大型油气区,建设青海、大庆、新疆三个中型油气区。同时,大连、江苏、深圳、唐山等地也在加快LNG终端站的建设。 中石油天然气海外规划也形成规模,上半年作业产量达到了39亿立方米。在同土库曼斯坦、俄罗斯等国的合作中,中石油都是中国的主要合作者。 对于天然气业务,中石油集团董事长蒋洁敏提出,要统筹上中下游各个环节,超前做好业务发展规划。 在中石油集团的规划中,在今后的8~10年,确保国内外油气总当量要基本翻一番,国内原油和天然气市场份额分别总体保持在60%和70%。 突击下游 9月中旬,中石油集团旗下昆仑燃气公司就已经着手自集团范围选调部分工程、燃气运行、安全和人事管理等方面的专业骨干。包括项目经理等岗位共需要240人。 这可以看成中石油集团突击下游的明确信号。这个已经成立一年的昆仑燃气是中石油集团从事城市燃气运营的专业化公司,注册资本金30.6亿元。由天然气管道燃气投资公司、中国华油集团燃气事业部、中油燃气有限责任公司重组整合而成。 之前,中石油的天然气下游业务散布在上述企业中,昆仑燃气成立后,将下游业务统一到一起。 今年8月,昆仑燃气、香港中华煤气等共同投资合作的苏州中国石油昆仑港华燃气项目在苏州工业园区举行了合资合同签字仪式。之前,香港中华煤气在2001年就已经单独在苏州工业园区提供燃气服务。 越来越多民营燃气公司开始倾向与昆仑燃气合作。 昆仑燃气战略规划显示,到2015年,要进入地级以上城市累计达到200个以上,形成以大中城市为中心的市场格局,并确立在全国燃气市场的主导地位。 在车用天然气方面,中石油也专门成立了昆仑天然气利用公司,到2010年,中石油的加气站总量将达700多座,未来7年内将突破2000座,年销售天然气超过100亿立方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