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国内钢材市场供应趋于饱和,但库存的减少却显得跟不上节奏。记者近日调查发现,由于囤积钢材的企业结构和不同品种的供需都出现分化,“二次去库存”仍然任重而道远。 根据MYSTEEL对国内22个城市钢材库存的统计,截至10月中旬,国内钢材社会库存总量已达1200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50%。而从记者向一些贸易商了解的情况看,如此增幅的库存数字竟尚属保守,而这与国内复杂的钢材库存结构有关。 隐性库存多 按照钢材流通体系来分,国内钢材库存可分为四类:钢厂库存、贸易商库存、钢材下游用户库存和钢厂到贸易商、贸易商到下游之间的库存。 目前对于钢厂和大型贸易商的库存可以通过抽取某些规模大、代表性强的企业数据来分析,而后两类的库存则普遍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许多中间库存、下游企业,尤其是民企的库存,一般的统计可能难以覆盖。 上海具有一定规模的钢材仓库大约有300多家,但这可能仅限于一些比较知名的大企业库存。而某些私人企业的库存就不好摸底,部分仓库也与存货方有协议,外部调查难以统计其具体数据。 西本新干线的盛经理表示,“某些私人贸易商、中间环节和下游的库存在统计上有一定盲区,所以实际的钢材库存总量也可能偏高。” 行业分化:各家存货参差不齐 由于采取的操作风格不同,目前社会囤积占比最大的钢材贸易商之间也存在着库存上的差别。盛经理表示,贸易商的囤货情况不可一概而论,有些贸易商有稳定的、长期合作的上下游渠道,故在目前价格低位的情况下显得相对谨慎,这种谨慎主要体现在仓位和周转率上。 上海地区某钢贸企业负责人向记者表示,该企业历史上存货顶峰大约在10万~20万吨,而在今年价格波动过大的情况下,其总体仓位从未超过10万吨。另一方面,该贸易商的订货频率也在加快,其每次订货量可能只有10万吨左右,但每个月会订货4~5次,这就保证了库存总量下降与周转速度加快的同时进行。所以,类似企业的库存可能就谈不上大幅缩减。 还有很多钢材贸易商没有太多稳定的上下游资源,其策略是相对长期的囤货,投机成分居多,而这些钢贸企业的资金周转较低,库存量也较高。 盛经理表示,中国有几十万家钢贸企业,但上下游资源都稳固的企业不多,囤货投机模式的贸易企业也是社会库存的来源之一。 如此看来,以囤货为主要策略的贸易企业可能是未来社会库存削减的主力,但由于经营思路等原因,其库存的削减可能会是相当漫长的过程。 品种分化:板材库存超标,建筑用材基本平衡 除库存情况因人而异外,钢材品种间供需面的不同也给库存减少带来困难。据西本钢铁网统计,截至10月23日当周,国内螺纹钢、线材、热轧、冷轧和中板库存分别达到410万、139万、432万、131万和134万吨。 其中,螺纹和线材等长材在2~3月也曾达到过类似的高峰,但热轧、冷轧和中板库存高峰之后的回落不甚明显,如今的库存也已达到或者大幅超过当初高点。 德龙钢铁的一位负责人表示,目前板材的库存压力可能较长材大很多,因国家大力扶持的基建行业对长材需求的扩大,建筑用钢材的供需基本趋向平衡。 但实际的板材价格却似乎要和高库存“对着干”。昨日上海大宗电子盘的卷板价格上涨145元/吨,涨幅甚至超过了期货螺纹钢主力,许多业内人士都表示,对价格偏离库存基本面的情况“看不懂”。 上海世钢的一位经理告诉记者,因为固定资产投资的加大,长材的消费远好于板材,板材的库存太高,现在的偏离可能难以为继。“现在热炒的是明年铁矿石价格上涨和通胀预期等因素,但现货上库存高出消费太多,像卷板等品种,货多的时候仓库都塞不下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