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期货大会之际,由中国期货业协会、上海期货交易所和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主办,南华期货承办的“期货行业国际交流与合作论坛”在五洲宾馆长江厅隆重召开。 南华期货总经理罗旭峰出席了期货行业国际交流与合作论坛,他表示,南华期货正式运营的8年里经历了整个中国期货公司国际化的一些问题,同时也经历了美国金融危机的冲击,同样也经历了在香港和其他企业之间的纠纷,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首先要学习当地的法律法规。 以下为文字实录: 大家上午好!刚才三位嘉宾都做了非常好的演讲,我想期货公司怎么开展国际化?我们在开展工作中遇到哪些困难?从这个角度谈一谈体会。 我们是在2006年中国证监会框架下允许的六家期货公司之一。2007年正式营运到今年八年时间,这八年时间当中经历了整个中国期货公司走出去国际化当中应该有的一些问题,同时也经历了美国金融危机及2011年MFG崩溃带来的冲击。同样也经历了在香港和其他企业之间的纠纷。 中国企业在往外走的过程中,首先要学习当地的法律法规。国九条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往外走,新的国九条规定了扩大资本市场开放,逐步提高证券期货行业对外开放水平,鼓励境内证券期货经营机构走出去的战略,增强国际竞争力。 第二,证监会关于进一步推进期货经营机构创新发展意见,支持期货公司、期货经营机构在境外设立或收购公司为境内企业走出去提供配套的金融服务。 第三,在期货公司监督管理办法当中明确了期货公司设立收购或参股境外期货经营机构条件和要求。 刚刚走出去的时候大家心里都没底,当年每年的利润也就两三百万。在香港预计花两年时间把500万亏完就回家了,但是在亏了一百多万时就挣钱了,也就有了后来的故事。 2006年证监会允许我们设立,2007年在香港获得SFC的核准,2013年广发期货收购了法国的NCM期货公司,现在的名字是广发金融交易(英国)有限公司,这是国家期货行业在外进行并购的第一个案例。2014年南华美国取得了美国期货协会FCM的资格,今年2月份已经获得了CFE的核准,成为CME无条件的合约清算会员。 今年上半年境内走出去的热情很高,六家公司获批之后,今年华泰期货也允许设立子公司。永安期货和一家交易公司OSTC设立了永安期货的中英合资子公司,还有中信期货、中大期货、新湖期货都获准设立分支机构。 证监会也同意了境内大概12家券商去香港设立分支机构。目前在港的中资期货公司已经到了40多家,这个数字不小了。 混沌天成期货直接收购了香港一家期货公司。最近银河期货好像在美国收购公司。在过去两年当中,整个行业所呈现出来的特征,股指期货出来之后非常明显的特征,是我们的散户逐步机构化,之前我们以营销期货的概念告诉大家,期货是一个投资的市场,从这个角度你跟客户之间很难交流,前两天莫顿(音)把这个事情说清楚了。过去很多年在中国期货市场中不知道,告诉客户期货的功能是套期保值,但是莫顿(音)把期货定位三大功能: 第一,通过分散投资分散风险。 第二,期货作为衍生工具对冲风险。 第三,通过期权给企业、投资者提供保险。 三大功能从今天的角度来看我觉得这是非常到位的。我们在往外走的过程中,我们所面临的除了要学习先进的理念、先进的知识以及我们要把我们的客户结构进一步向发达国家靠齐。美国机构投资者比重在90%以上,散户比例是非常低的。而中国目前统计数据,股灾之前机构比重蛮高的,股灾之后散户比例又下来了,这个中间有一个过程。我们跟美国和其他一些国家之间有很大的距离,需要学习,学习途径很重要的是走出去,到那个场景下去学习他们的知识。但是不同的国家、不同地区法规环节的确不一样。中国的法律体系有些时候我们认为在中国约定俗成的事在国外可能就违规了。 比如香港规定跟中国期货协会一样,每个人需要有培训时间的,员工报名已经报了,但是家里有急事,急急忙忙赶回内地了,他觉得报名已经报了,让同事把报名培训资料拿回来,马上协会就报案了,打电话给他让他马上回香港,回香港就拘留了,相当于涉嫌欺诈,花了几个月时间总算把这个案子了了,搞了很久。我们觉得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比如说中企协的培训原来报的某总,我正好没时间让我同事参加一下很正常,但是在香港就是违法了。很多事情理解角度不一样产生的后果不一样的。 在处理这个事的过程中我们也学习了英国的法规,开户是开英国的,从这个案例当中学习了什么叫做分离帐户和不是分离的帐户。在分离帐户当中钱是受保护的。由于时差问题经常会要求你是内地的公司,晚上有时区,晚上银行不开门如果要追保可能追不过去怎么办?可能会去跟你的开户机构去商讨说能不能你不追我,我第二天打过来?这家期货公司说同意,我觉得这是合理的,他要你填一张表或者签一份声明,这张表字里行间你跟我之间是交易对手关系,我用我的帐户帮你做交易,我给你做担保。你跟他之间你变成他自营帐户的部分,这家公司出事的时候把你捞进去了。中国人普遍英文不是太好,觉得表是普通的格式就填了,填了之后这个中间有问题,有些事对于法规方面的了解、理解跟当地很多的监管文化有关的。我们要在这方面要有自己的准备。 在八年时间当中累计付的学费是3000万港币,买了很多教训。希望国内同事往外走的时候不要付这个学费,因为我们已经付了。 在海外有很多方面,包括金融市场是很发达的。2010年在美国的班我是生活委员,那天晚上安排同学们聚餐,我直接委托给贝尔,听说那天晚上同学们喝的很High,我跟一个投资机构谈判从下午4点谈到11点半,把2065万美金的债权打包卖给另外一家机构,卖完之后70%的钱回来了,预计一个星期之后到帐,一年之后再回来10%多。其实有时候在做处理时不是一定要去打官司,有心理承受能力可以省时间,债权让专业机构处理这个事,省时间,危机时把绝大部分资金回到自己手上,这是最重要。跟海外机构之间的合作安全性非常重要。 海外很多公司会说我们是排在全球前三位的,多么强大。但是,我始终觉得这种宣传和调研之间要匹配,假如说不经过认真的调研很有可能掉坑里了。 现在CME是四家交易所会员,我们是八家、九家交易所的会员。以前我们认为小的时候应该借力,要和很多其他公司合作,这样人家还可以给我提供服务,可以免费获得很多的资讯和帮助。但是我觉得一次大的金融危机就可以教育你,让你觉得建自己的通道太有必要的,保障客户资产、保障自己的安全这是非常关键的。这方面是非常值得大家去思考的。 我觉得南华期货在美国机构设成了,尽管时间慢点,前前后后申请会员,一开始以香港公司名义去设,花的时间比较多,要成为清算会员,之前国内一直讨论的,清算会员海外机构能不能做?各国法律不管在美国、英国、新加坡,不落地的机构不能算清算会员的,这涉及到本国法律能否约束机构行为,还涉及到对客户资产安全保护问题。不知道我理解对不对,我们CFTC以及海外很多朋友都在。目前我还没有碰到不在当地设立机构就可以做他的清算会员。 要扩大境外机构经营,的确时间很长,我们很高兴11月30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同意了中国人民币加入SDR,但是我觉得我们的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下的可开放也应该快了,问题是开放和本国金融安全之间永远是矛盾的。尽管我们说要自信、包容,但是开门做生意,假如涉及到一个国家金融安全时,国家利益永远是至上的。我们要有耐心,对外投资过程中国外利率那么低、融资成本那么低,现在国内往外投资,国内成本很高的。能不能未来我们从海外融资,哪儿便宜哪儿融资,这对经营绩效提升有帮助的。 境内外汇审批,作为境内受监管的机会证监会这关要过的。尽管跨境是主题,实际过程还是需要大家把程序搞清楚而且要花时间去了解学习。 管理风险问题,不同国家、不同监管体系、不同文化,过去两年我们已经开始感觉到对外开放的步伐正在加快。从金融服务与实体经济考虑,我们的客户、投资者有非常强烈的要求金融服务机构提供多元化的综合性服务的要求。美国高盛是非常好的投行典型案例,中国很多券商、期货商都有这样的梦想。要真正打造成全产业链,能够投资融资金融服务一体化角度理解还需要有过程。 目前南华香港已经取得了证券、期货、外汇资产管理及投资咨询,可以说是全牌照的架构,这是为投资者提供多样化的丰富的金融服务,这也是通过香港实践之后准备翻版到内地来,我们也打算这么做,但是可能还是需要时间,因为混业经营的事往前推还是需要很多的监管理念,包括周边环境的配套。 海外是自己设公司还是自己收购公司,我们是自己设公司的,这有什么好处呢?至少管理思想、管理文化是一脉相承的,同时是从无到有的过程去学习从小到大,你违规成本、犯错误的概率比较低。如果收购公司,两种文化之间可能会产生矛盾,不同员工之间可能对某个观点的理解就是不一样的,特别是涉及到合规方面,以及法律法规方面,这方面可能会产生一个非常尖锐的冲突。我想这方面要达到有效地沟通会比较难,当然每家都有自己的做法,南华的体会觉得设立公司会比直接购买公司更为实际。 在海外和国内一样,作为一个金融机构在那里生存补充资本实力是要面对的问题。今天南华香港客户保证金已经达到四五十亿,当达到一定数量级之后发现净资本压力太大了,这时怎样提高净资本?怎样完善资本补充机制,怎么扩大规模,这块成了经营者非常需要思考的问题,并且海外有一个好处申请IPO只要符合台湾都会非常快,在香港半年、在美国还在学习不知道多长时间,但是我估计比较快的。 听说香港是某家投行做了案子,你说增发可能下午钱就到了,很快。后面增发的股份是打包卖的。2012年和梅老做培训时,他对中国市场特别看好,说未来金融中心向中国转移,我印象非常深刻,也体会到中国的容量深度和广度正在逐步扩大,并且未来几十年中美两国是全球金融市场当中占主导地位的两家。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懂得两个国家的游戏规则的人才显得非常重要,并且这种培训公司是持续有效进行的。以前在国内期货行业面比较窄,分业经营的结果导致搞期货的人不懂得证券在干什么,不懂得基金在干什么、不知道保险在干什么。但是未来这些服务知识和能力都是需要的。在海外可能是大的金融机构,越大分的越细知识点越窄,尽管学习时很宽,进入某个机构之后变得很窄,在中国往往这些机构从小到大的过程得到都可以经历,一个人可能要经历很多岗位,所以面会变得相对比较宽。某种程度上讲增加了学习的机会,有机会成长,这也是中国市场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带给大家的福利。希望这个过程在座各位充分利用。对于机构来讲要努力推动和寻找这样的复合型人才。 给南华做个广告,目前我们是港交所、港期所的期货参与者,也是迪拜黄金交易所、东京工业品交易所以及ICE的会员,目前也申请ICE的清算会议,成为CME会员之后也成为了DME的清算会议,CME是控股DME的。 希望有机会跟大家合作,谢谢各位! 责任编辑:黄荣益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