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指引发布一年多 近年来,国内金融投资领域一系列跨界放开的政策相继推出,然而,有些跨界合作看上去“郎有情妾有意”,但推进迟缓。 2014年12月,中国证监会发布《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运作指引第1号——商品期货交易型开放式基金指引》,该指引的发布为商品期货ETF的推出奠定了坚实基础。然而,时过一年多,国内成功推出此类产品的基金公司,目前只有国投瑞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据了解,国投瑞银的白银期货证券投资基金2015年7月20日发售,该产品的主要投资标的为上期所挂牌交易的白银期货合约,原则上持有该合约比例合计不低于基金资产净值的90%、不高于基金资产净值的110%。国投瑞银基金也借此成为国内公募基金领域设立商品期货投资基金的第一人。 作为境内首只商品期货投资基金,该基金经理赵建告诉期货日报记者,公司发售白银期货投资基金主要是为了差异化竞争。 “在公募基金领域,股票指数基金已经得到充分发展,包括宽基指数、行业指数等基金,其覆盖范围已经很广、数量很多。商品期货领域的放开正好给了我们一个突破口,通过引入一种新的资产类别,可以为投资者提供与传统资产相关度低、风险收益有差异的产品。”赵建说。 在此之前,公募基金直接参与商品期货市场壁垒重重。“很多大型机构投资者如保险公司等,碍于相关法规或投资限制,也无法直接配置商品期货资产。”东证期货高级顾问方世圣对期货日报记者说。 虽然近年来一系列跟踪商品期货价格走势的指数相继出炉,但鲜有以相关指数或期货品种为投资标的的商品期货基金成立,上述白银期货投资基金填补了这一空白。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商品期货投资基金的推出对期货市场与证券市场的互通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商品期货投资基金的推出相当于将期货投资证券化,便于大型机构投资者配置商品期货资产。同时,较低的购买门槛也为期货市场门外观望的‘小散’们打开了一扇窗。”方世圣说。 据介绍,南华期货早在2004年就推出了跟踪部分商品期货价格的南华商品指数。南华期货产品创新部总监吴明星透露,公司正在努力寻找合作方,希望尽快推出相关商品期货基金产品。 值得一提的是,国投瑞银基金发售的白银基金采用的是被动投资策略,只能做多白银期货。在前期白银价格持续下行的过程中,该基金的表现并不是很好。 对此,赵建认为,被动式商品指数基金的初衷是为客户提供便捷的资产配置工具。从大的角度看,商品作为独立的资产类别,具有抗通胀作用,在美林投资时钟中占有重要地位。另外,商品与传统股票资产相关度低,具有良好的资产配置价值。白银作为贵金属中的重要品种,除可抗通胀外,还具有避险功能,在地缘政治不稳定、市场风险偏好下降时避险功能会更加突出。 “我们的白银基金,虽然短期业绩表现不理想,但已体现出重要的资产配置价值,如在2016年年初股市大幅波动的环境下,白银基金表现稳健,1月以来白银基金净值上涨0.87%,而同期沪深300指数下跌21.04%。”赵建称。 此外,有业内人士表示,由于国内对做空操作的监管较严,在投资标的价格处于下行通道时相关基金净值很难实现增长,希望监管层能逐步放开商品期货ETF基金在商品期货上的交易限制,“期货市场原本就是多空均衡的市场,商品期货投资基金做空不应受到限制,我们不能一棒子打死”。 “无论是做多还是做空都只是投资策略而已,可以在做好投资者教育的前提下待其他条件具备后逐步放开做空机制,这有利于吸引更多投资者参与,方便投资者进行风险管理,提高市场的流动性。”赵建说。 工银瑞信指数投资部总监章赟告诉记者,除监管机构对相关基金做空操作较严苛外,杠杆方面也不太灵活,对普通投资者来说不具备吸引力。 “近几年,全球大宗商品处于下行周期,国投瑞银的白银基金表现不太好。如果没有形成一种财富效应,基金公司很难在商品期货投资上投入大量精力。”章赟说。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几年前国内就有基金公司推出了黄金ETF产品,只是投资标的均为现货而非期货。华安基金早在2013年就发行了华安黄金ETF,该公司指数与量化事业部总经理许之彦坦言,目前来看标准化的产品比较受投资者欢迎,“带杠杆的产品风险较大,我们暂时没考虑发行商品期货投资基金”。 不过,有知情人士告诉记者,虽然现在国内鲜有公募基金公司设立产品试水商品期货投资,但目前已经有二三十家公募基金公司明确表示有意参与,十多家公司正在推进相关工作。 另据了解,华宝兴业基金申报的“铜期货基金”于去年11月30日获得证监会受理,目前正在等待进一步核准。 责任编辑:翁建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