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12月26日 星期四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外盘投资频道 >> 外盘专家

叶檀:新华社发表评论文章 “警告”索罗斯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16-01-27 12:32:17 来源:叶檀博客

新华社发表英文评论文章,警告做空人民币将遭遇巨大损失,甚至厉声表示,随着中国央行采取措施来稳定人民币汇率,鲁莽投机和恶意做空将面临更高的交易成本甚至可能是严重的法律后果。一个具有坚强变革意志和纠错韧性的转型中大国,所拥有的雄厚资源和政策弹药,使其足以掌控局面。


文章明示,中国有足够的能力保持汇率稳定,除了庞大的外汇储备,还有交易政策的限制,还有对人民币的掌控能力。


大型对冲基金做空港币或者人民币到现在为止还没有获得巨大成功,索罗斯这样的巨鳄没有获得如击败英格兰一样的辉煌战绩。


中国政府使用了两个工具,一个是资源工具,不断释放外汇储备回收人民币流动性打爆空头,另一个是政策工具,银行不得向做空者大规模发放人民币,或者像最近所展示的那样,让外资行缴纳存款准备金。


从长期来看,汇率高低取决于国力与实体经济冷暖。我们必须坦率地承认,中国经济目前处于拐点,虽然新经济启动,但还没有壮大到可以替代资源性行业与传统制造业的地步,因此人民币汇率恢复到2005年以后的强势走势是不现实的。


2015年中国发电量为5.618万亿千瓦时,较上年下降0.2%,为1968年以来首次出现年度下滑。粗钢产量下降2.3%至8.038亿吨,为1981年以来首次年度下滑,煤炭产量下滑3.5%,为连续第二年下降。PPI已连跌46个月,通缩严重,加上地方政府与企业债务高企、企业盈利下跌,中国经济将进入漫长的转型期。


钢铁与电力行业是传统行业风向标,对于一百多年来把发展钢铁当成现代化重要指标的国家,钢铁业的产能过剩具有非常重要的象征意义,经过改革开放的三十年,就钢铁产量而言中国已经是全球重要经济体。但从市场均衡上,从生产效率上,从技术上,中国仍不是个与现代可以划等号的国家。


中国目前外汇储备与2015年8月前强势的人民币汇率,反映了传统制造业的产能销售优势,人民币汇率下行则是传统制造业软肋的体现,这是个必经的阵痛,不经过阵痛不可能走出隧道。


汇率同时也是信用的反应,经过货币战争理论熏陶,中国投资者能够理解在次贷危机之后美元的下跌与上涨,美债价格大幅上涨,是各国实力、信用博弈的结果,金融市场动荡不安,慌乱的投资者抱住的最粗的柱子就是美元与美债,在关键时刻,美元的实力与信用显露无遗。目前人民币还不具备美元的实力,甚至连日元的地位也比不上,日元好歹还是小波浪中的舢板,平时具有一定的避险作用。而人民币的投资、交易仍然存在一定的信用障碍。


人民币市场化没有必要急于求成,以目前的实体经济状况,与资本外流的情况,人民币马上市场化将是场灾难。


明智的人已经意识到人民币资本项目全部放开的风险,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1月23日表示,中国应对资本加以管制,以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中国金融专家、前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余永定22日重申,中国不应该加快资本帐开放,有必要严格执行资本控制。人民币资本项目自由一旦实行,资金将大量流出国门,通过这几个月的实践,主管部门应该对本币的信用与国民持有的热情有准确的评估,理性的人愿意同时持有人民币以及强有力的硬通货币,以实现资产配置、分散风险的目的。


引导预期必须是明确的,央行此前以乌托邦的态度向市场传递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化很快就会到来,这不符合现实。市场化不能教条,稳健转型才是真正的成功。如果人民币不再对美元保持稳定,而是对一篮子货币保持稳定,传达的市场声音不能左右摇摆,甚至为了一时之利允许人民币汇率指数大幅小于100,这将会引发市场自我发酵式的恐慌循环。


索罗斯式的做空对冲基金是枪林弹雨里成长的,不是吓大的,索罗斯没有害怕英格兰央行,1998年在香港的撤退不是因为警告,而是因为香港政府背后内地子弹的支撑。


新华社警告能否成功,取决于中国拥有的子弹,以及保持稳定的政策决心。目前来看,做空基金不是最可怕的,而是民间蔓延的汇率下行的恐慌情绪,做空基金由于人民币成本急剧上升略有退潮,交易恢复到低迷的胶着状态,而民间大规模换币,说明要恢复信心,实体经济改革与央行的维稳必须更加坚定。


责任编辑:张文慧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