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猪小猪”饿肚子 博弈论里面有个十分卡通化的博弈模型,叫做“智猪博弈”(Pigs’ payoffs)。整个故事是这样的:笼子里面有两只猪,一只大,一只小。笼子很长,一头有一个踏板,另一头是饲料的出口和食槽。每踩一下踏板,在远离踏板的猪圈的另一边的投食口就会落下少量的食物。如果有一只猪去踩踏板,另一只猪就有机会抢先吃到另一边落下的食物。当小猪踩动踏板时,大猪会在小猪跑到食槽之前刚好吃光所有的食物;若是大猪踩动了踏板,则还有机会在小猪吃完落下的食物之前跑到食槽,争吃到另一半残羹。如果大猪也不肯踩动踏板时,大猪小猪都得饿肚子。 2016年以来,26个交易日,4次千股跌停,历史罕见。股市的“大猪”,一般资金量大,倾向于发掘股票,长期持有,更多是基本面交易,干的是踩踏板的活;“小猪”,资金量小,快进快去,更多是趋势交易,做的是守着食槽的事。 股市目前情况,“大猪”在干“小猪”的事,“小猪”无事可干,一齐饿死。股市参与者的交易频率在加快,做趋势交易的机构在增多,其中有几大力量:其一,私募靠业绩提成吃饭,对正收益有着鲨鱼嗜血般的渴望,更恐惧下跌。私募的基本换手率在10倍左右,高的换手在50、60倍也正常。其二,与私募特征相似的公募专户,也具有类似的特征。其三,更为可怕的是,向来作为“大猪”的公募基金,这一现象也在加深,2015年8月后,大部分股票型基金改名称为混合型基金,其实就是不想要80%股票仓位的约束,贪图那0-95%仓位空间追涨杀跌的便利。保险资金历来也不是长期持股的中坚。 为什么没人愿当“大猪”? 当“大猪”不划算。在模型中如果改变“大猪”踏踏板后的变量,如果在“大猪”踏踏板后再跑到食槽时,“小猪”已经吃完食物。“大猪”也失去了踏板的动力。A股历次牛市,都是估值的提升。企业赢利跟不上,当估值提升到一定程度时,不可避免地回归,于是熊市开始。大部分时间,A股都是在有点贵到更贵之间来回,A股少有股票持续上涨,估值下降的公司,“大猪”选股不动,很容易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坐一次次的电梯。所以,A股热衷于研究催化剂,醉心于解读政策。 有券商总结赚钱伎俩:一是赚央行的钱;二是赚企业的钱;三是赚韭菜的钱。三方面有两方面其实都在赚博弈的钱,可见“功夫在诗外”的执念之深。最根本的原因在于A股性价比高的股票太少,大家只能在博弈中赚钱。釜底抽薪的方法是注册制上来,让供给更多,企业价值回归基本面,性价比高的股票出现,为“大猪”提供好吃的食材。 缺少投资股市的长期资金是另一个原因。资管产品的资金大部分是偏短期资金,不能承受波动,甚至有人说,资管产品某种程度上对于投资经理来讲,都是杠杆性质,虽片面,但不无道理。净值波动压力大,使得公募基金这种最具长期潜力的“大猪”,都进入追涨杀跌以期实现净值平稳。流动性是短小鬼,短期资金表现得淋漓尽致。公、私募投资者都表现出下跌赎回,上涨申购的老路。没有长期的资金,即使规模做大,也难逃机构散户化的命运。长期资金入市有赖于制度的安排,由于401K制度的税收优惠带来源源不断的现金流,养老金资产成为美国资本市场的基石,与资本市场良性互动。 A股的下跌很惨痛,但福祸相倚,目前时间段,难道不是建设股市制度,培养适合“大猪”环境的黄金期?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及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一切有关本文涉及上市公司的准确信息,请以交易所公告为准。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责任编辑:陈智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