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11月17日 星期日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期货股票期权专家 >> 研究机构专家

海通期货:玉米有望冲击1800的历史高位区间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09-10-28 15:21:42 来源:海通期货

从7月份起,国内玉米主产区持续的干旱天气引发了市场的炒作热情,使得一向走势平稳的玉米价格突然出现暴涨。9月下旬,玉米减产数量得到确定,较此前市场预测的数量有所减少,但由于国内玉米仍有相当数量的库存结余,市场宽松的供需格局短期内不会改变。另外,随着华北、黄淮地区新玉米逐步上市的影响,玉米供给形势开始好转,企业对于玉米的需求量开始萎缩,价格也从前期高点回落。近期,在全国玉米现货价格基本企稳的情况下,部分地区玉米价格再次出现反弹。山东青岛地区的深加工企业国标二等玉米挂牌收购价为1810元/吨,较月中上调40-50元/吨;辽宁锦州地区产新玉米收购价格在1690元/吨左右,预计平舱价格在1730元/吨左右;大连港口国标二等玉米平舱价格在1730-1740元/吨左右;都较月中上调10-20元/吨。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大致有四个方面:

收储政策保驾护航
 
  2008年国家收储玉米数量高达3600万吨,占东北地区总产量的56.5%。受此支撑,大连玉米期价从1452元/吨起,连续3个月走强,大幅上涨16.4%至1712元/吨。而2009年7月21日开始的临储玉米拍卖则起到了稳定市场价格的作用。9月15日,随着政府增加玉米抛储量、实行跨省移库拍卖之后,成交均价及成交率持续下跌,新季玉米的逐渐上市使得玉米抛储雪上加霜,成交均价由抛储初期的1597元/吨下跌至1566元/吨;成交率也由76.95%下降至3.72%。就在玉米价格走势低迷,市场普遍担忧的情况下,10月12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表示将继续实施玉米临时收储,同时要加强宏观调控,稳定市场价格,这一政策的宣布无疑给玉米市场带来一定的提振作用。10月21日,在国务院举行召开的常务会议中,再次要求“认真抓好农业生产特别是秋冬种工作。加强秋粮收获、收购工作,确保秋粮和棉花集中上市期间不出现“卖难”现象”。可见政府始终把农民利益放在首位考虑,这也抑制了后期玉米价格下行的空间。

1028a.jpg

农民惜售心理加重
 
  之前由于玉米主产区持续的干旱天气导致减产加重了农民的惜售心理,而在10月12日举行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中,讨论并提出了2010年小麦各品种最低收购价每斤均提高3分钱。受此消息提振,农民对国储收购价格普遍预期较高,惜售心理加重。而市场也广泛预期,政府可能将上调今年玉米的收购价格。但就目前而言,玉米的收储数量、价格以及何时开始收储等信息均尚未明确,因此玉米期价很难取得长期上涨的动力。
 
  下游企业需求回暖
 
  据粮油信息中心的报告预计,2009/10年度养殖和饲料业均将呈恢复性增长。饲用消费用量预计为9100万吨,较上年增长100万吨,同比增长1.1%。目前猪粮比价为6.39:1,全行业扭亏为盈已经持续15周。第四季度,玉米淀粉将进入需求旺季,而淀粉行业长久以来,开工率不足使得市场呈现供应紧张的状况,政府为促进国内玉米深加工企业提高开工率,对一定规模玉米深加工企业进行补贴。为此,深加工企业对玉米需求的旺盛也对玉米价格形成一定的支撑。
 
  外盘资金做多热情高涨
 
  近期,美国玉米主产区的天气情况引起市场广泛关注。持续的降雨天气对玉米收割极为不利,目前美玉米收割进度已创最慢纪录。而美元的持续疲软及原油走强也奠定了玉米市场上涨基调。截至10月13日,CFTC持仓报告显示,玉米期货基金净多单已从9月初的11426张增加到136959张,净多头率上升了91.7%。这也表明了基金对于玉米后期走势的看好。

1028b.jpg

总结与建议
 
  近期新季玉米的集中上市,势必会对玉米价格形成打压,而国家将继续对玉米实行收储的决定为市场提供了一定的心理支撑,预计近期走势仍会在双方的博弈中,维持在1700-1765元/吨区间内震荡。国内玉米市场的价格更多的取决于国家粮食政策,待到玉米收储政策明晰后,玉米价格有望呈现出上扬趋势。
 
  从技术来看,从2004年9月至今,连玉米期价总体上涨明显,途中经过几次盘整区间,下方位于1452元/吨处受到支撑明显,目前正处在反弹行情中,期价自2008年7月11日的高点1955元/吨下跌至12月5日的低点1452元/吨以来,反弹已接近60%,而近期再次呈现出窄幅震荡走势,上方1765元/吨附近压力较重,预计会反复试线,若能突破,后市将有望冲击1800元/吨的历史高位区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