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沪铜走势一直相对较为平和,虽然从33180的低位最高反弹至36680一带,但整个反弹走势极其缓慢,与以往的大跌后的快速反弹有所不同。在月初受到股市大跌的影响,出现连续的几日下跌,但跌幅有限,表现出了一定的抗跌性。整体走势基本一直处于横盘震荡的格局,每年都会发生的节前成交清淡的迹象已经开始出现,表现在成交量快速下滑与总持仓量的不断的缩减上,预计再过几日,为了避免春节期间外盘出现突发性行情的风险,将会有一波较大规模的平仓出现,在缺少量能支撑的情况下,春节前恐难以走出大规模的行情。 一直以来,有色金属作为大宗商品的一员,由于其具备保值性以及战略储备作用,使得铜拥有了金融属性。所有具有金融属性的商品,都有一个共性,就是与美元形成反比,美元涨,则铜跌,这一点,从上图中可以明显的看出。 去年12月中旬,美联储开启加息之路,之前收到加息预期,美元价格一路飙升,因此也带动了铜的价格连续下跌。目前由于加息的利空效应暂时被消化,处于震荡调整区间,但从历史来看,美国历次加息动作,都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一般都会延续一年以上时间,根据预期,2016年美国可能还将进行4次的加息,美元的上涨之路才刚刚开始,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长期走势上,铜还将会继续处于下行通道之内。 除了美元加息这个利空消息外,还有一个可能短期影响价格的关注点,就是人民币贬值,根据预期,今年内人民币还有继续贬值的可能。人民币与美元的汇率最低一度达到6.04左右,但近期由于受到美国经济复苏良好,美元快速上涨,以及国内经济不景气,拖累人民币疲软的影响,汇率一路上涨,目前已经升至6.6左右,根据预估,与美元的汇率在6.8附近,将会是一个阻力,人民币与美元的汇率可能会在这一区间进行盘整,因此2016年出现人民币大幅度贬值,进而带动有色价格反转的的情况可能性较小,但是需要警惕当汇率变动时,可能会造成短期内的铜价快速上涨,影响交易的整体节奏。 从供需关系上来看,铜目前处于供需平衡的状态,短期内基本面情况不会对铜价形成较大的影响,但从长期走势上来看,铜的供需关系正逐步的从供不应求,渐渐的转向供大于求的状况,加之国内目前实体企业处境困难,除电缆生产量和增速还在上涨外,电视、冰箱、汽车等传统用铜行业已经开始萎缩,并且由于铜价相对较高,在很多行业内,都纷纷寻找铜的替代品。 房地产业一直也与铜的需求息息相关,但现在房地产业已经过了鼎盛时期,从上图中可以明显的看出,地产商自2012年起,就出现了手中有大量的库存,难以消化的情况,从前年开始,就已经转变了工作重心,由买地盖房,转为消化库存,房地产新开工面积一路下滑,在没有出现转机之前,房地产行业对于铜的需求,始终处于拖累状态,难以提供新的需求增长点。 总体来说,对于铜的需求量虽然还在增长,但相对增长速度开始放缓,已经难以满足国际上对于中国需求量的预期,从一定程度上来说,略微利空。 但短期来看,有色金属行业可能会受到利好支撑,11月20日,株洲冶炼集团、中金岭南等10家中国锌行业骨干企业召开锌产业运行形势分析座谈会,共同商定严格控制新增产能,计划减少2016年精锌产量50万吨。一周之后,金川集团、吉恩镍业(600432,股吧)在内的8家中国主要镍生产企业也召开座谈会并发布联合倡议书,计划12月减产1.5万吨镍金属量,2016年削减镍金属产量不少于20%。此后,江西铜业、铜陵有色在内的10家中国铜冶炼骨干企业于12月1日发布联合倡议书,计划2016年减少精铜产量35万吨。而中国铝业、魏桥在内的14家电解铝企业则联合承诺不再重启已关停产能,且还将进一步增加弹性生产规模。。有色行业自发性的减产,能够在短期内刺激价格,放缓有色金属价格下跌的速率。加之目前市场上不断出场国家可能收储的传言,对于年前的价格将会形成一定的提振,但消息面上的利多不会持久,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后将会被市场消化,因此不可长期看涨。 从沪铜指数的周线图可以很明显的看出,在长期走势上,铜价一直处于一个稳定的下降通道之内,在这个通道没有被打破之前,下跌趋势不会改变,结合上面分析的宏观与基本面情况,均不乐观,因此中长期走势上,铜价还将会进一步下破。操作层面上,选择反弹的相对高点,择机沽空风险较小,目前来看,37000点附近是较好的沽空位置。 短期来看,由于春节将至,市场成交会变少,价格的波动也会减少,出现大幅波动的可能性较小,市场以窄幅震荡走势为主。目前已经开始出现投资者离场的迹象,前期空单盈利较多,可能会主动离场,有望带动价格的上涨,再加之近期减产、收储等利多消息,可能会在年期走出缓慢反弹的格局,短线操作可日内择机做多,但不宜长久。 责任编辑:韩奕舒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