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证指数从5178点一路暴跌到2850点。我们回忆一下当时很多股评非常悲观,认为中国股市将走大c浪下跌会跌到2000点甚至1600点,在7-9月份先后多次预测:中国股市将走月线第三大浪,目前中国股市已经以慢牛的方式“晃晃悠悠”上涨了四五个月,如果在2016年走“疯牛”大涨的话,无疑后边就会迎来暴跌,但是如果上证指数像这样走慢牛的话,这轮月线级别的牛市就会走很长很长,所以我们要重点关注2016年只要不疯涨,那么中国股市就有望迎来慢牛。 我们大家都知道中国证券市场还很不成熟,其中市场制度设计上存在的缺陷是一个重要因素,衷心希望希望我们的管理层内部更纯洁一些,腐败少一些,股市的制度性变改革能够快一些,管理层对市场包括政策上的失误和管理混乱等等根本不能有利于建设一个平稳繁荣的资本市场,我们也看到了这次国家打击金融腐败的力度非常大,多名证监会、券商高管和中国一大“股神”包括徐翔等一大批金融集团通过非法手段获取股市内幕信息,从事内幕交易、操纵股票交易价格等等而先后入狱…… 前期我们也见到最高领导人首次就股市发表意见,意味着资本市场地位的提升,其重要性已上升至国家战略。在经济转型期,资本市场正承担着越来越多的作用,解决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优化资源配置的问题等等,都需要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因此,我们需要一个健康繁荣的资本市场,而通过制度变革来释放资本市场活力,在高层重视、市场需求、民众期待之下,我们有理由相信资本市场制度变革的步伐会加快。对于股市,依托制度变革所带来的巨大红利,加之经济结构转型开始逐渐有所成效,将有望保持长期牛市。2016年一季度之前我是坚定看多:上证指数台阶式上行的技术走势不会改变,其特点就是一个字:慢!毎次到通道下轨都是我们买入的时机。 投资上需要牢牢把握“改革+创新”两大主线: 目前A股市场上有981家国有上市公司,总市值24万亿,占A股总市值的55.8%。国企改革无疑将是A股未来投资主线之一。一直以来,国有企业效率相对较低,同时占用了大量的要素资源,存在很大的资源错配。总资产高达145万亿的国有企业通过盘活存量资产、提高效率,将有力提振经济。预计今年底明年初,更多具体的落实细则、指引会陆续出台,届时国企改革必将给我们带来大量投资机会,“供给侧改革”将加快国企改革,而本次出台的文件重要内容就是重组一批、清理一批和创新一批。下一步,在地方各级政府盘活资产的内生驱动和供给侧改革的外部推动下,2016年地方国企“三个一批”的步伐会加大,混改、整体上市也将迎来大动作。可以预计的是下一步以市场化为主导的地方国企改革将进入全面加速期。而据国务院国资委副秘书长、国务院国资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彭华岗在日前举行的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论坛上透露,国企“十项改革”试点方案即将出台。因前期创业板上涨较多,故低市值的重组股或称“壳公司”值得重点关注。未来较长的时间或许会是国企改革的大年,所以你现在必须去寻找和挖掘布局等待大的收获。 我国互联网、移动信息发展空间巨大:我们可以看到在地铁,公交上可以看到,几乎每个都在低头玩游戏,或看电子书、娱乐视频;同时,移动信息、互联网信息直接导致大数据、云计算这一新兴产业的诞生,而在今年8月底,大数据顶层设计方案《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正式出台,相关的上市公司也将迎来巨大发展空间。 另外与移动信息快速发展相伴随的是,网络技术支持和信息安全产业的快速崛起,网络支持方面,4G网络建设的全面铺开带来的行业性机会仍然是当前行业上升的重要催化剂。细分子行业基本面也处于向好趋势当中,智能卡受益于移动支付与互联网金融蓬勃的发展、虚拟运营得益于工信部批准170号段的开放以及民营企业进入宽带运营领域的放开政策推进;广电设备受益于三网融合政策的推动;芯片和卫星等专用设备子行业将受益于北斗的军品订单的增长以及民用市场的打开。包括未来的新需求将主要来自于信息、医疗、健康中国、体育、教育、休闲旅游,大数据、互联网金融、生物医药、传媒、高铁交通等很多行业;而新效率提升的重点方式,则将通过中国制造2025、生态环保和改革政策助力领域等呈现。未来的大机会需要我们好好的挖掘,部分大牛股将通过传统产业重组并购,转型升级过程中焕发新生。 我们再在看大金融板块,今年券商行业上市公司的业绩都接近翻倍,远超美国的券商,而动态估值也就是10倍左右。银行股的估值在7倍左右。如果市场对大蓝筹股给予合理的市场定价,如果银行股和券商股的估值能适当提升,那么大盘上万点就是必然。我认为既然中国证券市场被低估,那么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这种低估得到市场纠正就成为必然,这也是中国证券市场魅力所在。综上所述:我的观点是,2016年一季度之前我是坚定看多,上证指数台阶式上行的技术走势不会改变,其特点就是一个字:慢!毎次到通道下轨都是我们买入的时机,“蜗牛”虽慢,但会走很远! 责任编辑:陈智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