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严冬”没有挫了期货公司发展的锐气。在对原油期货、商品期货期权等新品种和新工具的热切期待之下,部分期货公司开始新一轮筹措“弹药”,准备在新兴业务和创新业务上大干一场。 本周二,光大证券发布公告称,将对全资子公司光大期货进行5亿元人民币的增资。增资后,光大期货注册资本将由目前的10亿元增至15亿元,一跃成为业内注册资本第三大期货公司,仅次于中国国际期货和中信期货。海通期货、广发期货的注册资本分别为13亿元和12亿元。 另外,据期货日报记者了解,包括徽商期货在内的一些期货公司也在推进增资计划。 看中新业务和新机会 在大宗商品市场低迷、股指期货交易受限等不利的市场环境下,光大期货为何要大幅扩充注册资本? 该公司总经理田亚林向记者表示,公司扩充注册资本主要是为下一步落地创新业务做准备。“2015年我们一直在布局一些创新业务,进入2016年,这些创新业务即将落地,最快是在春节后。”田亚林说,去年公司业务发展快较,快速发展的经纪业务和资本金的消耗,需要公司继续补充注册资本。他同时向记者透露,2015年光大期货净利润接近2亿元,较2014年的1.1亿元增长近82%。截至2015年年底,公司客户保证金规模在150亿元左右,拥有24家营业部和一家全资子公司。 据介绍,春节过后,光大期货将出资1亿元成立一家专门从事期权做市业务的子公司。“我们目前正在筹备该业务,打算春节后落地,这是我们公司向交易商转型的路径之一。”田亚林说。 据了解,中粮期货已经设立了期权做市子公司,南华期货也组建了期权做市团队,还有一些期货公司正在申请上证50ETF期权做市资格,欲参与做市业务。 “我们主要是看中了今年将要推出的白糖、豆粕等商品期货期权的机会,此外,原油期货今年也可能会上市,这也为期货公司创造了机会。”田亚林说,“公司现在的保证金规模已经很高了,如果新品种和新工具推出后带来较多增量客户的话,恐怕到时我们的资本金就不够用了。” 田亚林同时表示,今年光大期货还将继续为资产管理、风险管理公司等业务注资。 资料显示,光大光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光大期货风险管理公司)目前的注册资本为1.2亿元。“去年该公司在仓单业务上有所创新。在相关部门的配合下,公司将仓单打包成产品的形式销售给实体企业,进行了资产证券化的尝试。”田亚林说。 据了解,徽商期货的增资扩股计划正在审批中。 “台湾富邦金融控股集团计划向我们战略投资3亿多元人民币,届时会成为公司的第二大股东,目前正在等待证监会审批。”徽商期货公司董事长吴国华说,增资后的徽商期货的注册资本将达到5亿元,“增资后公司将在传统业务、新兴业务和创新业务上一起发力,今年可能会设立十几家营业部,在资管和风险管理等创新业务上,公司将和台湾富邦金融控股集团协同发展、跨界经营”。 另据介绍,徽商期货今年还计划建立场外交易中心,大力拓展大宗商品场外期权业务。 增强业务支撑力和抗风险能力 “期货公司的传统业务还在增长,新业务也越来越多,这对公司净资本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增资应该是业内普遍现象。”东方期货副总经理金士星如是说。 期货公司实施的是净资本管理,在业内人士看来,经纪业务的拓展和创新业务尤其是资管、风险管理等业务规模的扩大,都需要期货公司有强大的净资本来作支撑,这就对公司注册资本提出了更高要求。 据了解,2014年年底,光大期货将注册资本从6亿元扩充到10亿元。“幸亏我们2014年年底增资及时,如果那时不增资的话,我们的净资本就支撑不了2015年股指期货业务的大发展了。”田亚林说。 在恒泰期货副总经理江明德看来,期货公司增资主要是为了业务发展需要。 “从期货公司角度讲,大家都希望大金融或混业经营,以更宽的视野来推动公司业务发展,比如南华期货正在申请的公募基金业务,这都需要资金作支撑,扩充注册资本本身也是为扩大业务提供资金保障。”江明德同时表示,任何金融企业都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抗风险能力,“业务发展越快,对企业抗风险能力的要求就越高,增加注册资本金也是为了增强公司的抗风险能力”。 虽然去年下半年期指交易限令给期货公司尤其是券商系期货公司“当头一棒”,但去年上半年期货公司各项业务规模增长迅猛。在自身业务发展需要和监管层对净资本的要求下,去年以来,相当一部分期货公司通过股东增资、H股IPO、新三板挂牌、借入或发行次级债等方式补充了净资本。 “公司的A股IPO预披露已经公布,待批准后,我们将通过A股IPO扩充资本金。”瑞达期货总经理葛昶说。对于业内已有公司申请公募基金业务资格,葛昶表示,瑞达期货未来也不排除会这样做。 责任编辑:张文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