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09月20日 星期五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外盘投资频道 >> 环球资讯要闻

李克强:以“硬措施”化解过剩产能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16-01-11 08:53:19 来源:新京报

更新:据《新京报》今日报道,李克强1月4日在太原主持召开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工作座谈会时提到,不会再通过“强刺激”、“大水漫灌”的投资来扩大内需。


他指出,当前钢铁、煤炭行业产能严重过剩,并不是单纯的“产业周期”问题,必须增强紧迫感,立足全局通盘考虑,以“硬措施”化解过剩产能。


李克强说:


我们不会再通过“强刺激”、“大水漫灌”的投资来扩大内需,而要继续大力推动简政放权、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互联网+”,尽可能培育新动能、发展新业态。这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也是为化解过剩产能创造条件。


华尔街见闻1月7日报道: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太原主持召开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工作座谈会时称,钢铁煤炭是重要基础性行业,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化解过剩产能。加大财税支持,中央对地方予以补助,资金主要用于人员安置。


1月4日至5日,李克强现身山西太原,考察了全球最大的不锈钢生产企业——太原钢铁集团。


李克强在座谈会上称,钢铁和煤炭是重要基础性产业,为国家工业化作出了重大贡献。当前,受国内外需求下降、价格下跌等影响,钢煤产能过剩矛盾尤为突出,企业困难加剧。


必须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树立发展新理念,着力推进结构性改革,妥善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发挥中央地方两个积极性,更多运用市场办法,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分类化解过剩产能。


李克强指出,化解过剩产能要继续坚持以壮士断腕的精神,与深化改革、企业重组、优化升级相结合。


一是严控新增产能。要在过去三年已化解钢铁9千多万吨、煤炭2亿多吨产能基础上加大力度,合理确定未来三年钢煤化解过剩产能目标,设定全国总量“天花板”。2013年以来已停止备案新增产能的钢铁项目,要加强督查落实,严格问责。原则上停止审批煤矿新增产能项目。


二是淘汰落后产能。对环保、能耗、安全生产等不达标的钢铁产能要依法关停,拆除动力装置。凡采用国家禁止的方法、工艺且无法改造或安全不合格的煤矿要坚决淘汰,彻底封闭井口。十三类落后小煤矿今年要全部依法关停。


三是优化存量产能。提高产业准入标准,促进企业产品升级。鼓励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


四是开拓产能利用空间。支持企业利用“互联网+”、国际产能合作等拓展国内外市场。五是创造新的就业空间,为钢煤企业人员转岗提供支撑,支持传统企业开展“双创”。


李克强说,化解过剩产能要坚持“市场倒逼、企业主体、地方组织、中央支持、综合施策”,因地制宜运用差别化手段,打出政策“组合拳”。


一是加大财税支持。中央设立专项资金,对地方和企业筹集的化解过剩产能资金进行补助,主要用于人员安置,支持力度与去产能规模挂钩。


二是加强金融扶持。完善债务处置、不良资产核销等政策,对主动退出产能企业给予支持,对“僵尸企业”停止续贷。


三是妥善安置职工。兜牢民生底线,通过转岗就业、扶持创业、内部退养等方式安排分流职工。


四是加强监督考核。省级政府对本地区化解过剩产能负总责。清理取消地方违规制定的面向产能过剩企业的优惠政策和保护性措施,加强社会监督,防止其死灰复燃。


李克强还强调,培育新动能和改造传统动能形成双轮驱动是治本之策。我国钢铁煤炭装备大多处在世界先进水平,企业困难主要是富余人员多。近几年实施创新驱动,开展“双创”和“互联网+”行动等,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结构调整不能只盯老产业,更要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打造“双引擎”,为传统产业减员增效创造条件,并通过开拓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焕发新的生机。


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6年的五大经济任务中,第一项就是去产能。工信部副部长冯飞此前曾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也表示,目前有很多行业出现了严重的产能过剩,包括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电解铝等行业。其中,钢铁行业是排在第一位。


华尔街见闻此前报道,近日,钢铁、有色、煤炭等产能严重过剩板块大涨。昨日“煤飞色舞”行情再现,煤炭板块接近涨停,帮助A股录得2016年以来的首个上涨,涨幅达2.2%。


责任编辑:张文慧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