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11月16日 星期六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商品期货商品期权 >> 现货市场£企业

美联储加息周期启动 明年铜市更雪上加霜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15-12-16 17:53:38 来源:华尔街见闻

从夏季以来,美联储加息预期就让铜价承压,但本周加息并不意味着铜价下滑势头将终结。因为无论本周将发生什么情况,铜市场的悲观情绪还与其他多方面因素有关,包括美联储加息的步伐、加息对美元的影响、中国经济放缓和许多市场供给过剩。美联储绝不是导致金属价格当前低迷的唯一因素。


在大宗商品热潮于2011年触顶后,金属价格一路下滑,反映了过剩供给和中国等关键买家需求增速回落。


华尔街各大机构普遍预计,本周四凌晨会议上美联储将时隔近十年首度加息。而金属价格对美国利率颇为敏感。


渣打银行在报告中表示,虽然在美联储决议前夕铜价处于区间波动,但因缺乏强劲的需求复苏驱动,铜价下跌趋势可能延续至明年年初。


“我们继续认为明年1月至2月市场依然被悲观的投资者情绪所主导,铜价也将被下行压力所主导。”渣打称。


打破魔咒 这次加息后商品可能不会涨


华尔街见闻整理了历次美联储加息后市场反应后发现,尽管历史上美联储加息后大宗商品会走强,但原油跌跌不休及中国需求放缓,类似过去价格拉升的情况可能难以出现。


海通宏观认为,本轮美联储加息赶上了大宗商品市场的历史大变局。一方面,受政治、经济、技术等多因素影响,曾经“不可一世”的原油市场跌跌不休。另一方面,作为大宗商品的消费“巨头”,中国经济在经历了30多年的高速增长后突然减速,对大宗商品需求大幅下滑。


这两方面的利空因素短期内均未改善,所以尽管历史上美联储加息后大宗商品会走强,但本轮或许真的“与众不同”。


华泰证券则认为,美元走强将带来国际大宗商品的低迷。首先,美国经济回暖对大宗商品价格的拉动作用在2004 年-2006 年阶段已显著降低,上一轮美联储加息后金属和工业原料价格明显上涨源于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长带来的需求支撑。


其次,美国和新兴国家经济周期出现分化,现阶段看,中国工业化扩张放缓,目前调整经济结构任务重大,第二产业拉动经济空间缩窄;印度上阶段增长形势良好,但国际上普遍对其下一步经济运行持负面预期;俄罗斯经济出现六年来最严重下滑;巴西面临经济负增长。鉴于新兴市场主要经济体均增长乏力,全球市场对工业类大宗商品的需求不足,类似 2004年-2006年出现的大宗商品价格大幅度拉升的情况难以出现。


矿产商拟扩建铜矿 供需天平进一步倾斜


巴克莱分析师Dane Davis认为,在美联储宣布加息的当天,铜价将会下跌。但巴克莱预测,由于供需面因素最终会超过利率环境的影响,因此今年四季度铜均价仍将达到4850美元/吨。


本周二,力拓及其合作伙伴计划从20余家机构募集44亿美元对蒙古铜矿进行扩建。力拓计划在蒙古Oyu Tolgoi矿进行扩建,而该公司已经在当地建立了一个露天矿山,市场预计该项目经过扩建后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铜矿项目。


当该矿场完全投入运营后,每年料产出43万公吨铜,约占全球供应的2%。力拓董事会预计会在2016年上半年对该计划做出最终决定。


“很明显,额外的供应将进一步令铜价承压。”芝加哥High Ridge Futures金属交易主管Dave Meger说。


T-Commodity合伙人Gianclaudio Torlizzi表示,投资者担心一些较大的矿产商可能违约,这会影响金属价格,属于伤及市场情绪的事情。不过基本面情况正在改善,中国经济也正企稳。


中国11月工业增速回升,终结此前两个月连续下滑态势。巴克莱表示,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和产出水平对铜价更为重要,特别是从长期角度看。


美联储并非决定铜价唯一因素


对于铜价而言,重要的是加息预期会对美元产生何种影响,因铜用美元定价。美元走强不仅将提高铜的售价,由于生产国的本币汇率下跌,其生产成本也会降低,从而为低物价环境下的生产创造了条件。


不过在一些市场人士看来,铜价下跌已持续数月,单凭一次加息或许难以对价格产生重大影响。


4500美元/吨或2.04美元/盎司是芝商所COMEX铜价近期寻到的底部,该水平距离六年半低点一步之遥。交易员预计年底前空头头寸的了结可能给予铜价潜在支撑。


截至12月15日,芝商所COMEX铜价报4552.54美元/吨或2.064美元/盎司。


市场基本已将周四凌晨美联储加息计入铜价,不过依然有出于美联储加息可能伤及高负债公司,比如一些矿产商的担忧。


责任编辑:韩奕舒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