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美国商务部公布第三季度GDP环比年率初值为增长3.5%,预估为增长3.3%,最终销售增长2.5%,预估为增长2.1%。个人消费支出物价指数增长2.8%,预估为增长1.3%。出口增长14.7%,消费者支出增长3.4%。这些数据预示美国经济正在逐步摆脱自上个世纪30年代以来的最终的经济衰退。在数据公布后,美国三大股指全部上涨,美原油指数从78.5附近跳空上涨至81一线左右。美豆01合约走出一个大阳线,盘中冲高至991.2美分/蒲。美国经济走出衰退,而美元指数却在经济数据公布时出现了下跌,结束了自10月23日以来的反弹走势,美国经济看好为什么美元指数没有出现上涨反而下跌呢?主要原因如下: 第一、美国第三季度经济数据转好,投资者看到通胀将会来临,所以激起了做多的热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各国政府采取了增加货币供给的方式来改善国内的流动性,而货币的大量供给在充实国内流动性的同时,也增加了经济复苏后的通胀隐患,美国作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她的经济复苏也代表世界经济可能从金融危机中走出来,所以通胀的压力也随之而来,投资者看到这个机会,在美国经济转好的时候,多数投资者选择进场做多大宗商品,所以在美国公布数据的时候,出现了以美原油为代表的大宗商品价格上涨。 第二、投资者信心的恢复也是引起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在期货市场上,交易者对未来经济前景的预期是影响期价走势的主要原因之一。当金融危机来临的时候,交易者对经济前景十分渺茫,实体经济变坏,就业率下降,可支配收入减少,消费水平降低,商品需求下降,导致大宗商品价格快速下跌。而经济恢复时,投资者做多意愿较强,并且习惯性做多是多数投资者的心理,所以这也是导致这次大宗商品上涨的原因之一。 第三、伴随经济恢复,居民消费水平也将从低谷中走出来,消费意愿增强,促使制造业开始恢复生产,制造业对能源、农产品和金属等原材料需求增加,这也是导致大宗商品上涨原因之一。 在美原油领涨的情况下,美豆也在基本面偏空的情况下出现了上涨,进而影响了国内豆类期价走势,10月30日大商所豆油Y1005合约以跳空82元/吨的7250元/吨价格高开,同时大豆和豆粕也跳空高开,美豆价格对国内豆类期价的影响仍然很大。然而大商所豆油今日的跳空高开,不改变国内豆油供大于求的基本面,我们认为豆油近期将延续下跌走势。 首先,11月北半球大豆进入收割季节,虽然从美国农业部10月25日公布的报告显示,美豆收割率仅仅为44%,而去年同期是75%,5年平均为80%,大豆收割率较低但是不改变美国大豆丰收的事实。中国东北新豆基本完成收割,豆农等待今年的收储政策的出台。汇易网10月28日消息:“今年收购政策将做出较大调整。”不管政策怎么调整保护种豆农民的积极性和提高农民收入将作为今年大豆国家收购的主要目的,从而将出现今年国家收购价格仍然高于进口大豆到岸价格,大量压榨进口大豆的情况暂时变化不大,廉价进口大豆压榨将继续导致国内豆油市场供大于求,所以豆油近期期价将延续下跌走势。 其次,08/09年度中国政府收购了大量临储大豆,占用大量库容,为了给今年新豆收购腾出库容,国家安排黑龙江省150万吨临储大豆定向销售给大豆加工企业,每吨价格为3750元/吨,并且给予210元/吨的补贴,150万吨大豆压榨也会造成豆油的供给量集中释放,对现货和期货价格上涨形成制约。这也将导致11月份豆油期价偏弱的原因。 最后,10月22日消息“中国政府将禁止进口带有病毒的油菜籽”,而中国油菜籽的主要进口国家——加拿大的油菜籽多带有此种病毒。但是从历年的国内进口油菜籽数量不多,07/08年度占10%左右为96万吨,08/09年约占12%左右200万吨。今年国内花生米产量减少,中间商和贸易商大量囤货,导致花生油原料供给减少,国内小包装花生油零售价格上调了10%左右。进口油菜籽减少,花生油价格上涨,表面上看这些豆油的替代品从数量和价格上对豆油期现价都是偏多因素,但是这些偏多的因素短期内难以影响国内豆油期价上涨,如下表所示: 中国食用油消费量表 (单位:万吨) 2005/06 2006/07 2007/08 2008/09 豆油 740 805 825 835 菜籽油470 405 420 420 棉籽油 120 160 155 143 花生油 200 185 179 200 棕榈油375 400 400 400 其他 96 107 133 141 总计 2001 2062 2112 2159 豆油比重 37% 39% 39% 39% 数据来源:中国国家粮油信息中心 豆油占国内食用油消费比重在40%左右,而进口菜籽榨的油和花生油所占的比重较低,从进口菜籽榨油数量和花生油价格两个方面不足以影响豆油价格。所以11月豆油期价仍将偏空。 总之,在美国经济数据转好的刺激下,美原油和美豆价格的上涨带动大商所油脂期价上扬,但是这只是短期的交易者心理因素所致,国内豆油的长期供大于求基本面并没有出现实质性变化,同时大豆国内收购价格高于进口大豆价格仍将存在,大量进口的大豆压榨后仍将导致豆油供给充裕,回暖的经济并不能融化冰冷的豆油期价,11月对于豆油期价来讲也许是一个严酷的冬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